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圆锥体积课件 >

圆锥的体积课件12篇

圆锥的体积课件12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我们为您特别订制的“圆锥的体积课件”一定能够助您一臂之力,希望您真正地理解了本文所表达的意思。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整合资讯化数字化科技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1】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特征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体积的计算公式。

(2)难点: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一)复习旧知,课前铺垫

(二)提出质疑,引入新课

(三)动手操作,获得新知。

(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五)课后小结,归纳知识

(六)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一)复习旧知,课前铺垫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指两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提出质疑,引入新课

.圆锥有什么特征?它的体积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动手操作,获得新知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教师: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砂子,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得出用尺子量圆锥里的水倒进圆柱里,水高是原来水高的1/3.

小结: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2】

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变化: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锥体特征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的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当学生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体如此特征的实物,从而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更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实验教材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有关自主探索和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学情分析:

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注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进行联想和猜测,再通过实验和推理验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如:联系圆柱体公式鼓励学生猜测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积的教学是按照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的'思路设计的,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和推理,使学生受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不等高不等底的圆锥,沙子和水

3、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公式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做一做:实验时先往圆锥里装满水往圆柱里倒,直到把圆柱里得倒满水为止。

8.你们能用字幕表示他们的关系么?

9.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导言: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解决一下实际问题。

(4)拓展:如果就给出这堆沙子,没有任何数据,说说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的圆柱体体积的(),所以圆锥体的体积()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原来圆柱体积的(),削去部分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

4、一个圆锥体体积是5.4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1、两个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他们的体积也相等.

4、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体积,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1/3。()

4、高是16dm,底面直径是高的5/8。

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周长是31.4m,高是4m,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50kg,那么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

一个圆锥形的小麦堆,量得其占地面积是12平方米,高是1.8米,把这堆小麦装入一个粮仓里,正好站这个粮仓容积的2/15,这个粮仓得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3】

1.通过观察实际,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体积.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一、铺垫孕伏.

1.1米、1分米、1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

2.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

二、探究新知.

我们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概念: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实验观察,建立体积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出示有  杯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第二步: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

第三步:拿出石块后,再放入一大些的石块,在水面处做绿色记号.

观察思考:在水杯中两次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

个现象,说明什么?

汇报归纳: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向上挤,水面向上升.

石块大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

石块小占据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2.学生分组实验.

第二步:把一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

第三步:把杯中细沙倒出,把一大些的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

汇报归纳:放入大木块,外边剩的沙多;放人小木块外边剩的沙少.

这说明木块也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木块大占据空间大,木块小占据空间小.

3.总结两次实验结果.

学生归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4.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实物比较:字典和大词典  桌子和椅子 水桶和茶叶桶 课本和练习本

(二)认识体积单位.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时只凭感觉是无法判断出谁大谁小的,这就要我们

精确地计量物体的体积.计量体积就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

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比1立方厘米的物体大.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4】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定向明法

1.复习旧知。

谈话:我们已经研究了立体图形圆柱,谁来说说,你掌握了有关圆柱的哪些知识?(学生回忆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相机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明确:对于一个立体图形,我们可以从它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等方面来研究。

【说明:课始让学生回忆前阶段关于对圆柱的认识,旨在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对立体图形的研究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画龙点睛般的肯定,也为下面学生聚焦圆锥的体积指明了方向。】

谈话:我们还认识了圆锥,谁来说说它的特征?

揭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2.认识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谈话:请各小组比一比台上的圆柱和圆锥,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交流,并追问:你是怎么比的?

明确:像这样底和高分别相等的圆柱和圆锥,我们可以说这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说明: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是本课学习的基础。对于这一特殊关系,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动手来比一比或量一量,说一说,亲自获得直观而清晰的认识。】

3.估计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

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直观图,要求: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4.明确实验方法。

提问: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估计呢?(做实验)

再问:这个实验如何来做?要注意什么?请各小组商量商量。

交流并明确:

(1)实验思路: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容器,看几次正好倒满,就能得出这个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2)实验注意点:① 装沙子要装满,又不能多装;② 倒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泼洒;③ 小组内的同学要做到合理分工。

【说明:学生学数学,不光要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更要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获得发现数学知识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进行了“体积关系的猜想——研究方法的确定——实验思路的计划”等层层讨论,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和有条理、有计划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二、实验明理

各小组开始实验。

交流:谁来说说你们组的实验过程和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用课件演示过程,指导学生明确认识。)

学生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一是将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发现正好3次倒满,可以得出这个圆锥容积是圆柱容积的1/3 ;二是将圆柱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锥中,发现正好3次倒完,可以得出这个圆柱容积是圆锥容积的3倍。

说明:圆柱和圆锥形容器都有一定的.厚度,而且这个厚度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容积也可以看作体积。通过实验发现你们这个圆锥的容积是圆柱容积的1/3 ,还可以怎么说?

生: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小结: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谁再来用1/3 这个关系来说一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圆锥体积一般不是圆柱的1/3 。

明确: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

【说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教师在学生小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重视对其实验过程与结果的交流,并引导学生充分地表达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进一步形成科学的认识: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结论前提的认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三、推导公式

谈话:根据我们的实验,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吗?

如果学生得到: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1/3 ,则继续引导: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圆柱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

提问:这个“底面积×高”表示什么意思?

谈话:如果用V表求圆锥的体积,S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表示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V= 1/3Sh)

提问:要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小结。(略)

四、运用深化

1.完成练习八的第4题。

2.完成“练一练”第1题。(指名板演,提醒根据公式来列式计算,计算时注意简便。)

3.完成“练一练”第2题。(要求学生只列式并不计算,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完成练习八第3题。

依次出示问题,提问:这两个问题分别求圆锥的什么?

【说明: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围绕圆锥的体积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实际应用。学生的练习不是简单的解答问题,而是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从明确问题意义、找准已知条件与计算方法、正确简便地计算出结果等多方面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总结内化

提问: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什么问题?谈谈你的收获?

小结:我们研究一个立体图形的体积不光可以用以前学过的举例法和转化法,也可以用今天的实验法,将新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体积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六、发散思维

出示练习八的第6题。

谈话: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在这个工作中,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并讨论解答方法。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5】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归纳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操作、观察、归纳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为什么要乘1/3?

对策:

通过操作、演示、推理得出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自制圆锥、圆柱,教学光盘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新:

1、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并计算它们的底面积。

(图略)图意:图1:圆柱: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是5厘米

图2:圆锥: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是5厘米

2、观察比较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请计算上面圆柱的体积,说出计算方法。

4、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二、探索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1、有什么办法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想到用操作的方法来验证。

2、你们准备怎样来操作?

3、教师实验操作,学生观察思考:在空圆锥中装水,然后倒入圆柱,看看倒了几次正好倒满?

4、交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1/3

5、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出示不等底登高的圆柱和圆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补充完整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1/3

6、启发学生用字母表达式来表达。

7、阅读第36页上的你知道吗?

三、运用

1、试一试: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计算,再组织交流

2、第31页上的第5题:先判断下面的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你是怎样判断的?

3、第31页上的第4题:让学生明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4、第30页上第1题

5、第30页上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自己的想法,说出每步的意思。

6、第31页上的第2题:学生体会到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所以圆柱中的水深:121/3=4厘米

四、全课总结

五、独立作业:第31页上第1、3题

课前思考: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设想:

首先联系已有的公式的推导,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转化思想;然后通过在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三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圆柱------(转化)------长方体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转化)------圆柱

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4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正确选择、训练直觉思维。

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提问:

(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

(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三、大胆猜想、培养想象能力。

在确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猜想:等第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说明想法。

四、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拿出课前准备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1/3。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5)单项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平方分米,高是3分米,体积是().

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9厘米,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便如练一练,练习三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主体、正方体及圆柱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以后距离是圆锥的高.

3、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三第1题。

4、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5、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V=sh

(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7、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审题后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4、5题。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7】

教学内容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

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物主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沙、圆锥教具,圆柱教具若干个,其中要有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两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与半径相等。

(3)底面直径6厘米,高5厘米。

(4)底面周长6.28分米,高2分米。

小结学生练习情况。

二、新授

1、点明课题:锥体积的计算

2、全积公式推导

(1)要研究圆锥的体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①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

(2)出示教具让学生观察圆锥体积与底面积,高有关系。

①要研究圆锥的体积需转化成已学过的物体积来计算。

②实验

(1)出示底等高的圆锥容器教具观察特征:等底、等高。

(2)老师示范用空圆锥装满沙往空圆柱里倒,让学生观察看看倒几倒满圆柱。

(3)得出结论:圆锥体积等于这个圆柱体积的1/3。

(4)老师再一次实验。

(5)学生动手实验:先做等底等高的实验,再做不等底不等高的实验,然后提问: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1/3吗?为什么?

3、学生讨论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4、推导出公式

5、练习(口答)

(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市的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突出强调:等底等高这一前提下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

6、运用公式

(1)出示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练习,老师讲评。

(2)出示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公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学生读题思考片刻后问:要求小麦重量需先求出什么?要求体积需知道什么?然后学生尝试练习,个别板演,练习后评讲。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1、2题。练习后评讲。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要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识哪些条件?

五、作业

完成练习九的第3――5题。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8】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2、能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能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能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预案: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公式)追问:为什么要乘1/3?

2、填空: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3、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2)底面积0.4平方分米,高45厘米。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半径是1米,高0.6米。这个沙堆的体积约是多少立方米?

(1)出示题目后,学生解答。(一人板演)

(2)解答后交流自己的思路。

2、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谷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8分米。这个谷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立方分米的稻谷约重200千克,那么这个谷堆的稻谷约重多少千克?

3、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图)削成一个圆锥。

(1)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

(2)最少削掉多少木料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

4、如图,是一个草垛,请计算这草垛的体积

(1)让学生看图后发现这个草垛是由一个圆柱和圆锥组成的。

(2)这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是相等的。

(3)请学生解答后交流。

三、应用与拓展

1、第32页上第10题,将带来的圆锥物体进行测量并计算,交流测量方法合计算方法。

2、思考题:读题后分析理解。

四、独立作业:第32页上的第6、7、8、9题,如有时间当堂组织校对交流。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9】

第5课时总第17课时

课题:信息窗3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青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8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索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圆柱体积学具、沙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热了,在夏季同学们最喜欢的冷饮是什么?(生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圆柱体冰淇淋。

谈话:看,小明买了两个冰淇淋,你能猜猜哪种包装盒体积大吗? (生猜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体的体积。)

二、回忆旧知,实现迁移。

谈话: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也许能从以前研究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三、利用素材,探索新知。

㈠交流猜测

谈话: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

生: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可不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师谈话: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

生讨论,交流。

生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

1.先在圆柱的底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竖着切掉四周,得到一个长方体,然后把切下的四块拼在一起。

2.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同的扇形,然后竖着切开,重新拼一拼。

3.如果是橡皮泥那样的,可以把它重新捏成一个长方体,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

谈话:请同学讨论和评价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呢?引导学生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验证。

㈡实验验证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谈话:请每个小组拿出学具,按照刚才第3小组的方法把它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原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学生合作操作,集体研究、讨论、记录。

四、分析关系,总结公式

1.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

转化后的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没有变,底面的面积没有变,高也没有变。

2.分析关系

引导说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虽然形状变了,但是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3.总结公式。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课件分别演示将圆柱等分成16份、32份、64份的割拼过程,学生观察、思考。)

谈话: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观察: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

谈话:其实大家刚才又采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V=Sh

五、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六、课堂总结

第6课时总第18课时

课题:信息窗3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青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8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索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圆柱体积学具、沙子等。 教学过程:

一、串联情境 唤醒旧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冰淇淋盒的体积问题,学会了如何求圆柱的体积。你能说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出的?

2.口答练习:

你能借助公式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吗?

(1)底面半径 15厘米,高8厘米。

(2)底面直径 6米,高18米。

二、巧用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了一棵高达142米的巨衫。它的树

干上下几乎一样粗,横截面周长约是38米。

师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树干的体积会是多大呢?

师:知道了树干横截面的周长,该如何求体积呢?

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算法。

4.师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

(1)根据周长求出底面的半径。

(2)根据半径求出底面的面积。

(3)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树干的体积。

三、综合练习,统一公式。

1.出示课后练习第10题: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2.交流算法。

3.师谈话:你能把上面三种图形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吗?

引导发现:体积=底面积×高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出示练习第12题。

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

2.出示练习13题。

(1)用62.8厘米的边长做圆柱形小桶的底面周长,47.1

厘米的边长做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经历同桌合作,测量、计算圆柱物体体积的过程。

2.会测量圆柱物体的有关数据,能根据圆柱的高及直径或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

3.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茶叶桶、直尺、两个三角板、足够长的细绳子(同桌两人准备一套)。

教学重点:

根据圆柱的高及直径或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

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让学生说一说知道圆柱体的什么就能求它的体积,怎样求?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谁来说一说知道圆柱的什么就能求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2.师出示茶叶筒,提出要求茶叶筒体积应该怎么办?

同学们,请看这个茶叶筒,要求出它的体积应该怎么办?如果有学生说出半径,可提示,测量直径比较容易,先测量直径,再算出半径。

二、自学与研讨----测量体积

1.提出同桌合作,测量2个茶叶筒的有关数据的要求,并提示测量的方法和数据最好不同。然后学生合作测量。要给学生充分的测量时间。

现在同桌合作,用课前准备的测量工具,测量你们准备的2个茶叶筒的有关数据,测量的方法和数据最好不同,把数据记录下来。看谁的方法既准确又简便。

2.交流学生测量数据的方法。先交流测高,再交流测直径,最后交流测周长。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展示不同的测量方法。

3、提出: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茶叶筒体积的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重点交流已知周长,求半径或直径的情况。

师:同学们测量的方法都很好。下面就根据你们测量出的数据,计算一下茶叶筒的体积吧!

学生自己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根据周长和高求体积的方法和过程。

三、课堂练习

同学们真是善于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出了茶叶筒的体积。下面我们做课本上的几个练习。打开课本32页,看第1题,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理解有关数据,再独立完成。

2.练一练第2题,先了解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后再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认真观察实物图,了解信息并用手比一比木段有多粗多长,再独立计算。

四、扩展练习

师:今天,同学们经过自己动手测量,计算出了茶叶筒的体积,课下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家中的圆柱体物品,测出直径和高,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把数据填到书上的表格里,比一比哪个同学测量的物品多,计算的更准确

提出练一练第4题的要求,鼓励学生测量多个物体,并准确的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重点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3页到第34页的例2和例3,边看书,边实验,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将例3补充完整。想:

1、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回答思考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检测题

完成课本第34页“做一做”第1、2题。

小组合作,校正答案

后教

口答

一个体积是1413立方分米的铁块,可以制造成多少个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的圆锥形零件?

小组内互相说。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课本第35页第5、6、7题。(做在作业本上)

2、选做题:

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把这些沙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沙坑里,可以铺多厚?(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圆锥的体积课件【篇12】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猜测、操作、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推导公式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 具:ppt课件

学 具:圆柱、圆锥量杯各一个,水一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设疑导入

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你还记得么?字母公式又怎样表示?(板书:v =sh)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课件出示圆锥形谷堆,问:它占了多大的空间呢?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他又是怎样推导出来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科学验证,经历过程

引导学生借助圆柱,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出示实验用具:圆柱,圆锥,水。

1、引导学生观察圆锥、圆柱的特点。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等底等高)(师板书:等底等高)

2、这个圆柱和圆锥,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是怎样想的? (圆柱的体积大,它们等底等高,圆锥上面是尖的,所以体积小)

3、学生实验。(把学生分成六组)

实验要求:把圆锥装满水倒进等底等高的圆柱中,观察要几次才能倒满。

学生分小组动手演示:

(1)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所给的圆锥、圆柱在体积上有什么关系?

(2)根据这个关系怎样求出圆锥的体积?

4、学生汇报,完成计算公式的推导:

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生:我们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的1/3,因为圆柱的体积v=sh,所以圆锥的体积v =1/3sh(教师板书)

等底等高V=1/3Sh

5、教师课件再演示: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

6、找条件: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要计算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那些条件?

7、(反例子)强调等底等高: 同学们经过实验,发现了用来实验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的1/3,老师也想做实验:出示一个非常大的圆柱,一个很小的圆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吗?(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强调: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让学生说)

三、巩固练习,运用拓展 1.填空: (1)、一个圆柱体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计算下列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2厘米,高6厘米。 (2)、底面半径3厘米,高3厘米。

3、一个近似于圆锥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米。每立方米沙约重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

4.如图,直角梯形ABCD,以AB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围成几何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四、整理归纳,回顾体验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板书:

圆锥的体积

v =sh 等底等高 V =1/3Sh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83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