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问题教案 >

倍比问题教案汇集

倍比问题教案汇集

倍比问题教案(篇1)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分析、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上述基本理念,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中,注重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即从课前听《喜洋洋与灰太狼》引出美羊羊要去游乐园玩需要为自己精心挑选衣服的问题),设计一些趣味题型(如游乐园中“两人三足的游戏题、绘画涂色题、拍照等”),既贯穿整节课,又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欢畅的氛围中展开学习。

教学中,我注意处理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1、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

教与学都要注重“做”为中心,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清晰、有条理的有顺序的思考问题,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求知欲,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数学广角》是属于“综合与实践运用”领域的内容,本块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前面已有知识的综合和运用,课堂上相对对学生的要求要高些。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孩子知道方法和答案,可表达就是一片空白,吱吱唔唔说不上一两句或是缺欠完整性等。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新授衣服搭配的汇报阶段,我让4个学生站到讲台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联系生活――让学生“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通过美羊羊选衣服、吃早点的搭配等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然而,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学生用同一种符号来表示上衣和下衣,其实这种情况在第一次试教时也出现

了,我就启发性地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楚?”学生立即就想到了用两种不同的符号。但赏析课时不管我怎么问学生还是认为用同一种符号上下两排,旁边写上上衣、下衣的文字也很清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既然他们觉得好,我也不能一味地反对了,期待下一秒会有转机。

2、在4位学生说完自己的想法后我让其他学生来说一说这几种方法的异同,在

我的预设中,希望学生能说出相同点是:都分成两类;都是确定上衣去搭配下衣;都是6种方法。不同点是:有的用连线,有的用文字。可发现学生不会说,导致方法优化很不突出,很多学生在解决搭配早餐的问题时还义无反顾地用画图连线或者文字法。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反思,还望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倍比问题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材情境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理解优化的思想。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投影出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

2、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名言吗?

3、这些名言说明什么?

4、小结: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么在做事情之前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怎样通过合理的安排以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以提高做事的效率。

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解决这里面的问题,提高做事的效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引发学生思考。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

1、观察屏幕,你们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

3、那烙1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你是怎样烙的?那6分钟是不是最短的呢?

4、2张呢?

(1)12分钟——一张一张的烙。

(2)6分钟——2张同时烙。

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省时间)

像这样的能够同时做的事情,我们放在一起做了,就可以节省时间,在最少的时间完成事情,从而提高了效率,这在数学上我们称为优化。

5、小结:我们为了节约时间,能同时烙2张饼一定要烙2张。要是一张一张的烙,熟了一张再烙下一张,肯定是浪费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对烙1张饼与烙2张饼的讨论,使学生对烙饼情境和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初步感知要想省时必须充分利用锅内的位置,能同时完成的尽量同时完成。]

(二)烙3张饼,寻找最优方案。

1、烙3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呢?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如果需要可以用圆形纸片当饼帮助我们说明问题。

3、小组汇报:

(1)用18分钟:你们是怎样想的?

一张一张地烙,3张需要烙6次,共需6×3=18分钟。

(2)用12分钟:

①你是怎样烙的?

先同时烙好饼1、饼2,需要6分钟,再烙饼3,需要6分钟,总共烙了4次,花了12分钟。

(3)用9分钟:

第一次先烙饼1、饼2的A面,需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2的B面和饼3的A面,需要3分钟,第三次烙饼1和饼3的B面,也需要3分钟,总共烙了3次,用了9分钟。

(4)也许大多数同学的答案都是方法二,或方法一,当想不出方法三时,我再引导学生想出方法三。

引导学生对比烙2张饼的方法和学生烙3张饼的方法二,锅里的饼的数量,发现:在烙3张饼时,本来一次能烙两张饼的锅只烙一张饼,既浪费了能源,又浪费了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想出让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的方法呢?

小组再次合作,想出最优方法。(学生上台演示)

(5)你觉得用时还能不能再短?为什么?

4、比较12分钟和9分钟两种烙饼方法。

①这种方法为什么比上一种方法省时间呢?

②小结:看来,要想省时间就得保证锅里总是同时烙2张饼。不能有时烙2张有时烙1张。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同时烙2张饼,最大限度的利用锅里的空间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找到优化的根源,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发现规律,深化认识。

6张饼……怎样烙所用的时间最少?

2、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问:“42分钟内最多能烙几张饼?”

5、师:“烙饼的张数与最后的总时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板书:

“总饼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烙饼问题,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可以合理安排。请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教科书114页做一做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说说你的理由?

。煎7条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怎样煎?

反面都要复印。如果一次最多放两张,那么你认为最少要复印多少次?你是怎么安排的?

(说清楚先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老师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课下可以把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数学周记,让我们在运用知识中成长。好吗?下课!

倍比问题教案(篇3)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地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锯木头、架设电线杆等等,这些问题中都隐藏着总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除法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很熟悉,知道了总长度和每段长度,大家都能列出除法算式求出段数,通过学生排队问题找到段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两端都种)点数=段数+1,通过锯木头问题发现了段与点的另一种关系(两端都没有),点数=段数-1,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这两种情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部分内容对孩子来说并不难。本节课主要是分析、归纳、总结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从而建立树学模型,并运用植树问题的这三种情况解决其它和植树相类似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中,有时商并不是最后的结果。

2.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理解题意。

3.理解段和点之间的关系。

4.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它问题并会灵活运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探究段和点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通过给出的例题,让孩子们发现什么树、人、锯等都是在点上,探究段和点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情意导入法、总结归纳法、合作交流法、对比观察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课上用) 自主学习卡(学生课前做)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孩子们,大家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请看题:

8米长的绳子 ,每2米分成一段,可以分成几段?

孩子们,你会解答吗?

生:8÷2=4

师:为什么用除法解决呢?

生1:8表示总数,2表示每份数,求的是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生2:8米,每2米分成一段,就是求8里面包含几个2。

师:8÷2除了能解决分段的问题以外,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请大家来说一说。(课前布置孩子们自己出一道或两道用8÷2解决的问题)

生汇报

师:8÷2这道除法算式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这么多的问题,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除法问题中的包含问题引入,列出8÷2的`除法算式,明确除法算式的商就是要求的段数)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这道题。

8米长的队伍,每隔2米站一个人,共有几个人?

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你觉得能站几个人?会算式表示吗?

生1:站5个人。

生2:站4个人。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想法,都认为是能站5个人,我们的想法对吗?能不能验证一下呢?

生实际排队演示

师:对于这两道题,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我有疑问了,同样都是8米,每2米分一份,为什么第一题的答案是4,第二题的答案是5呢?这两道题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生1:问题不一样。

生2:第一题求的是几段,第二题求的是几个人?

师:点数求的是段,第二题求的是点。一段两个点,两端三个点,三段四个点……,也就是说点数比段数多1,或者说人段+1=点(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排队问题,使学生们明确一点,有时候除法算式的商并不是最后的结果。通过第1、第2题的对比、发现两道题的区别所在,一个是求段,一个是求点,从而找到段和点之间的关系:段数+1=点数)

师:同学们这次清楚了吗?好,那我们看下一题。

8米长的木头,每2米锯一段,要据几次?

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需要锯几次呢?

生1:3次

生2:4次

师:锯木头我们是锯在哪里?是锯在段上还是锯在点上?

生:点上。

师:那我们刚刚发现了段数+1=点数,所以应该锯5次呀?

生:因为两端不用锯。所以不是5次是3次。

师:同学们说的太棒了,锯一次分成两段,锯两次分成三段,锯三次分成四段……所以我们发现此时点数比段数少1.

(设计意图:通过锯木头问题,让学生明确段数和点数的另一种关系:段数-1=点数)

师总结:有的时候,段数加1等于点数,有的时候,段数减1等于点数。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规律。

在一条8米长的小路上一边植树,每隔2米种一棵,可以种多少棵?

生猜一猜:5棵、4棵、3棵

生:无法确定几棵,因为没有告诉我们起点和终点到底植不植树。

师:这个问题有没有告诉我们呀?

你们到底是怎么种的呢,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列列算式。

生汇报

生1:种5棵的情况

生2:种3棵的情况

师:为什么头和尾不种呢

生:有可能有障碍物(师在小路两贴各放置一个小房子)

师:还有没有其它可能呢?

生:小路的一端有障碍物,可以种4棵

师:同样的条件和问题,同学们做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经过我们的分析发现都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有了排队问题、锯木头问题的基础,学生已经明确了段和点之间的关系。此时出现植树问题,让孩子们分析植树问题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段数+1、段数-1、段数=点数)

出示种5棵的情况

大家观察,种5棵树的情况跟我们黑板上的哪种情况是类似的?

生:小朋友站队。

师:这种情况我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两端都有

师: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生:先用除法算式求出段数,再把段数+1(板书:段数+1)

师:大屏出示两端都不种的情况,大家再给它起个名字吧。

生:两端都没有

师:我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生:先用除法算出段数,段数再减1(板书:段数-1)

师:大屏出示只有一端的情况,叫什么名字呢?

生:只有一端

师:只有一端的情况:段数=点数(板书:段数=点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根据植树问题,我们总结出了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两端都有的,段数商+1;一种是两端都无的,段数-1,一种是只有一端的,段数=点数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植树问题的本质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排队问题、锯木头问题、还有植树问题,也知道了有这样的三种情况,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它又属于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呢?

生1:做操排队(两端都有)

生2:桌子(只有一端)

生3:纽扣(只有一端)

生4:公共汽车站(两端都有)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展示

海边的路灯(两端都有)

公交车路线图(两端都有)

隔离桩

千纸鹤(只有一端)

马拉松服务站(只有一端)

师出示图片,把各种情况分类,总结商+1,商-1和商不变的情况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知识与方法最重要的是运用。通过列举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例子,让孩子们学会解决问题方法的迁移)

谈收获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是植树问题,但通过植树问题的方法,我们又解决了很多和植树相类似的问题,其实这就是方法的迁移。希望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与技巧,解决管理科学中更多的数学问题。

倍比问题教案(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

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生1:25分钟。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板书: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

2、观察法,探究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生:6分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呢,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1:1张饼要6分钟,烙2张饼就要12分钟。

生它为什么能节省时间?生:2张饼同时烙。

师小结:看来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就是2张饼同时烙。

3、动手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看来大家有有不同的想法,请你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1)学生尝试烙饼。(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预设:

①一张一张烙:烙一张要:烙三张要:6×3=18(分钟)

②先同时烙两张,再单独烙第三张:同时烙两张6分钟,烙一张也要6分钟,6+6=12(分钟)师:它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3张饼需要12分钟,比起一张一张烙,的确节省了时间,

为什么?(第1次2张同时烙)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跟他一样的?动脑筋想,有没有更短的时间?

③饼1和饼2先烙正面,再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最后烙饼2和饼3的反面,共烙了3次

即3+3+3=9(分钟)(请学生上来演示,你说烙饼过程,我们全班帮你记着时间。再请一名学生演示,边演示教师边板书)

(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师:都是烙3张饼,为什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能节省3分钟时间?生:这种烙法锅里始终有2张饼,而其他方法有时候锅里只有1张饼。

小结:看来和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一样,也是保证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所用的时间就最少,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你想给这种烙饼方法取个名字吗?我们通过改变烙饼的顺序,保证每次锅里都有

4、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1)脱离学具,思考烙4张饼的最优方法师: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最节省时间?

师:这种方法也就是2张2张地烙,每次都保证锅里有2张饼,没让它闲着,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烙4张饼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烙2张饼的问题,这样就把新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2)烙5张饼(师引导:想想怎样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

生:先烙2个,再烙3个。

师:烙烙,一共需要几分钟?(15分钟)

(3)烙6-10张饼,探讨烙饼的次数与饼的分组方案间的规律。

师:烙8张饼呢,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请与同桌合作探究,并把你们的结果填在表里。

(4)发现规律。

师:通过前面的烙饼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烙饼的方法和表中的数据两方面寻找规律)师: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怎样烙最节省时间?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呢?

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与饼的张数有什么关系?

生,先2张2张烙,剩下的3张按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烙,这样所用的时间最少。(全班集体评价)

生2:我从表中发现,除1张饼外,烙饼的张数×3=最短时间。(板书:时间=饼数×3)师:“3”是什么?

生:“3”是烙一面需要3分钟

师:如果烙4、5代表的是什么?

生:烙一面的时间。(板书: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出烙饼的最优方法,它源自我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优选法”,它教会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倍比问题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

3、情感 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纸杯、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唤起与生成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黄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请5个同学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来,试试看。

2、验证: 抽取,统计。是不是凑巧了,再来一次。表演成功!

3、至少2张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最少2张,最起码2张,反过来,同一花色的可能有2张,也可能是3张、4张、5张...,一句话概括就是至少2张)。

确定是哪个花色了吗 ?(没有)反正总有一个花色,所以,这个数据不管是在哪个花色出现都证明表演是成功的。

4、设疑: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二、探究与解决

(一)、小组探究:4放3的简单鸽巢问题

1、出 示: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审 题:

①读题。

②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证明什么?

(我知道了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证明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③你怎样理解“不管怎么放”、“总有” 、“至少”的意思?

“不管怎么放”:就是随便放、任意放。

“总有”: 就是一定有,不确定是哪个笔筒,这个笔筒没有那个笔筒会有。

“至少”: 就是最少,最起码。至少有2支,就是最少有2支,不能少于2支。也可能是3支、4支、甚至5支。

3、探 究:

①谈 话:看来大家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眼见为实,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放一放,看看有哪几种放法?

②活 动:小组活动,四人小组。

听要求!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都有笔筒和笔,请四个人中面对面的两人一人扶杯子一人放铅笔,另外两人一人口述一人记录,让我们齐心协力,摆出所有情况后,对照题目,看有什么发现。

听明白了吗?开始!

3、反 馈:汇报结果

同学们办法真多,有用画图法,有用数的分解来表示,都很清晰。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

可以在第一个笔筒中放4支铅笔,其他两个空着。这种放法可以说成(4,0,0),(3,1,0),(2,2,0),(2,1,1)(课件逐一出示)

追 问:谁还有疑问或补充?

预设:说一说你比他多了哪一种放法?

(2,1,1)和(1,1,2)是一种方法吗?为什么?)

只是位置不同,方法相同

5、验证:观察这4种摆法,凭什么说“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1)逐一验证:

第一种摆法(4,0,0),是不是总有一个笔筒至少2支,哪个?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4支,比2支多也可以吗?

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第二种摆法(3,1,0),符合。哪个?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3支,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第三种摆法(2,2,0),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2支, 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第四种摆法(2,1,1),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2支, 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符合条件的那个笔筒在三个笔筒中都是最多的。

(2)设疑:我有一个疑问,第一种摆法(4,0,0)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放有4支,可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4 支铅笔吗?说成3支也不行吗?

(3)小结:哦,原来是这样,要考虑所有摆法,然后在所有摆法中,圈出每一种摆法中最多的,再从最多的里面找到至少数,就能得出这个结论。

所以,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自主探究:5放4的简单鸽巢原理

1、过 渡:依此推想下去

2、出 示: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 )支铅笔。

3、猜 想:同学们猜猜看,至少数是几支?(你说、你说)

4、验 证:你们的猜测对吗?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活动要求:

(1)思考有几种摆法?记录下来。

(2)观察每一种摆法,能不能从中找出答案。有困难的可以同桌合作。

好,开始。(教师参与其中)。

5、汇 报: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共有6种摆法

分别是:5000 、4100、 3200、 3110 、2200、2111

(课件同步播放)

预设:我圈出了每种摆法中,放铅笔最多的那个笔筒,然后发现,放铅笔最多的的笔筒里面至少放有2支铅笔。

6、订 正:有补充的吗?噢,我们来看,这6种摆法,把每种方法里放的(停顿)最多的铅笔圈出来了,分别是5支、4支、3支、2支,从中找到至少数是2支。

7、小 结:恭喜答对的同学!同学们可真是厉害!请看,我们研究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①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会讲为什么。

②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铅笔?会求至少数。

不管是对结论的证明还是求解至少数,我们都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罗列出所有摆法,再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三)、探究鸽巢原理算式

1、谈 话:哎,如果这里有 100支铅笔放进30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铅笔?

还是让求至少数,还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来研究,你觉得怎么样?

(好麻烦,是啊, 想想都觉得麻烦!)

2、追 问:数学是一门简洁的科学,那就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通过操作一一列举出来,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找到结果呢?

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和那一种方法见过面,以4放3为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种摆法,分别找一找,哪一种摆法最能说明: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有2支铅笔呢?

3、平均分: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有1支,这是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了,所以我认为是对的。(课件演示)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只有4支,平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去平均分呢?

生:平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中的笔尽可能少一点。也就有可能找到和题目意思不一样的情况。

师:我明白了,但这样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会有2 支笔,怎么就证明了至少有2支呢?

生:平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中的笔尽可能的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师:看来,平均分是保证“至少”数的关键。

4、列式:

①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3=1……1?? 1+1=2

②讲讲算式含义。

a、指名讲:假设把4支铅笔平均放进3个笔筒中,每个笔筒放1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1+1=2,所以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

b、真棒!讲给你的同桌听。

5、运 用: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铅笔?? 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5÷4=1……1?? 1+1=2

说说算式的意思。

a、同桌齐说。

b、谁来说一说?

师:我们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这种方法更为快捷、简明。

(四)探究稍复杂的鸽巢问题

1、加深感悟:我们继续研究这样的问题,边计算边思考:这样的题目有什么特点?结论中的至少数是怎样得到的?

2、题组(开火车,口答结果并口述算式)

(1)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有()支铅笔

(2)7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有()支铅笔

7÷5=1…… 2?? 1+2=3?

7÷5=1…… 2?? 1+1=2

出现了两种答案,究竟那种正确?同桌商量商量。不行我再救场(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种结果正确?为什么?

质 疑:为什么第二次还要平均分?(保证“至少”)

把铅笔平均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啊。

(3)把笔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8支铅笔放5个笔筒里,至少数是多少?

8÷5=1……3?? 1+1=2

(4)9支铅笔放5个笔筒里,至少数是多少?

9÷5=1……4?? 1+1=2

(5)好,再增加一支铅笔?至少数是多少?

还用加吗?为什么?? 10÷5=2?? 正好分完, 至少数是商

(6)好再增加一支铅笔,,你来说

11÷5=2……1?? 2+1=3?? 3个

①你来说说现在至少数为什么变成3个了?(因为商变了,所以至少数变成了3.)

②那同学们再想想,铅笔的支数到多少支时,至少数还是3?

③铅笔的支数到多少支的时候,至少数就变成了4了呢?

(7)把28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放进(? )支铅笔。28÷5=5……3?? 5+1=6??

(8)算的这么快,你一定有什么窍门?(比比至少数和商)

(9) 把m支铅笔放进n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放进(? )支铅笔。(商+1)

3、观察算式,同桌讨论,发现规律。

铅笔数÷笔筒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你和他们的发现相同吗?出示:商+1

4、质疑:和余数有没有关系?

(明确:与余数无关,因为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平均分,所以就用“商+1”)

(五)归纳概括鸽巢原理

1、解答:那现在会求100支铅笔放进30个笔筒中的至少数了吗?

100÷30=3…… 10?? 3+1=4 至少数是4个

(因为把100支铅笔平均放进30个笔筒中,每个笔筒屉放3支,剩下的10支在平均再放进其中10个笔筒中。所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4支铅笔。)

2、推广:

刚才我们研究了铅笔放入笔筒的问题,其他还有很多问题和它有相同之处。请看:

(1)书本放进抽屉

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8÷3=2……2? 2+1=3

(因为把8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每个抽屉放2本,剩下的2本就要放进其中的2个抽屉。所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2)鸽子飞进鸽巢

11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只鸽笼?

11÷4=2……3? 2+1=3

答:至少有 3只鸽子飞进同一只鸽笼。

(3)车辆过高速路收费口(图)

(4)抢凳子

书、鸽子、同学就相当于铅笔,称为要放的物体,抽屉、鸽笼、凳子就相当于笔筒,统称为抽屉。物体数量大于抽屉数量,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3、建立模型:鸽巢原理: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原理和一位数学家发现的一模一样,让我们追溯到150多年以前:

知识链接:(课件)最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的,是十九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利克雷原理”。以上这些问题有相同之处,其实鸽巢、抽屉就相当于笔筒,鸽子、书就相当于铅笔。人们对鸽子飞回鸽巢这个事例记忆犹新,所以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规律能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揭示课题: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原理或抽屉原理。

5、小结:分析这类问题时,要想清楚谁是鸽子,谁是鸽巢?

有信心用我们发现的原理继续接受挑战吗?

3、巩固与应用

那我们回头看看课前小魔术,你明白它的秘密了吗?

1、 揭秘魔术: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你们5 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

答:因为把5张牌,平均分在4个花色里,每个花色有1张,剩下的1张无论是什么花色,总有一个花色至少是2张。

正确应用鸽巢原理是表演成功的秘密武器!

2、飞镖运动

同学们玩过投飞镖吗?飞镖运动是一种集竞技、健身及娱乐于一体的绅士运动。

课件:张叔叔参加飞镖运动比赛,投了5镖,成绩是41环,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 )环。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相当于鸽巢,41相当于鸽子。把......)

41÷5=8……1? 8+1=9

在我们同学身上也有鸽巢问题,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六年级的情况。

3、我们六年级共有367名学生,其中六(2班)有49名学生。

(1)六年级里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2)六(2)班中至少有5人的生日是在同一个月。

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同桌讨论一下。

谁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1、367人相当于鸽子,365、或366天相当于鸽巢......

? 2、49人相当于鸽子,12个月相当于鸽巢......)

真理是越辩越明!

3、星座测试命运

说起生日,我想起了现在非常流行的星座。采访几位同学,你是什么星座?

你用星座测试过命运吗?你相信星座测试的命运吗?

我们用鸽巢原理来说说你的想法。

全中国13亿人,12个星座,总有至少一亿以上的人命运相同。尽管他们的出身、经历、天资、机遇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具有完全相同的命,可能吗?这真的很荒谬。用星座测试命运,充其量是一种游戏娱乐一下而已,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4、柯南破案:

?? “鸽巢问题”的原理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看,谁来了?

(课件)有一次,小柯南走在大街上,无意间听到了一位老大爷和一个年轻人的对话:

年轻人:大爷,我最近急用钱,想把我的一个手机号卖掉,价格500元,请问您要吗?

大爷:是什么手机号呢?这么贵?

年轻人:我的手机号很特别,它所有的数字中没有一个数字重复......所以才这么贵的!

老大爷:哦!

听到这里,柯南马上跑过去悄悄提醒老大爷:“大爷,这是一个骗子,您要小心!”并且马上报了警,警察赶到后调查发现这个人果真是个骗子。

聪明的你,知道柯南是根据什么判断那个年轻人是骗子的吗?

(手机号11位数字相当于鸽子。0-9这十个数字相当于鸽巢,11÷10=1…1? 1+1=2,总有至少一个数字重复出现。)

4、 回顾与整理。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鸽巢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类似于“鸽巢问题”这样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只要你留心观察加上细心思考,一定会在平凡的事件中有不平凡的发现,也能创造一条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原理!

下 课!

板书设计:

鸽? 巢? 问? 题

?? 物体? 抽屉  至少数

4?   ÷ 3  =? 1……1?? ?? 1+1=2?

5? ? ÷ 4? =? 1……1? ? ? 1+1=2?

7? ? ÷ 5? =? 1……2? ? ? 1+1=2??

9 ?? ÷ 5? =? 1……4?  ?? 1+1=2??

11 ? ÷?  5? =? 2……1 ?? ? 2+1=3??

28?? ?? ÷ 5? =? 5……3?  ?? 5+1=6??

100?? ? ÷  30? =? 3……1   3+1=4?

m   ÷ n = 商……余数? 商+1

倍比问题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测�D实践�D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材创设了摸球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测�D实践�D验证的过程,从而感受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节设计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2.学习新知。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3.应用拓展。

多层次多样式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同学们,本周我们年级进行了口算预赛,我们班以平均分90.5分高出三班0.5分获得了年级第一名。下周一,我们还要进行正式赛,请大家猜测一下,哪个班能获第一名?

( 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将生活场景展示出来,唤起学生记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 摸球游戏。

现在老师来摸球,猜猜,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学生猜测。

现在,老师来摸一个球……看,你们猜对了吗?

(2) 你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吗?现在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盒子,四人一组进行摸球,要求:轮流摸球,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书的表格里。

(3) 填完表格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 师小结:由此可见,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与不同颜色球的数量有关,白色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黄色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板书:

( 通过摸球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亲自操作,来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 再次摸球。

(1) 刚才我们做了摸球游戏,现在老师把盒子里的球做了变动,盒子里有14个球,分别是8个白球,4个黄球和2个红球,如果老师随意摸出一个球,你们想想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2) 师小结:可见,可能性不仅有大有小,还具有不确定性。

(从学生情感体验看,他们仍对小组合作的摸球游戏意犹未尽,再次摸球,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加深体会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及不确定性。)

3. 转盘游戏。

这个游戏好玩吗?咱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

师出示转盘,请同学们猜猜,转动指针后,指针最有可能指到什么颜色,为什么?同桌先说说。

(1)学生汇报。

(2)师小结: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前面的活动都是请学生猜、摸、试,这一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应用所学知识设计转盘,进行逆向思考巩固知识。)

2. 我来做参谋。

寒假到了,为了增长见识有很多家长打算带孩子出去旅游。小明的妈妈准备带他到海南、武汉、哈尔滨去,你能帮他参谋告诉他这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上“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3. 我来填一填。

在( )里填“可能”“不可能”“也可能”“一定”等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无误。

(2) 从2,3,5,8,9中任意取出三个数,数的和是20是( )的。

(3) 明天我校( )有4个或4个以上同学过生日,( )没有4个同学过生日。

(4) 今天上课我们表现那么好,听课的老师( )表扬我们。

4. 我来做判断。

(1)从一个红球,一个白球中,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 )

(3)把8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不可能有一个盘里放有6个苹果。( )

5. 我来说一说。

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历许多事情,你能用上“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来举例说说吗?

通过“连、说、填、判”等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 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智的愉悦,保护了学生创造和成功的信心。整个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师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着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倍比问题教案(篇7)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5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路程)”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根据已知条件解答问题。

电脑演示一位学生边走边唱上学的情景。

“我是小小读书郎,蹦蹦跳跳上学忙。每分要走70米,4分才能到学堂。”

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2、学生口答列式:70×4=280(米)。

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速度 时间 路程)

二、揭示特征,化解难点

1、想想,说说

电脑演示两个学生同时上学在校门口相遇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

①两个学生是怎么上学的?

(板书:同时 相对 相遇)

②“相遇”的意思懂吗?请两个学生上台合作表演一下。

2、填填,议议

①介绍人物及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有一天,他们约好,从家里同时出发,对而行,3分钟后恰好在校门口相遇。

②分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比一比,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走的时间

小明走的路程(米)

小芳走的路程(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米)

1分

2分

3分

③分组汇报表中所填数据。

走的时间

小明走的路程(米)

小芳走的路程(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米)

1分

70

60

130

2分

140

120

260

3分

210

180

390

④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式,分析表中数据,加深对“相遇问题”特征的理解,并初步感知相遇问题数量间的关系,渗透两种解法。

“130米是什么?”表示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即“速度和”(板书:速度和)

“260米是怎么得来的?”渗透两种方法即:140+120,130×2。同时说“2分”是“相遇时间”。(板书:相遇时间)

“390米是怎么得到的?”强调两种方法,即把各自的路程相加210+180);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130×3)。

“390米表示什么?”两人3分钟所走路程的和,实际上就是两家之间的离。

三、解答例题,理清思路

1、尝试例5(稍做改动)。弄清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掌握两种解法。

①将上题中“同时行3分钟”改成“同时行4分钟”,其余条件不变,仍然求两家相距多远?”学生读题后尝试练习。

②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两种方法。

先求两人4分钟各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 70×4=280(米)

60×4=240(米)

280+240=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 70×4+60×4

=280+240

=520(米)

先求两人1分钟一共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 70+60=130(米)

130×4=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70+60)×4

=130×4

=520(米)

2、质疑小结,揭示课题。

①想一想,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②概括“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③揭示课题。

这两种解法都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不过,第一种方法是用各自的速度乘各自的时间,得出各自的路程,然后相加求和;第二种方法用速度和乘相同的时间。象这样两人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

用两种方法完成课本第37页上的练一练,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先求什?再求什么?

2、变式练习。

电脑演示小明和小芳放学的情景。

①认识“相背而行”(板书:相背)

②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1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2分呢?4分呢?结果怎样?

揭示“相背而行”和“相对而行”求总路程时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

3、拓展练习。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脑演示:张教授、李经理分别从湖州、上海去杭州参加经贸会,临行前一段对话情景。

对话实录如下:

张教授:喂,李经理吗?我已坐在湖州去杭州的大巴上。

李经理:知道了,张教授,你车子的速度怎样啊?

张教授:大概每小时行70千米吧!

李经理:这样吧!我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行100千米,过2小时,我们就可在杭州见面啦!

张教授:杭州见!一路平安!

李经理:好,一路平安,杭州见!

分组合作,进行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从对话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倍比问题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应用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先来看看,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pt课件出示。)

(1)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修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60÷12=30(米)。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8米,多少天能完成?

360÷18=20(天)。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3)加工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1÷8=。(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师小结:不知道工作总量时,我们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相对应的工作效率就用时间分之一来表示。)

(4)一项工程,施工方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1÷=6(天)。(师:你又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新知识同原有知识相互作用,发展形成新的数学认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在复习准备阶段,设计了上述4道基本练习题,帮助学生激发原有的知识记忆,使学生能进一步熟练运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适当渗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是具体的数量时应该怎样表示,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为了建设新农村,各地都在进行乡村公路的建设。张村也准备新修一条公路。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ppt出示。)

师:从以上条件,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预设:一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二队比一队多用6天完成;二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

师:假如你是负责人,你会承包给谁?为什么?

如果要修得又快又好,怎么办?

(预设:让甲队修;可以让两个队一起修。)

师: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PPT出示完整题目。)

张村准备新修一条公路。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修路情境,合理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展开,并在设疑中生成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展开新课教学。

三、猜想验证,合作探究

(一)猜想。

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两个队一起修路,大约几天能修完?(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所说的天数。)

师:在这些天数中,哪些天数可以排除?你是怎样想的?(得出“两队合修的天数比12天少”的结论。)

(二)讨论。

师:到底是几天呢?观察题目,想一想,要知道合修的时间,需要知道什么?

(预设: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师:可这里的工作总量(也就是道路全长)是未知的,怎么解决?

可以假设道路全长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板书假设的长度(预设单位“1”,如36千米等。如果是假设具体数量,考虑12和18的公倍数会方便些)。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道路全长的值,试一试解决这道题吧。

(三)验证,辨析各种解法。

1.学生用假设法解题,老师巡视,抽取不同假设的同学板书演示。

2.全班交流评价各种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预设:

(1)假设道路全长36千米,36÷(36÷12+36÷18)=7.2(天);

(2)假设道路全长720米,720÷(720÷12+720÷18)=7.2(天);

(3)假设道路全长为单位“1”,1÷=(天)。

对于假设具体数据的解法,分析一种,让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先分别求出两队的效率,再用工作总量除以合作工作效率,即两队效率之和,求出合作修路所需的工作时间。)

对用单位“1”及分率解题的方法,老师结合PPT进行重点追问:

这里的1指什么,,各指什么?代表什么?为何用1÷?

请学生结合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关系说一说。(同桌互相讨论这种解法的思路。)

预设:如果有同学用1÷(1÷12+1÷18),肯定并说明可以直接写作的形式。

【设计意图】猜想与验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在猜测中预测结果,提高学生参与验证的热情。另外,因为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允许验证的方法多样化,对于正确的答案都能给予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小结建模,策略优化。

1.同学们各自假设的道路总长不同,但答案都是7.2天,说明什么?

(说明完成时间和道路总长没有关系。)

在道路总长发生变化的时候,哪些量在变,哪些量没有变?

引导小结:他们单独修的时间不变,无论假设道路全长是多少,两个队每天修的始终占道路全长的和.

也就是说对这条公路的全长而言,他们每天修路的米数在变化,但他们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变。

2.比较这几种解法,哪种解法更简便一些?

小结 :这道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我们可以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根据“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可知一队每天修全长的(也就是一队的工作效率),根据“二队单独修18天完成”可知二队每天修全长的(也就是二队的工作效率),所以表示两队工作效率之和。

用工作总量单位“1”除以工作效率之和,即可求得两队合修所需的工作时间。

【设计意图】在验证过程中,学生发现“工作总量变了,工作时间还是不变”,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算理,使每一个学生自主有效地形成新知。从上一环节的算法多样化,到这一环节的方法小结优化,使学生的思维“量”“质”兼备。

(五)点明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工程问题”(板书课题)。

(六)针对性练习。

师:咱们一起来试试解题吧!(ppt出示教材第43页“做一做”。)

交流解题方法,说一说“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效率就是次数分之一”。(PPT直观演示线段图。)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出示情境,绘制线段图,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四、实践应用

(一)辨析性练习

判断题。

(在正确算式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算式后面的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

解答时出现了如下几种列式:

①300÷(8+10)……( );②300÷(300÷8+300÷10)……( );

③300÷……( );④1÷(300÷8+300÷10)…… ( );

⑤1÷……( )。

【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容易出现片面性和笼统性,会把刚学的新知识与相似的旧知识混淆,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必须要相对应,从而促进学生对工程问题本质特征的理解。

(二)变式训练,类推应用

1.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2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3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B城市出发,几小时后相遇?

(改变问题情境,将工程问题转化为行程问题。)

2.某水库遭遇暴雨,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急需泄洪。这个水库有两个泄洪口。只打开A口,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只打开B口,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两个泄洪口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进行迁移、类推,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与对知识的消化,有效巩固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学习工程问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②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③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和就得到工作时间。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45页第6题;

2.阅读教材第45页“你知道吗”内容。

倍比问题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生1:25分钟。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

——板书: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那如果我只放

2、观察法,探究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生:6分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呢,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1:1张饼要6分钟,烙2张饼就要12分钟。

生2:烙2张饼只要6分钟。可以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师:大家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节省时间)它为什么能节省时间?

生:2张饼同时烙。

师小结:看来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就是2张饼同时烙。

3、动手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看来大家有有不同的想法,请你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怎样烙最节 省时间。

预设: ① 一张一张烙:烙一张要: 烙三张要:

② 先同时烙两张,再单独烙第三张:同时烙两张 师:它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跟他一样的?动脑筋想,有没有更短的时间?

③ 饼(请学生上来演示,你说烙饼过程,我们全班帮你记着时间。再请一名学生演示,边演示教师边板书)

(3)同桌合作,再次摆一摆,体验“9分钟的烙法”。

(4)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师:都是烙3张饼,为什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能节省3分钟时间?

生:这种烙法锅里始终有2张饼,而其他方法有时候锅里只有1张饼。

小结:看来和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一样,也是保证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所用的时间就最少,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你想给这种烙饼方法取个名字吗?我们通过改变烙饼的顺序,保证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所用的时间最少,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交替烙法”。 板书:交替烙法。

(设计意图:烙

4、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1)脱离学具,思考烙4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最节省时间?

师:这种方法也就是2张2张地烙,每次都保证锅里有2张饼,没让它闲着,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烙4张饼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烙2张饼的问题,这样就把新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生:先烙2个,再烙3个。

师:烙烙,一共需要几分钟?(

(3)烙6-10张饼,探讨烙饼的次数与饼的分组方案间的规律。

师:烙8张饼呢,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请与同桌合作探究,并把你们的结果填在表里。

(4)发现规律。

师:通过前面的烙饼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烙饼的方法和表中的数据两方面寻找规律) 师: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怎样烙最节省时间?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呢?

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与饼的张数有什么关系?

生,

先 生

师:“3”是什么?

生:“3”是烙一面需要3分钟

师:如果烙4、5代表的是什么?

生:烙一面的时间。(板书: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出烙饼的最优方法,它源自我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优选法”,它教会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倍比问题教案(篇10)

1、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相遇问题》

2、教材分析及学生特点:

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本课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前,学生已掌握的是关于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欠缺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3、设计思想及理念

设计思想:

(1)注重生活资源与课堂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2)注重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整合,为学生创新提供另一条思考的路径。

理念:

(1)注重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通过书本、网络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人人参与学习和自觉把数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的意识。

B: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的知识要点及相互关系。

6、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联想

画面演示,画外音叙述:

这是一列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这是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道题的想法。

2、学生表演,理解概念

刚才,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稍复杂的行程问题(师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四个词,请同学们理解一下。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进行理解,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屏幕上依次闪动出现:相对、同时、相遇、相距

(1)请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注意:相遇与相距的区分。

(2)老师叙述,学生表演。

两个小朋友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

提问:问这两位同学,每人走几分钟,再问大家,他们同时走了几分钟。

(二)尝试探索

1、出示例题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提出问题

看到例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师生对问题进行筛选,重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他们两1分钟走了多少路?2分钟呢?3分钟呢?

(2)4分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3)他们相遇时,小强和小丽所走的路程与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关系?(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思考)

3、列式讨论

(1)请同学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要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主要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65×4+70×4

第二种:(65+70)×4

4、认识速度和

题目中的65米、70米叫做什么?现在把65米和70米合在一起,谁能给这个和,起个合适的名字呢?

5、质疑

“对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问题吗”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1)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2)五(1)班举行一个“艺术节”,分配小红和小丽两名同学折纸鹤,小亮折纸花,小红平均每小时折20只纸鹤,小丽平均每小时折25只纸鹤,小亮平均每小时折18朵纸花。这三个同学一起折了2个小时,正好完成任务。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2、看图说题,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一人说题,其他人列式。

3、游戏

再请两位同学表演,并提问两人相对而行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1)两人相遇;

(2)行走一段未相遇;

(3)相遇后继续行走。

给两位同学带上不同的头饰。头饰上标有65米、70米字样,分别表示速度。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5分钟时间的牌子。

(1)小红和小丽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两人走了5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2)小红和小丽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两人走了5分钟时还相距200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3)小红和小丽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见面后两人擦肩而过,5分钟时又相距200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倍比问题教案(篇1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平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xx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xx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倍比问题教案(篇12)

(三)出示准备题:

张华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

李诚走的路程70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现在两人的距离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思考:

1.出发3分钟后,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说明什么?(相遇)

2.两个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两人所走路程和=两家距离)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3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教师指名读题,并在例题中“同时”、“相遇”的下边用红笔做上标记.

请同学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

2.动画演示两人行进的过程,并在图中显示出已知数据.(演示课件:相遇问题)

3.由学生尝试解答例3

4.结合线段图订正答案.

方法一:65×4+70×4             方法二:(65+70)×4

=260+280                        =135×4

=540(米)                       =540(米)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5.比较

(1)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简便?

(2)两种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巩固练习

(一)志明和小龙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龙每分走52米,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二)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2.5小时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讨论:行程问题在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动动方向、运动结果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出发地点:两地

出发时间:同时

运动方向:相向(相对、对面)

运动结果:相遇

(三)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出发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四)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由学生用手势表述题意.

2.比较:与前面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五)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

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经过2小时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由学生用手势语言向同组同学介绍题意.

2.由学生独立解答

3.出示四种不同解法,请同学小组讨论并做出判断.

方法一:75×1+75×2+69×2 方法二:75×(1+2)+69×2

方法三:75×1+(75+69)×2 方法四:(75+69)×(2+1)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上面两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行程问题也还有许多变化,请你猜一猜,行程问题还可能有哪些变化?

(相背、同向、不同时、不相遇、相遇后返回第二次相遇,三个物体运动……)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一种,求路程,它需要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怎样求?如果要求“相遇时间”该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怎样求呢?请同学们在课下思考?

五、课后作业

(一)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二)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六、板书设计

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83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