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趣祝福范文大全有请阅读“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相关内容,我们都知道与朋友分享幸福会增加它。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面对学生所要进行的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二期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22—2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

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

我们美丽的校园占地面积约0.03平方千米。

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平方千米。

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交流)

小结:平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强烈对比,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

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太大)

3、感知练习

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

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二、探究阶段

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熟悉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习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如果1㎡可以挤下17人,那么1k㎡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k㎡等于多少㎡,即k㎡与㎡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k㎡可以挤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

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k㎡就是边长为1km的正方形的面积,(出示边长为1km的正方形图形)。

那么k㎡与㎡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k㎡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1)组内尝试解决,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解法:(板书)

1km×1km=1k㎡

1000m×1000m=1000000㎡

1k㎡=1000000㎡

(3)再次交流:通过在1k㎡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互相交流一下。

3、问题解决:知道了1k㎡=1000000㎡,那么1k㎡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交流。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

三、运用阶段

1、分层练习:(说出思考过程)

2、拓展练习(同桌讨论)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c㎡

(2)教室的面积约30d㎡

(3)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c㎡

(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善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判断纠错练习,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

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原上植树,如果每平方米栽1棵树,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交流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了“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板书)的面积单位,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的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复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问题:草地上有六个人在玩游戏,他们的平均数是10岁,请你想象一下是怎样年龄的五个人在玩游戏?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图片:这些人年龄分别为1岁、3岁、3岁、3岁,40岁。学生交流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交流:用平均数10岁描述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合适吗?为什么?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平均数有时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与学生一起欣赏图片组:小淘应聘记。

A、应聘广告:月平均工资1000元。B、勤奋工作,满怀喜悦去领工资。C、思考:怎么这么少?才600元。D、找财务部门理论。E、出示公司工作人员月工资一览表。

经理副经理员工员工员工员工员工员工员工员工员工

30002000900800750650600600600600500

2、学生观察表格,交流自己的感受。

思考:1000元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工资不到1000元呢?用1000元反映公司员工的月收入合适吗?

使学生再次体会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时就不能很好的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

3、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思考:你认为用怎样的数反映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比较合适?

A、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B、教师在肯定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除了平均数以外,数学上还有两个统计量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就是中位数和众数。

C、理解中位数及众数的概念。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然后师生共同小结。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的众数。

D、学生找出员工收入的中位数及众数,与平均数比较,感受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教师小结:数据650处于中间,反映的是中等水平的工资,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600元出现次数最多,体现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

4、学生交流得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及众数方法,并说一说自己还存在哪些疑惑。

三、解除疑惑-----对中位数和众数的再认识。

师生共同完成三组练习。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中位数、众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师生小结: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众数不唯一,也可以没有。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可能是同一个数。

四、解决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1、学生谈一谈课前草地上几个人年龄的平均水平用哪个数反映比较合适。使学生认识到:用众数比用平均数要合适一些,3不仅是这组数的中位数,也是它们的众数。

2、课本练习:一组学生1分钟跳绳次数如下: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

(1)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的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学生根据数据特点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观察与交流,使其意识到:这组数据中出现了234这样的极端数据,用平均数就不太合适,所以可以用中位数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五、小调查。

在一些比赛中,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得分的平均数,把它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后,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开展调查活动,便于再次的交流讨论,也使其体会到中位数、平均数在生中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打电话”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准备:磁性黑板,磁性教具

教学流程:

xx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出打电话通知。)

对,打电话通知是一种快捷的方法,但是打电话也是有学问的,那么打电话里有哪些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里的数学问题。(板书:打电话)

二、探索比较

1、假如通知一个队员要1分钟,每个队员都在家,那么15名队员都接到通知要多少时间?(15分钟)

2、15分钟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老师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3、总结:这种方法怎么样?为什么会慢呢?(太慢了,老师一个人在通知,其他人在听候通知,费时,板书:费时)那么有比较快的办法吗?(分组通知)

4、猜猜看,你觉得分为几组通知可能比较快?(学生可能会说三组、四组、五组等)下面大家就在小组合作完成,摆出你们认为比较快的方案。(老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5、汇报结果。

6、和逐个通知比,分组通知如何?为什么会节省时间?(组长在同时打)

7、有没有最优的方案的呢?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内合作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了解情况。最后汇报交流。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总人数:2、4、8、16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 )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

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5

一、教学内容

有趣的测量。(教材第46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难点: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体容器、水、不规则石块、烧杯、量杯、水槽、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但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物体的形状并不是规则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如苹果、乒乓球、鸡蛋等。那像这样的物体还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应该怎样求呢?(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

二、学习新课

探究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

教师拿出石块,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理解石块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不容易测量出它的体积。

师:你们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它的体积?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答?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工具设计实验自主探究石块的体积。(教师巡视并指导)

(1)液面升高法。

师:淘气是这样测量的,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单位: cm)(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淘气的测量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

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先在长方体水槽里放上合适的水,测量出长方体水槽的长、宽及水面的高度,再把石块沉入长方体水槽里,此时水面上升,测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课件出示)

师:通过上面的操作,你知道石块的体积与什么相等吗?(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使学生明确:放入石块后,用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放入石块前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即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教师归纳:淘气这种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叫作液面升高法。

石块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板书)

按照上述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再次测量石块的体积。

学生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说一说,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指派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用液面升高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一定要保证让不规则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且水没有溢出,这样水面升高部分水的体积才相当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溢水法。

师:下面是另一种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按照图示的步骤说一说,怎样能知道石块的体积?(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测量石块体积的第二种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

组织全班交流,整理汇报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先将烧杯倒满水,放在水槽中,再把石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里,水会溢出流到水槽里,最后把水槽里的水倒在量杯里,记录下此时量杯的刻度。(课件出示)

师:通过上面的操作,你知道石块的体积与什么相等吗?(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使学生明确:量杯里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教师归纳:这种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叫作溢水法。

石块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板书)

按照上述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再次测量石块的体积。

学生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说一说,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指派代表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用溢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如果被测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要用细棒把被测物体压进水中,使水刚刚没过被测物体,这样溢出的水的体积才相当于被测物体的体积。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得出石头的体积)

72-55=17(mL) 17 mL=17 cm3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2~3题。(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液面升高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集体订正)

第2题:2×1.5×0.2=0.6(dm3)

第3题:(600-250)÷2=175(mL)

175 mL=175 cm3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4题。(小组讨论,指派代表汇报)

答案不唯一,例如:数出100粒黄豆,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先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100粒黄豆的体积,再除以100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四、课堂小结

1.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有趣的测量:

1.液面升高法:石块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

2.溢水法:石块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学生在汇报过程中互相学到了多种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2.本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学习空间,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达到了预期效果。

3.我的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在一个长15 dm、宽12 dm的长方体水箱中,有10 dm深的水。如果在水中沉入一个棱长为30 cm的正方体铁块,那么此时水箱中水深多少分米?

分析:把这样一个铁块沉入水中,此时它被完全浸没,水面会自然上升,则用水和铁块的总体积除以长方体水箱的底面积,便可知此时水面的高度。

解答:30 cm=3 dm

(15×12×10+3×3×3)÷(15×12)=10.15(dm)

答:此时水箱中水深10.15 dm。

解法归纳:在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中放入物体(完全浸没)后,容器中的水深等于水和物体的总体积除以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

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

综合应用 粉刷墙壁

一、教学目标

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 、整理 、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

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

三、教学建议

1.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

重难点

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1、回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P/(23)练习与应用/4

(1)、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积呢?

(2)、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明确:三角形的底和高的乘积应等于长方体长和宽乘积的2倍。

(3)、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启发学生多种思路)

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其中,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画梯形则应突出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仍然等于30,具体画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2、完成P(24)练习与应用/6

让生独立完成,再让生说说分别应用了怎样的计算公式。

3、完成P(24)练习与应用/7

有两种不同的算法:(1)整体面积-石子路的面积;(2)把小路两边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底是19m,高是9m的平行四边形,再计算出面积。

明确两种解法:(1)209-19

(2)(20-1)9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4、完成P(24)练习与应用/8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鼓励不同解法。

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乡相等,这两条腰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即都是8米。

5、p24练习与应用/10。

计算钢管根数的本质是求一个等差数列的和,而不是计算着钢管堆横截面的面积。教学时,要通过直观示意图并借助想象,帮助学生体会球和方法的思考过程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之间存在的相似性。

6、p24练习与应用/11。

重点要指导高的测量方法。可提醒学生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帮助解决高的测量问题。

7、思考题。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去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画图提示学生,也可以用本单元第16页中的你知道吗介绍的方法,以打开学生思路。

三、巩固深化

全课小结

作业:P(23-24)5,9

教学得与失: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利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表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求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中发现最优策略。

教具准备:

瓶装口香糖、课件

学具准备:

圆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借助直观,理清“找次品”的思路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或家人、同学有买过次品的经历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产品,有的外观有瑕疵,有的成分不过关,还有的轻重不合格,我们称它们为次品。(板书:次品)

出示实物,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2、理解天平的原理。(课件出示天平图)你们都知道天平吧!谁来说说天平原理?

3、在2瓶中找次品。(课件演示)看,次品在哪?

4、在3瓶中找次品。

全班汇报: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口香糖。

课件演示:随意拿两瓶放在天平上,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小结:看来从3瓶中找一瓶次品,我们称一次,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就能准确找出次品。

5、在4瓶中找一个次品

提出问题:如果增加1瓶,有4瓶了。要怎么找出轻的这一瓶呢?可以怎样称?结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6、揭示课题。我们就用这个好方法,今天一起来研究——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例题前,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再从4瓶中找次品。在2个、3个和4个中找次品是基础,只有理清了这些“找次品”的思路,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引导探究,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1、出示例题:5个乒乓球中有一个较轻的是次品,你想怎么称?

(1)收集称的方法。(一个一个称,两个两个称)

(2)同桌合作,摆学具,想一想:怎样称?需称几次?

(3)指名汇报:(教师随机课件演示: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

5(1,1,3)2次

5(2,2,1)2次

2、小结:同学们真是能干!从5个乒乓球中找到了轻的那一个。先分一分,想到了两种方法,再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至少2次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所以让学生用学具模拟天平实验来进行实践探究。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在这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便于学生理解每项数据、每种符号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猜测实验,寻找规律

1、出示例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2、枚举所有称法,学生分析、汇报。

(1)有几种分法?

(2)画图分析,有困难的可以摆摆学具帮助分析。

(3)汇报各种称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优化解决办法:分3份、平均分。

5、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表格,比较这三种方法,发现只要把9个零件平均分成3份,就能最快找到次品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操作,尝试用图示法记录找次品过程,是完成由具体到抽象过渡中的重要一步。让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探索最简的方法,经历学习、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优化策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的“找次品”的问题并不能平均分成3份。“我们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师指黑板5(2,2,1)],我们要分成3份时要分得尽量怎样?”(要分得尽量平均)。

2、在8个中找次品。试一下,怎么分3份?(预设:2,2,4或3,3,2)

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分法好?板书:8(3,3,2)2次

3、小结:看来,没法平均分的数,我们只要“尽量”(试着让学生说出来)平均分。也就是分在三份里的数中,最大与最小份只相差1,也能既快又保证找到次品了。

补板书:尽量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从刚才发现的规律推理到8个中找次品,并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设计意图:从5个中找次品类推到8个中找次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尽量平均分成3份,完善找次品的最优方法,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

五、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师:有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想不想试试它的功效呢?

出示:有()瓶水,除1瓶是盐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几瓶水质量相同。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让学生自主选择10或15,尝试解决这道题。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最优?

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发现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3、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找次品?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会熟记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的特征吗,如果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呢?(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还可以怎样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新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 1 )提问: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 2 )学生讨论。

( 3 )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的因数:1。

2的因数:1,2。

3的因数:1,3。

4的因数:1,2,4。

5的因数:1,5。

6的因数:1,2,3,6。

7的因数:1,7。

8的因数:1,2,4,8。

……

( 4 )提问:你能按照上面各数的因数的个数给这些数分类吗?

有1个因数的数:1。

有2个因数的数:2,3,5,7,11,13,17,19。

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4,6,8,9,10,12,14,15,16,18,20。 (学生可能还会分成有3个、4个、5个、6个因数的,教师可以说明,把有3个、4个、5个、6个因数的数归为一类,

( 5 )观察比较,发现特点。师:观察2,3,5,7,11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只有1和它们本身两个因数)

师:观察4,6,8,9,10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1和它们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教师明确:根据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的多少给这些数分类,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质数和合数。

( 6 )明确质数、合数的意义。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3)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1个因数,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4)提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什么?(看因数的个数,有2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 7 )课件出示自然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设计意图:质数和合数是对自然数进行分类的另一种方法,在本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把探究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知道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学生很容易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轻松、愉快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用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1

师:想一想做质数表时应该划掉什么数?

让学生交流找质数的方法

学生1:应先划掉自然数1

学生2:再划掉2,3,的倍数,但是2,3本身不能划掉。

学生3:再划掉5,7的倍数,但是,5,7本身不能划掉。

学生4:……

归纳找质数的方法

用课件出示100以内的质数表,并齐读找到的25个质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看谁能猜出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2.检测

3.想一想

4.判断

5.思考

设计意图:这是具有检测性的一个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有层次、有坡度的应用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1.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在学生找20以内各数的因数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各数的因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按因数的个数给各数分类,最终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让学生成为探索家。

2.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因材施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材而练”,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因此,本课时在习题的设计上呈现了多样性的原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只选择难度较大的习题,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避开那些啃不动的难题,选择基础题和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习题。实行同一起点,不同的人达到不同的终点,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差异发展。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83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