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阿房宫赋课件 >

阿房宫赋课件系列

阿房宫赋课件系列

趣祝福推荐你不妨读一下“阿房宫赋课件”,如果我的建议对你很有用请务必将它收藏起来。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 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护理课件范本5篇

阿房宫赋课件【篇1】

阿 房 宫 赋

(一)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三)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一)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分析:要回答此问题,可参见自读提示。《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三)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第1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2段叙写官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3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4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

由此可见,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敬诫“后人”是全文主旨。联系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唐敬宗的年号――5;者)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以看出这“后人”指的应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四)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灿”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把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六)在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

  

阿房宫赋课件【篇2】

1、“一日之内,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中“气候”与现在的“气候”同不同?是为了表现宫殿之大还是表现宫中人的主观感受?

强调宫很大;“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应该说的是秦始皇对一些妃嫔的偏爱或者是冷漠。一位从实处讲其大,就像经历了四个季节,一位从主观讲宫廷里头的宫女受到了不同的境遇而感受不同。上文“歌台暧响,舞殿冷袖”暧和冷主要是主观写感受的。

2、“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中的“王子皇孙”到底指的是什么人,请从文本上寻找依据。

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怎样理解?其中“鼎铛”属不属于文言现象中的意动?

理解这个句子关键在主语,根据上文来看,主语是谁呢?六国。今天的“一旦”与之相同吗?接近。六国一旦不能再享有这些东西;输来其间,宝物都被秦国运到了阿房宫里来了。

4、“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个人的想法,同时也是千万人的想法。

这里“一人”指谁?“千万人”指谁?秦始皇,广大人民。

你秦始皇自己如此奢侈,贪图享受,同样也表现了每一个人的心理啊。你一个人的奢侈,普通老百姓也会珍惜自己的财富的啊。

焦土是名词动化,是化作焦土。切合原文特点,语言简洁,非常有力。

以后再学习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参照我们课堂上的学习方法自己解决。

读文章需懂“出入法”,读进去,跳出来,也可谓“厚薄法”,先要读厚,再要读薄。

阿房之宫,其势可谓(雄   )矣,其制可谓( 大 )矣,宫中之女可谓(  众 )矣,宫中之宝可谓( 多  )矣,其费可谓( 靡   )矣,其奢可谓(   极)矣,其亡亦可谓(速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  )矣!

1、哪些句子是写阿房宫其形的雄伟壮丽,规模庞大?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规模雄伟)

2、哪些句子是具体写出宫中之女的众,宫中之宝的多?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绿云扰扰”写的是什么?南朝吴均“绿�愁中减,红颜啼里灭。”李白《怨歌行》“沉忧能伤人,绿�成霜鬓。”白居易《和春深》云“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绿均作黑讲,绿去被称为黑发。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柯悠淙耍�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经营”是什么意思?   “朝歌夜弦”是互文,合而见义解其义。

互相参照,回避词语简单重复。收藏、精英都是六国费劲心思从其他国家争抢、抢夺来的宝物

3、“其费可谓靡矣”体现在哪里?

文中 还有哪些语句表现宫殿的“其费可谓靡矣“?  “蜀山兀,阿房出”,就是说把蜀山的东西砍光了。  从“使负栋之柱”到“多于市人之言语”。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作者用了夸张、比较、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它的耗费之糜

4、“其奢可谓极矣”体现在哪里?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赤壁赋》 苏轼对散文的重大贡献是对赋的拓展,“以文写赋”。

本文被称为“千古第一赋”,它典型的表现了赋的内容和特征。“赋”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铺陈排比”。它能多角度反复描写同一个对象,一个字,他写一大排比句,几个句子,他能用通篇来表现。“  赋也,铺也,铺采�の� ,体物写志者也。”(刘勰)

文不甚长,义不甚深.更能突出表现描写的对象,语言有气势。是将大于大量的排比、比喻和夸张组合到一起,表现了语言的气势,语言具有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魅力,征服了我们。

现在同学们可以选一两个句子或一二个片段,能够在诵读中表现赋的特点。

第二小节,“而望幸焉。”稍微慢些,表现期盼、等了好久都等不到皇上的心理。读好此节关键在于虚词的处理上,你们知道是哪一个?“也”

六个“也”表达的效果是否一样?有哪一个“也”和其他“也”作用是不同的?有没有发现?

前五个是表示判断,而最后一个更多的是强调,前5 个句子并列关系更为紧密,而最后一个句子要相对疏离一些,所以大家读的时候,最后“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车远远地来了,宫女心中就充满了希望,“要到我这里来了”,车慢慢地远走了,心中的失望随着车声的远去而增强。皇帝看不见了,车声听不到了,我们要读出一个效果来,让我们觉得宫女仍然在翘首盼望。 注意文中第小节中六个“也”的效果不一样。前面五个“也”表示判断,最后一个“也”表语气,读的时候稍微绵长一点。“杳”字也要学生集体朗读。

课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本文的中心段,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哪一段?”还有的同学更具体,“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不是最后一句?”这些同学都在思考,你们看是不是最后一段?最后一句?

其实不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句,这一段都是作者在表达他的思想。

三层意思:第一,下断语:秦人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第二,灭亡都是因为不爱人。第三,示警戒:鉴重于哀。这三层互为因果,没有主次之分。

本文和《六国论》不一样,它不是一篇史论,但作者仍然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悟,见解,这篇“千古一赋”描写阿房宫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应当抓住最后一小节哪一个词?在告诫我们这些后人。本段中“后人”是指什么样的“后人”?这里的四个“后人”的内涵、所指的对象是否一致?

第一个和第二个“后人”是一个意思,相对于秦人的后人,第三个“后人”是相对于前面两个后人的再一个“后人”。是后人的后人。

文中的“后人”所指是否一样?这四个“后人”是否都是指同一种人?(联系杜牧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一个和第二个“后人”是一个意思,相对于秦人的后人,第三个“后人”是相对于前面两个后人的再一个“后人”。是后人的后人。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四个“后人”两个意思,一二四是指秦以后的人,第一个指唐以后的人,四个后人两个意思又是指同一个对象,是什么?   国君。

八 、总结全文    前文我把全文读成了一句话,而此时我已把全文读成了三个字。洋洋千言,三字足矣。阿房之宫,其势可谓(雄   )矣,其制可谓( 大 )矣,宫中之女可谓(  众 )矣,宫中之宝可谓( 多  )矣,其费可谓( 靡   )矣,其奢可谓(   极)矣,其亡亦可谓(速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  )矣!

从文中找三个字来概括全文“奢――亡――鉴”,“要想不悲不哀又不亡就只能鉴”!奢必亡,国君要借鉴,我们普通人也要借鉴!

阿房宫赋课件【篇3】

杜牧的《阿房宫赋》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盛誉,长期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命意,具体感受赋体特点。本设计突破 '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传统教学程式,抓住中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针对本课教材集文言文与诗歌于一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和诵读法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

杜牧向来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据之,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两步:(一)由比较分析引入第3、4段,体会作者命意;(二)诵读第1、2段,具体感受赋体特点。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一、导入新课:

明媚绚丽的江南春景,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其意境更加深远幽美。诗人还写过一篇赋,同样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人们称为'诗人之赋'的《阿房宫赋》(板书课题)

[说明]联系旧知导入,帮助学生接通旧知与新知之间的信息通道,形成正向迁移。同时,利用学生对旧知的兴趣来形成学习新知的动机,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学习活动的牵引。

启发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赋?('自读提示'中有:'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是什么手法?--借古讽时。高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运用这种写法的课文?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投影:

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段。

[说明]高三学生肩负高考重任,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考虑到'学'的需求,有目的地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复习旧知,以旧促新,温故知新,以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研习第三段: 学生听录音朗读,边听,边理解,准备翻译。

学生翻译,教师点拨。投影: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语):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下节课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说明]通过检测,了解真实的反馈信息,而形成反馈信息通道,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条件,是实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前提。学习者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计划,将更有利于学习;教者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计划,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尤其是改变教学策略,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整个教学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过渡:杜牧为文,固然主张'先意气而后辞句',但也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他把表现形式服从思想内容比喻为'如鸟随凤,鱼随龙,师众随汤武'。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1. 自读: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哪几个方面?(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明确:宫貌--富丽堂皇,宫人(秦皇)--骄奢糜烂,宫藏--视若土石

[说明]第1、2段文字虽艰涩,但文下皆有注解,高三学生完全有能力借助这些注解阅读理解,以达到课内自读之目的,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达到充分的`挖掘,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体验成功的欢乐。

2. 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见'思考和练习'三)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说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得知识信息的感官功能,提高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传递信息的效率。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调动着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

3. 跳读:'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点拨:有六国之灭,才有秦阿房之兴;而阿房之兴,已隐含秦亡之因。可惜、可悲、可哀、可鉴。(板书)正如《古文观止》中评论的:'前幅极写阿房宫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

[说明]跳读旨在让学生抓住中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重点;训练学生阅读语段,筛选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模仿我们开头提到的杜牧诗《江南春绝句》的三四句,拟两句诗总结全文。

学生讨论、争鸣,教师点拨,投影:

[说明]'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这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第一次出现的新提法。它清晰地阐述了语言表达考查的命题思路:重点考查高中毕业生经过长期科学训练形成的用于实践操作的语言表达技能。句式仿写是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重点题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仿写训练,符合高三学生群体需求,又巧妙地总结了全文,水到渠成,首尾呼应。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突出学生训练,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结合教材特点,因材施教,从作者命意和赋体特点这一'神'一'形'两方面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自读的情境,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附: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与《六国论》末段,回答问题。

(一)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A.前一个是连词,后两个是介词。

B.前两个是介词,后-个是连词。

C.前两个是连词,后一个是介词。

D.前一个是介词,后两个是连词。

A.从而使得后来的人又哀叹他自己(重蹈覆辙)的命运。

B.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覆辙)的命运。

C.也会使后来的人再哀叹他自己(重蹈覆辙)的命运。

D.从而使得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覆辙)的命运。

A.是又处在六国的下面了。

B.这就更处在六国的下面了。

C.这就更比不上六国了。

D.是又比不上六国了。

A.①②均指秦朝的天下。

D.①②均指六国的天下。

C.①指六国的天下,②指宋朝的天下。

D.①指秦朝的天下,②指宋朝的天下。

5.第一段末用了四个'后人',对它们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A.①②均指秦以后的人,③④均指秦后人的后人。

B.①④指秦以后的人,②③指秦后人的后人。

C.①②④指秦以后的人,③指秦后人的后人。

D.①③④指秦以后的人,②指秦后人的后人。

6.两段文字分别是两篇借古讽时文章的结尾,其中均揭示了作者为文的主旨和目的。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均总结秦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爱民兴国。

B.两文均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不可贿赂求安,应富国强兵。

C.前者总结秦、六国的覆亡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不贿赂。

D.前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不贿赂。

阿房宫赋课件【篇4】

1 了解“赋”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

2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1、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2、结合赋体“铺采の摹钡奶氐悖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这篇课文具有文言文与诗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教学过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实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23岁的杜牧作《阿房宫赋》来讽谏唐朝统治者。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1、文体:(课本114)“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赋者,铺也;铺采の模体物写志也。”

2、背景:(见注释)补充: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补充:(可引导学生背诵《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诗歌)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清丽,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段,划出疑难。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面积和规模气势。

3.第三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形容宫室建筑精巧;今:比喻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学生背诵。

5.第五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殿。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殿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阿房宫赋课件【篇5】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自读,概括故事情节。

2、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

2、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品评项羽这一与众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塑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教学难点   评价项羽性格。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霸王别姬》,渲染气氛。

在《史记》这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最为悲壮的英雄。和舜一样是“重瞳子”的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却最终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悲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项羽之死》,走进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走进项羽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丰富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二、《项羽之死》的主人公当然是项羽,我们写人物,当然要把人物放到一定的事件或场景中去。 所谓场景,首先要有“场”,也可理解为具体的地点,然后再有对这个场的事件情景的描述。

提问:这篇课文写了几个场景,用几个字或成语来概括一下每个场景。

三、具体赏析。

场景一、

2项羽面临的处境怎样?DD四面楚歌。

3在四面楚歌的背景中,司马迁用了几个动词来写项羽的反应?

4这些动作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个?

5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

一曲“虞兮之歌”唱出了项主对虞姬的难舍之情,唱出了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6 说到“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历史上好像还有许多,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和《三国》中猛张飞。

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泣字。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泣数行下”在《汉书》中是“泣下数行”,虽然只是略微改动,文学效果却大不如《史记》.因为,“泣下数行”只是一般概述,如同一个远景镜头,“泣数行下”则是变远景镜头为特写镜头,更能表现项羽之泪乃英雄之泪,更好地渲染这里的悲壮气氛.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项羽盖世英雄,竟然落到战无计,妃难保,只能以泪诀别的地步,作者写出了盖世英雄的侠骨衷肠,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情景啊!

史公细描“歌”与“泪”,把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写得淋漓尽致,可谓力透纸背,惊天地,泣鬼神。

清代吴见思说:“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也!”

四面楚歌声中DD-项羽悲歌慷慨。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言外之意是什么?

亡我可以,但不是我的罪过。

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都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

项羽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豪气干云之人。

以数十击数千,斩将刈旗,当者披靡。身处绝地,仍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3、细节,对比。

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

问:运用那些细节?怎样进行对比?突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 :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孰为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

(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把陷入汉军重重包围中的项羽描写成一尊凛然不可冒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的猛虎。溃围、斩将、刈旗如囊中取物,尽显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所向无敌的勇猛之威。

突围后,一句“何如”,更是写尽了项羽得意自负,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西楚霸王之气。

“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

1、(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项羽当时并不是无路可走,但是他为什么拒绝过江东呢?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里重点的词语是“何面目”,可见项羽,重面子,知耻。

籍独不愧于心乎?”

寥寥数句道尽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心声。临危之际,不是念念不忘自己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而是引咎自责。面临一线生机,不是含羞忍耻地苟活于世,而选择了慨然赴死。

最要面子的最后选择----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一个“不肯”,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便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 其浩然正气,傲然风骨,使人肃然起敬。何谓做人风骨,何谓做人气节,从项羽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吧!

问:在生死关头的选择最见一个人的本质,性格与气度。如果是刘邦面临这样的机会会如何选择?他是否会过河?为什么?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这就是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而慷慨悲歌,自刎乌江,而知耻重义,唱出了一曲英雄末路的血性柔肠和豪侠意气。

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从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挫不前,斩将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

我们来看文章的出处DD项羽本纪。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后世许多史家对此篇归入“本纪”颇有微词,如司马贞《史记索隐》便曾云:“项羽八千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为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化为八百余人,百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

“ 羽之神勇,崛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首别离,斯亦不可称 ‘本纪 ’ ,宜降为‘世家’。”

问: 你认为就项羽的一生而言,应该把他归入“本纪”还是“世家”?他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败将?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

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阿房宫赋课件【篇6】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2.读注释,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历史背景可参见自读提示。《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

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赋”的内容见《赤壁赋》相关知识“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ぃchi舒展)文,体物写志”(刘勰语)“铺采の摹笔歉车男蚊玻“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体物是摹写事物,汉大赋更多摹山范水,叙写宫苑游猎之作,大量罗列各种珍禽奇兽花木鱼等。“写志”在文章结尾尽讽谏之意。

三:诵读提示:读出首句的气势语音力图雄厚,建筑奇丽要读的飞扬。宫女着扮喜失望悲。排比有气势,议论要读的有力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二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三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四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板书:由描写转入议论:对比事理秦王骄奢宫化焦土

(2)提问:“呜呼”一词开头的作用表现何感情?其后四句说出何道理。明确:领起全段表现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采。后四句阐述兴亡自取的道理。

(4)“秦人不暇自哀四句中“后人”何意?明确:124指秦以后的人,包唐统治者3指唐以后的人。这句话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5)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一句话概括。明确:都是不爱其民。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事物的描写总是淋漓尽致,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结尾部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成功地运用了铺陈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文看,虽以铺陈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铺陈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写作意图,见出褒贬之情,讽喻之意,前两段为后两段张本,后两段是前两段的深化、升华、归宿。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各取所需)

《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文辞华美,想象丰富,气势宏伟,既有激情,又蕴深意,令人感动,发人深思,堪称“文人之赋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评析:起势雄健,涵盖全文。乍看似乎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并为此后的许多文字埋下根子。起笔极言秦兴之骤,实为下文议秦亡之速埋下伏笔。“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六王”之“毕”,其原因就在自身,那么,秦能统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这两句一抑一场;而扬秦又是为更有力地抑秦蓄势。后二句“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兀”“出”两字,力重千钧,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阿房宫的宏大,秦始皇的骄奢,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均可由此想见。更深一层来想,“六王”既以“不爱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那么,从“六王”的已“毕”,不是很可以预见秦的将“毕”吗?以四个三字句发端,一句一意,层层逼进;又句句押韵,音节迅急,有如骏马下坡,俊快无比。

运用: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山疏导树木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评析:本句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用“嗟乎”表感叹开头,继以“奈何”诘问相承接,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

运用:唉,一个人的心思,也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呀。秦始皇喜爱豪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呀,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滴都不放过,用起它来却像用泥沙一样呢

八: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所以它的文学色彩更浓一些,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所以《阿房宫赋》前三小节不拘于具体的“现实和真实”,而是发挥想象和联想极力描绘秦的奢靡荒淫。《过秦论》和《六国论》严格说应是一篇史论,它应以史为依据、基础,所以应集中更多的笔墨来陈述、记叙相关的历史史实,再在史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阿房宫赋课件【篇7】

教学目标:掌握积累文言词语“一、爱、取、族”等,把握文中多种艺术手法并领会它们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突破: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与表现主题的关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朝为政之得失。苏洵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写下《六国论》讽喻北宋统治者,不可“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唐朝的杜牧总结了秦亡的历史教训,讽谏晚唐统治者不可“使后人复衰后人”。

1、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2、关于“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汉代为赋的兴盛时代。

例如“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意为“反复改变”。

“四海”指天下,与之同意有“神州”、“九州”、“八荒”、“六合”、“宇内”、“乾坤”等。

第三层:渲染楼台殿阁宏伟豪华,复道桥梁的奇丽壮观(至“不知东西”)

文章前两段由宫殿的描绘,自然过渡到对宫人的叙写,顺理成章,妙造自然。写宫人,写其饮、食、起、居;宫内生活,写歌、妆、梳、洗、焚椒、驾车、望幸等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见出妃嫔彩娥,济济各殿;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

第一层:金玉珍宝弃掷逦迤,极言秦亡骄淫无度。(至“用亡如泥沙”)

②“摽掠”二字有何作用?

③导致秦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横征暴敛,加之舆论的压制,秦的掘墓人正是秦朝统治者自己。

①本段层次明晰,可分三层,写了怎样的内容?

提示:第一层 提出论点,重点在于“族秦者,秦也。”

第二层 运用假设,展开论证。

提示:第一、二、四“后人”,婉指“唐人”;第三“后人”指唐后之人。

1、欲抑先扬。

文章一、二两段是“扬”,极力铺写阿房宫的宏伟壮观,富丽豪华和穷奢极欲;三、四两段是“抑”,总结出历史教训:正因为建造了如此巨大的宫室,再加上统治者的一系列暴政,耗尽了民脂民膏,激起农民起义,导致秦王朝的必然灭亡。“大扬”、“大抑”,教训惨痛。

2、多种修辞综合运用。

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使文章气势恢弘,抨击有力,总结深刻。

3、文章语言骈散兼行,有规律而不失变化,音韵和谐,铿锵有力,优美流畅。(具体示例略)

《阿房宫赋》作者泼浓墨,施重彩,用优美的形式引出了历史的教训,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其振聋发聩的作用为千百年来举世公认,“古来之赋,此为第一”名副其实。

阿房宫赋课件【篇8】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阿房宫赋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阿房宫赋》教案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构思和写作特点;

3.积累掌握“一”“爱”“取”“毕 ”“辞”“独”“族”“焉”“而”

“夫”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

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学习时,可参照课文注解和查找资料,先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这篇赋讽喻现实的思想意义的认识;通过对本文赋体特点的认识将这篇“赋”和本单元学过的其他三篇“古文”作一些比较,掌握赋在描写、叙事、议论等方面的铺陈排比、想象夸张、正反述说的特点,为熟读背诵打下基础。本文在写作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宜、比拟的写法,用韵、不堆砌典故等,要结合字词的理解和句法的分析,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词语方面要重点辨析一、爱、取、族、霁、杳、妍、焉、而、夫等的意义和用法。认真做一做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

文章的主旨在于借古讽今。作者要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的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因此,作者一开始先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极写阿房宫的非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写阿房宫里的望皇帝幸临的美人和弃掷逶迤的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下文的议论设下埋伏。作完了这些必要的叙述和描写后,再由描写转为议论,指出阿房宫兴建及秦人奢淫的生活与秦国灭亡的内在因果关系,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最后再以慨叹作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发生警告。结构图:

原因 第一段(叙):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

第二段(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

结果 ------第三段(议):失掉民心,迅速灭亡

借鉴 ------ 第四段(议):爱民保国,免踏覆辙

【疑难指津】

·本文在描写和议论中是如何运用“赋”的表现手法的?所谓赋的表现手法就是铺陈排比,言尽意致。本文从整体结构来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写得不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且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增强了表现力。

··如何理解本文的议论特色?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是反对直接抒发议论的。但杜牧的《阿房宫赋》却很艺术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先以约占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简练地叙述、生动地描写了阿房宫的兴建、规模和用途,形象鲜明而含意深广。“嗟乎”以下,开始抒发议论。其议论很有特点:其一,议论中有描写。例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不加判断,只用农民、工女及其所生产的粟粒、帛缕等的数量与阿房宫上的柱、椽、钉、瓦等相比较,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已见于言外。其二,议论带有浓烈的抒情性。以“嗟乎”、“呜呼”,“嗟夫”开头的各小段,都洋溢着愤慨、痛惜与哀怨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这种把议论,写景(广义的景)、抒情结合起来的艺术特色,也表现在杜牧的诗歌创作中。比如为人传诵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类,都是这样的。文学创作中的议论能够以形象性和抒情性表现出来还是很见艺术功底的。

【语言揣摩】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评析:起势雄健,涵盖全文。乍看似乎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并为此后的许多文字埋下根子。起笔极言秦兴之骤,实为下文议秦亡之速埋下伏笔。“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六王”之“毕”,其原因就在自身,那么,秦能统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这两句一抑一场;而扬秦又是为更有力地抑秦蓄势。后二句“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兀”“出”两字,力重千钧,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阿房宫的宏大,秦始皇的骄奢,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均可由此想见。更深一层来想,“六王”既以“不爱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那么,从“六王”的已“毕”,不是很可以预见秦的将“毕”吗?以四个三字句发端,一句一意,层层逼进;又句句押韵,音节迅急,有如骏马下坡,俊快无比。

运用: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山疏导树木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评析:本句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用“嗟乎”表感叹开头,继以“奈何”诘问相承接,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

运用:唉,一个人的心思,也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呀。秦始皇喜爱豪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呀,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滴都不放过,用起它来却像用泥沙一样呢?

【名题讲析】

1.表语气的虚词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陈述语气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c.表感叹语气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e.表判断语气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对下列加点语气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⑵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⑶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⑷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⑸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⑹呜呼,亦盛矣哉!

⑺欲安所归乎?

⑻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⑼甚矣,汝之不惠!

⑽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⑾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⑿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⒀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⒁滋可痛已!

⒂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⒃年几何矣?

⒄是善恶之分也已。

⒅万钟于我何加焉?

⒆非死则徙尔。

A.⑷⑺⒆/⑵⑻⑽⒃⒅/⑹⑼⑾⒁⒂/⑿⒀/⑸/⑴⑶⒄

B.⑷⑽⒆/⑵⑺⑻⒃⒅/⑹⑼⑾⑿⒁⒂/⒀/⑸/⑴⑶⒄

C.⑷⑺⒆/⑵⑻⑽⒃⒅/⑹⑼⑿⒁⒂/⑾⒀/⑴⑸/⑶⒄

D.⑴⑷⑺⒆/⑵⑻⑽⒁⒅/⑹⑼⑾⑿⒂/⒀⒃/⑸/⑶⒄

解析:本题考查语气助词的用法。本单元文言虚词的学习是重点内容,而其中尤应重点积累掌握好“哉”“矣”“也”“乎”“焉”等几个语气助词的多种用法。本题中,表陈述语气有⑷⑽⒆;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有⑵⑺⑻⒃⒅;表感叹语气⑹⑼⑾⑿⒁⒂;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⒀;表判断语气⑸;表肯定或否定语气⑴⑶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的一组是(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o I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本题是考查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的。现代汉语中的某些双音节词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其含义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本课和本单元有许多这样的词,如“学者”“所谓”“不必”“根本”“骨肉”“气候”“经营”“一旦”“日益”“钩心斗角”等,要注意结合语境辩析。本题中,“可以”、“以为”与现在意义相同,其他几个都与现在的意义有所不同。答案为B。

【风景剪辑】

剪辑1:

关于阿房宫建造的时间、原因、地址及规模,《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贾山传》、《水经注·渭水》以及《三辅旧事》、《三辅黄图》等都有记述;《史记》成书最早,其记述也比较准确,故摘引如下: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来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

剪辑2:

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写到这里,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作者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故以“人”代“民”),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移向“后人”——主要是当时的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原文和译文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阿房宫赋》比较

《过秦论》与《阿房宫赋》之比较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前后时隔千年有余,然而异体同构,流传千古,同为文苑奇葩。

异体

第一,写作手法不同。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因而重在说理,叙史部分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只用“拱手”二字概括。而《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所以重在讽喻,文章极尽描写之能事,如第2段写阿房宫中美人之多,便分别以“明星”“绿云”“渭流”和“烟斜雾横”比喻宫女“开妆镜”“梳晓鬟”“弃脂水”和“焚椒兰”。“论”“赋”异体,手法不同。

第二,立论角度不同。

《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两两比较,只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文章源流》)《阿房宫赋》则以“寓言”式的描写,来表明“秦爱纷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进而指出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同构

第一,写作目的相同。

西汉初期,经济凋敝,人口减少,贾谊目睹了这一切,便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多次上疏,评论时政,其《过秦论》的目的即是借说秦之过而劝汉文帝“安民”。杜牧更是如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明确表明此文是为了以古鉴今,针砭时政。

第二,灭亡原因相同。

贾谊继承并发展了汉初叔孙通、陆贾等人关于秦灭亡原因的观点,简洁地概括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在文末也说:“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施仁义”和“爱人”皆儒家一脉相承之观点。

第三,全文结构相同。

《过秦论》全文5段,前4段叙史,概括了秦自孝公(公元前361年)崛起,到二世灭亡(公元前207年)的整个兴亡过程,末段议论,归纳出秦灭亡原因。《阿房宫赋》全文4段,前3段描写,详尽地描绘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美人珍宝之多和“秦爱纷奢”之状,末段发出感叹,总结秦灭亡的教训。两文都是前叙后论,篇末明旨。

第四,都用铺排渲染。

《过秦论》虽是政论,但贾谊首先是一个汉赋大家,因而多用写赋手法,“铺张扬厉”。如叙秦孝公之雄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叙九国之师攻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之属为之谋,齐明……之徒通其意,吴起……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始皇“威振四海”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大段铺排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阿房宫赋》更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极写楼阁密而奇;“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极写宫女多而美;“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极写秦王生活奢而糜。铺排渲染之中溢出文章之“主意”。

第五,语言整齐峻拔。

《过秦论》多用骈偶,工整雄峻。如首段末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以下“内”“外”对应,一气呵成;第2段首句“蒙故业,因遗策”以下“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并举,气吞九州。《阿房宫赋》首句即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钱钟书说它“发唱惊挺,操调险急”(《管锥编》),像“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样的四字句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此外,两文都使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形象,又生动,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阿房宫赋课件【篇9】

知识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力目标:

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邦在逆境中沉着冷静的性格,吸取项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够理智的教训。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显示: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1、项王军壁垓下(           )      岸土赤而壁立(           )

2、自为诗曰    (           )      为诸君溃围  (           )

赤泉侯为骑将 (           )     吾为若德    (           )

3、虞兮虞兮奈若何 (           )   吾为若德      (           )

4、亦足王也     (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

5、是时,赤泉侯为骑将 (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           )

6、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    以无厚入有间(           )

7、籍独不愧于心乎(           )       然今卒困于此(           )

8、天之亡我 (           )      汉军乃觉之(           )

9、乃有二十八骑(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           )    2、力拔山兮气盖世(           )

3、直夜溃围南出(           )          4、常幸从(           )

5、然今卒困于此(           )          6、期山东为三处(           )

7、骓不逝兮可奈何(           )        8、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9、地方千里(           )              10、平明,汉军乃觉之(           )

三、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左,乃陷大泽中

3、然今卒困于此                     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1、骓不逝兮可奈何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1、 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1、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惊--起--饮--歌--泣)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三次行动:

1、“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东城快战 勇猛、自负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 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 知耻重义 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 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阿房宫赋课件【篇10】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

2、 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重难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通过情节评析人物形象。

一导入: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下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创造人物形象的。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品味那些语言特别的形象。并且动笔讲你们品味到的 形象写下来。

(此情节主要是学生来做,从文章情节或者人物语言中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

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是: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2、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的评论: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2.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

3.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从这些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要有理有据;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六、板书设计:

垓下之围--多愁善感----惊、起、饮、歌、泣--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勇猛、自负----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知耻重义----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阿房宫赋课件【篇11】

一、教材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3、德育目标

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作者 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2、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点: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 过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上能够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在本文的教学上,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讲解一些文中重要知 识点,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让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美,了解赋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

1、研读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预习学案;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2、 老师准备:课前预习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提示文中重要词语,请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词语: 骊山 缦回 囷囷 初霁 媵 嫱 剽掠 鼎铛 俪迤 锱铢 栏槛

lì màn qūn jì yìngqiàng piāo chēng lǐyǐ zīzhū jiàn

2、请三位学生分别朗读全文。

3、作者及背景:

杜牧(803~852),字牧之,后人称之为 “杜樊川”。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 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已是晚唐,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喜欢游猎,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 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清代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它辉煌壮丽,它可堪称是 “东方凡尔赛宫”,可惜的是它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摧毁了,如果要我们描绘出昔日圆明园的胜景来,恐怕是难上加难了。然而,在阿房宫被焚千年之后才出生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却通过神奇的想象,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昔日阿房宫宏伟的气势,精巧的楼阁宫殿……描绘的生动传神,让人读来历历在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杜牧笔下的阿房宫是什么样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文言知识点。解释句中知识点,并翻译。

A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

4、蜂房水涡 ( “蜂房”, “水涡”, 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5、辇来于秦 (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阿房宫赋课件【篇12】

生2:初中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时候,其中“护官符”里有“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老师是教我们这样读的。

师:听话的孩子才能学到真本领啊。我今天再教你一招:阿房宫这命名称除了因为其选址在阿房村,我想还与“阿”“房”这两个字意义有关。读E1的“阿”除了山陵的意思外,也有房屋的意思。读PANG2的“房”,本身就是房屋的意思,这里作为建筑的名称,自然十分妥当。

师:上篇文章我们根据题目《师说》知道它的体裁是?

生3:诗经六义中有风雅颂赋比兴。那个赋就是铺陈、铺排的意思。所以这文体应该大段大段记叙和描写。

生4:你以前讲汉赋的时候还说这种文体“劝百讽一”的内容上的特点。

师:冒昧打断一下,请你把你说的这句话重新组织一下,因为你说出的是病句。

生4:恩……你以前讲汉赋的时候还说到这种文体内容上有“劝百讽一”的的特点。

生4:就是说它内容上有许多关于豪华园林、打猎阵势的描写,最后才往往来一句“请皇帝注意身体”或“请皇帝爱护百姓”之类有劝戒意义的话。

生5:课本注释上也有杜牧的赋有“气势雄浑”的特点,也可以来说明它的特点吧。

生6:我摘抄本上抄过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应该也算赋吧?

生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其他学生做惊奇状)

师:不错,不错。关于赋,我想说几句,这种文体经历了骚赋―大赋―骈赋―文赋四个阶段(板书)。骚赋的代表人物是屈宋,也就是屈原和宋玉。大赋我们知道了,汉代的,主要是西汉的时尚文体。骈赋在汉末兴起,篇幅短小了一些,形式上多用四六骈句。我们在初中好象学过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是吧?

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师:唉,浙江真是个好地方啊!至于文赋,那是受了“古文运动”的影响,现实意义得以强化,名篇有这《阿房宫赋》,还有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到了宋代,赋的讽谏意义近乎没有了,个人化色彩增强了,那是散文自觉的时代。好了,下面我们专题说说杜牧。先把注释齐读一遍,选自12――

师:注释上说杜牧的诗清新自然,你还记得杜牧的什么诗?

生7: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的是什么?

生7(思考,有学生说“使动”)使动。

生8:〈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8:是的。清明节是上文祭奠祖先的节日,所以作者抒发了一种悼念先人的哀痛之情?

师:依我看,第一句写到雨,即是写到愁苦之情,淋雨的滋味不大好受,何况是清明那细细密密的小雨呢。第二句中有“路人”一词,什么意思?(学生说“路上的人”)我看是出门在外的人,离家的游子。还有那么一种思家思亲之情呢。怎样抚慰这愁苦的飘离之情?喝酒!但是酒家却又找不到,没关系,问人吧,牧童随手一指,酒店在黄色或白色的杏花中时隐时现。至于酒喝了多少,感情有没有得到慰藉,还是交给读者去想象吧。我说的有道理吧?

生9: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他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觉得他是站在曹操那边讽刺周瑜的?

生9:他说,如果不是东风的功劳,周瑜和孙权的夫人就要被俘虏。好象周瑜成功是老天帮助他的,自己倒没什么能耐一样。

师:恩。杜牧只是评价周瑜,而没有和自己命运情感建立联系吗?据说杜牧自诩精通军事五项全能的!

生10:我记得老师是这样理解的,杜牧所关心的已不再是赤壁之战这段历史,他只是借之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郎尚有东风之便,成就功名,自己满腹才华,却没机会。可见壮志难酬。

生11: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生11: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指沉于享乐的亡国之音。

生11:借古讽今,劝戒当朝统治者不要花天酒地,应该勤于政务。

师:说的很好,每当我来到南京秦淮河边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卡拉并不OK时候,我就想起了这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什么要推荐?

生12: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生12:很多人都注意后两句,因为那是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想第一句写得真好,千里,写江南的广阔的空间,莺啼,从听觉的角度写江南之美,美在音乐,绿映红,从视觉角度写江南的美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片大片的红花绿草,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像公园一样美丽。

师:想象得好。不过,我们常州也是江南名城,好象与这诗句的美景毫不相关啊?

生(乱):我们的运河污染严重。城市高楼太多了,很压抑。到处是水泥路面,没有植物。公园最有名就算恐龙园了吸引人的已经不是自然,而是一些人工的恐龙造型。……

师:悲哀啊,我的城市!不提也罢,接着说杜牧的诗。

生14:〈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生15:坐看好。想一想那小孩子挺直身体,不,是坐直身体数星星的样子,天真无邪。

师:学术问题可以争辩,不要吵架,有理不在声高。你们这一吵,我也不知道说哪个好了。这样吧,民意表决,认为“坐看”好的,举手!

师(数)坐看16人支持。不到三分之一,还是卧看的支持者多。其实我心里也认为“卧”形象些。还有要推荐的吗?

生16:〈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认为它写景写得很好。

生17:(思考),可以,更好一些,更能表现民风淳朴。

师:我记得我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堂上就挂着一幅以〈山行〉立意的山水画。山石嶙峋,谷水曲折,白云悠悠,枫叶火红。不过现在的我还是觉得缺少一种精神在里面,大概是画家没有表现出“霜叶”灿烂中彰显的旺盛恣肆的生命力吧。

师:看来,无论绘画还是为文,我们要在精神的底子上认真打磨才成。还有补充的吗?

生18:我记得杜牧有两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好象是说他很那个的?

师:不过,杜牧还算是反省过来了。在烟花盛开的大都市扬州,他只是呆了十年,十年之后,他还是去考自己的进士去了,虽然没有担任过要职,实现过自己伟大抱负,但在文学上却开创了另一方天地,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清新自然却又关心时政的作品。也算是忧国忧民了。课外还请同学们多读读他的诗。下面我来深情朗读《阿房宫赋》,请同学们在注意字音的同时,注意我对其语气的处理。

师:评价得好!下面我们就自由朗读,看谁也能把杜牧的文采读出来!

师:整体上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写了什么,接着我们看课后练习一中关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背诵技巧的问题。1、阿房宫的来历――

生2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生2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师:从“长桥”开始,已经不是建筑的内容了吧?应该是作者由此生发的想象和宫殿生活吧?

师:课后再结合注释仔细读读,下节课检查背诵第一段。

精选阅读

2024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三)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难点、重点解析

(一)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分析:要回答此问题,可参见自读提示。《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三)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第1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2段叙写官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3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4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

由此可见,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敬诫“后人”是全文主旨。联系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唐敬宗的年号——5;者)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以看出这“后人”指的应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四)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灿”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把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六)在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七)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壬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八)文章语言精炼,而含意丰富。试举例说明。

分析:本文起笔就不同凡响。(古文观止)编者的评语是:“起四语。只十二字,便将始皇统一以后纵心溢志写尽,真突兀可喜。”开头两句,写六国覆灭,由秦一统天下。形似泛泛叙事,实则为下文伏脉:“六王”为何会“毕”?“四海”为何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就知道作者正是由此开始总结历史教训的。后两句,说伐尽蜀山林木,才将阿房宫建造而成,言建造工程之规模浩大,蕴含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砍伐蜀山之木,运往关中,要耗多少人力物力,需经多少艰难险阻,作者没有细说但读者自可想见。而要建成如此奇伟之宫室,伐木运木只是一项工程。统一天下不久,即如此滥用民力,势必酿成严重后果,于此作者已有暗示。“纵心溢志”,“骄奢淫逸”,正是取祸之由。起首4句,不仅气魄宏大,且含意深广,耐人寻味。从语言上看,两两对偶,各各押韵(全押仄声韵),音调急促有力,确系“突兀可喜”。

文中言简意深之处并不少见。又如第2段写秦人挥金如土,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字,构成4个比喻。一面是挥霍无度,另一面必定是搜刮不已。此处铺叙也为下文生发议论奠定基础。作者锤字炼句皆有所指,这些地方宜深入体会,认真学习。

(九)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分析: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十)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所以它的文学色彩更浓一些,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所以《阿房宫赋》前三小节不拘于具体的“现实和真实”,而是发挥想象和联想极力描绘秦的奢靡荒淫。《过秦论》和《六国论》严格说应是一篇史论,它应以史为依据、基础,所以应集中更多的笔墨来陈述、记叙相关的历史史实,再在史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题。

这一内容,主要由教师来做。具体进程是:先指名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和注释①解题;学生解题后,教师补充,接着范读;最后宣布自读的要求和步骤。

关于解题的补充:

杜牧,不但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赋”和古文也都堪称大家。在诗歌方面,人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又把他与李商隐并称,称“小李杜”。他的古文颇多针贬时事的作品,“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四库全书总目》)。他对“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阿房宫”的“呵房”旧读“婀旁”(为ēpáng)。为什么叫“阿房”?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房”同“旁”,宽广的意思。但据《史记》记载,似以前说为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决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的宫殿。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渡过渭水,直达咸阳。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杜牧的《阿房宫赋》就得在上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洒于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指导学生自读。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ch,舒展)文,体物写志”(刘勰语),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我们初次接触这种文体,尤应抓住这个特点来研读课文。即不但要像读别的文言文那样准确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而且要看作者是怎样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华美的文辞来“体物写志”的。自读的步骤是:

第一步:反复研读“体物”部分,即课文1、2两段。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要求多下功夫,并做到熟读戍诵。

第二步:比较细致地研读课文的“写志”部分,即3、4两段,弄清它与前一部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三步:通读全文,对文体特征、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进行拓展,并完成“思考和练习”四、五、六等词语、句法题。

阿房宫赋教案(篇2)

生2:初中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时候,其中“护官符”里有“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老师是教我们这样读的。

师:听话的孩子才能学到真本领啊。我今天再教你一招:阿房宫这命名称除了因为其选址在阿房村,我想还与“阿”“房”这两个字意义有关。读E1的“阿”除了山陵的意思外,也有房屋的意思。读PANG2的“房”,本身就是房屋的意思,这里作为建筑的名称,自然十分妥当。

师:上篇文章我们根据题目《师说》知道它的体裁是?

生3:诗经六义中有风雅颂赋比兴。那个赋就是铺陈、铺排的意思。所以这文体应该大段大段记叙和描写。

生4:你以前讲汉赋的时候还说这种文体“劝百讽一”的内容上的特点。

师:冒昧打断一下,请你把你说的这句话重新组织一下,因为你说出的是病句。

生4:恩……你以前讲汉赋的时候还说到这种文体内容上有“劝百讽一”的的特点。

生4:就是说它内容上有许多关于豪华园林、打猎阵势的描写,最后才往往来一句“请皇帝注意身体”或“请皇帝爱护百姓”之类有劝戒意义的话。

生5:课本注释上也有杜牧的赋有“气势雄浑”的特点,也可以来说明它的特点吧。

生6:我摘抄本上抄过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应该也算赋吧?

生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其他学生做惊奇状)

师:不错,不错。关于赋,我想说几句,这种文体经历了骚赋―大赋―骈赋―文赋四个阶段(板书)。骚赋的代表人物是屈宋,也就是屈原和宋玉。大赋我们知道了,汉代的,主要是西汉的时尚文体。骈赋在汉末兴起,篇幅短小了一些,形式上多用四六骈句。我们在初中好象学过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是吧?

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师:唉,浙江真是个好地方啊!至于文赋,那是受了“古文运动”的影响,现实意义得以强化,名篇有这《阿房宫赋》,还有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到了宋代,赋的讽谏意义近乎没有了,个人化色彩增强了,那是散文自觉的时代。好了,下面我们专题说说杜牧。先把注释齐读一遍,选自12――

师:注释上说杜牧的诗清新自然,你还记得杜牧的什么诗?

生7: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的是什么?

生7(思考,有学生说“使动”)使动。

生8:〈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8:是的。清明节是上文祭奠祖先的节日,所以作者抒发了一种悼念先人的哀痛之情?

师:依我看,第一句写到雨,即是写到愁苦之情,淋雨的滋味不大好受,何况是清明那细细密密的小雨呢。第二句中有“路人”一词,什么意思?(学生说“路上的人”)我看是出门在外的人,离家的游子。还有那么一种思家思亲之情呢。怎样抚慰这愁苦的飘离之情?喝酒!但是酒家却又找不到,没关系,问人吧,牧童随手一指,酒店在黄色或白色的杏花中时隐时现。至于酒喝了多少,感情有没有得到慰藉,还是交给读者去想象吧。我说的有道理吧?

生9: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他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觉得他是站在曹操那边讽刺周瑜的?

生9:他说,如果不是东风的功劳,周瑜和孙权的夫人就要被俘虏。好象周瑜成功是老天帮助他的,自己倒没什么能耐一样。

师:恩。杜牧只是评价周瑜,而没有和自己命运情感建立联系吗?据说杜牧自诩精通军事五项全能的!

生10:我记得老师是这样理解的,杜牧所关心的已不再是赤壁之战这段历史,他只是借之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郎尚有东风之便,成就功名,自己满腹才华,却没机会。可见壮志难酬。

生11: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生11: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指沉于享乐的亡国之音。

生11:借古讽今,劝戒当朝统治者不要花天酒地,应该勤于政务。

师:说的很好,每当我来到南京秦淮河边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卡拉并不OK时候,我就想起了这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什么要推荐?

生12: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生12:很多人都注意后两句,因为那是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想第一句写得真好,千里,写江南的广阔的空间,莺啼,从听觉的角度写江南之美,美在音乐,绿映红,从视觉角度写江南的美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片大片的红花绿草,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像公园一样美丽。

师:想象得好。不过,我们常州也是江南名城,好象与这诗句的美景毫不相关啊?

生(乱):我们的运河污染严重。城市高楼太多了,很压抑。到处是水泥路面,没有植物。公园最有名就算恐龙园了吸引人的已经不是自然,而是一些人工的恐龙造型。……

师:悲哀啊,我的城市!不提也罢,接着说杜牧的诗。

生14:〈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生15:坐看好。想一想那小孩子挺直身体,不,是坐直身体数星星的样子,天真无邪。

师:学术问题可以争辩,不要吵架,有理不在声高。你们这一吵,我也不知道说哪个好了。这样吧,民意表决,认为“坐看”好的,举手!

师(数)坐看16人支持。不到三分之一,还是卧看的支持者多。其实我心里也认为“卧”形象些。还有要推荐的吗?

生16:〈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认为它写景写得很好。

生17:(思考),可以,更好一些,更能表现民风淳朴。

师:我记得我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堂上就挂着一幅以〈山行〉立意的山水画。山石嶙峋,谷水曲折,白云悠悠,枫叶火红。不过现在的我还是觉得缺少一种精神在里面,大概是画家没有表现出“霜叶”灿烂中彰显的旺盛恣肆的生命力吧。

师:看来,无论绘画还是为文,我们要在精神的底子上认真打磨才成。还有补充的吗?

生18:我记得杜牧有两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好象是说他很那个的?

师:不过,杜牧还算是反省过来了。在烟花盛开的大都市扬州,他只是呆了十年,十年之后,他还是去考自己的进士去了,虽然没有担任过要职,实现过自己伟大抱负,但在文学上却开创了另一方天地,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清新自然却又关心时政的作品。也算是忧国忧民了。课外还请同学们多读读他的诗。下面我来深情朗读《阿房宫赋》,请同学们在注意字音的同时,注意我对其语气的处理。

师:评价得好!下面我们就自由朗读,看谁也能把杜牧的文采读出来!

师:整体上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写了什么,接着我们看课后练习一中关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背诵技巧的问题。1、阿房宫的来历――

生2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生2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师:从“长桥”开始,已经不是建筑的内容了吧?应该是作者由此生发的想象和宫殿生活吧?

师:课后再结合注释仔细读读,下节课检查背诵第一段。

阿房宫赋教案(篇3)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阿房宫赋教案(篇4)

1、学生读。

2、学生就字词质疑,教师指点,明确重点、难点。

(1)补充注释。

a、绿云扰扰:“绿云”,浓墨有光彩的云,此处形容女子的头发黑密;“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这里用“互文”修辞格:本应合在一块儿说的词,因对偶、押韵或字数的限制,临时拆开来使用,理解时又应合在一块儿。可译为“燕、赵、齐、楚、韩、魏六国之统治者有无数的金玉珍宝。”

(2)重点掌握的词。

a、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深远;“之”,动词,去。

b、尽态极妍“妍”,美丽。

c、缦立“缦”通“曼”,久。

d、“逦迤”连绵词,接连不断的样子。

(3)特殊用法。

a、辇采于秦“辇”,名→状,乘辇。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收藏”“经营”,动→名,收藏的金玉珍宝,经营的金玉珍宝。

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状“铛”“石”“块”“砾”,名→动

(4)段意理解。

a、过渡:在第—段中,作者从背景、外貌、内景等方面极力铺陈,阿房宫的形象已矗立于眼前,富丽堂皇。在本段中,由宫殿的描绘,自然过渡到对宫人、宫藏的描绘。

b、写宫人:“妃嫔媵嫱……三十六年。”

分别从宫人的来源、宫人的生活、宫人的命运几方面进行描写。明星、绿云、渭流、腻烟、雾、雷霆等具体形象的描绘,比喻精彩,想象奇特,又经过了艺术的夸张,极写宫女之多,妃嫔彩娥,济济各殿,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而她们“尽态极妍”的目的是“望幸”,可是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望幸”与“不得见”,充满了对孤寂痛苦的宫女的同情,更有对暴君的揭露。

c、写宫藏:本段余下的部分。

“收藏”“经营”“精英”及“剽掠”这些词写出秦人掠夺之甚。“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有四组对比,六国的珠宝尽入秦宫,但在宫中却视若土石,任意抛洒,有奢侈之心,无爱惜之意,批判锋芒渐露“亦不甚惜”,我们仿佛已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了。

阿房宫赋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杜牧的《阿房宫赋》堪称古赋名篇。它之所以能千古流传,不仅在于构思巧,而且在于立意高;不仅在于词章瑰丽,而且在于议论精辟。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具体感受赋体特点,深刻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本设计突破“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传统教学程式,抓住中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针对本课教材集文言文与散文、诗歌于一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和诵读法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

设计提要:

杜牧向来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据之,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两步:

1、2段,具体感受赋体特点;

(二)由比较分析引入第4段,体会作者命意。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学习,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3.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灭亡的道理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德育目标: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说明:联系旧知导入,帮助学生接通旧知与新知之间的信息通道,形成正向迁移。同时,利用学生对旧知的兴趣来形成学习新知的动机,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学习活动的牵引。

1. 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

说明:文字虽艰涩,但文下皆有注解,学生有能力借助这些注解阅读理解,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达到充分的挖掘,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体验成功的欢乐。

1. 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

内容。

说明:在阅读过程中,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既使学生

熟悉了课文,也训练学生这两种能力的转化。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

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说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得知识信息的感官功能,提高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传递信息的效率。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调动着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另外,可以结合具体的形象生动的句子来深刻体会赋的语言的特点,印象深刻。

配乐朗读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年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蚕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

说明: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创造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过渡:杜牧为文,固然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但却主张“先意气而后辞句”,他把表现形式服从思想内容比喻为“如鸟随凤,鱼随龙,师众随汤武”。作者充分利用了赋的特长,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之上,也进行了恰当的议论。

4.《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说明:通过检测,了解真实的反馈信息,而形成反馈信息通道,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条件,是实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前提。学习者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计划,将更有利于学习;教者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计划,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尤其是改变教学策略,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整个教学系统的良性循环。

(3) 跳读:“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点拨:正如《古文观止》中评论的:“前幅极写阿房宫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

说明:跳读旨在让学生抓住中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重点;训练学生阅读语段,筛选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4) 老师把最后一部分内容改成以下的内容: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感矣!

(5) 通过和同学们的一起学习,老师把本文读得更短,最后只剩三个字,那是什么?

说明:学生学习讲究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又巧妙总结全文,水到渠成,首位呼应。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说明:句式仿写是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重点题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仿写训练,符合学生群体需求。

阿房宫赋教案(篇6)

1、阿房宫:“阿房宫”的“阿房”旧读为ēpáng。为什么叫“阿房”?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房”同“旁”,宽广的意思。但据《史记》记载,似以前说为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决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的宫殿。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渡过渭水,直达咸阳。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

2、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chi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溺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3、杜牧,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赋”和古文也都堪称大家。在诗歌方面,人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又把他与李商隐并称,称“小李杜”。他的古文颇多针贬时事的作品,(可引导学生背诵《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诗歌)。他对“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阿房宫赋教案(篇7)

1、提问课后练习第一题答案,从总体上把握全文。

2、找一学生读第一段。

3、学生齐读。

4、学生质疑、教师指导、明确重点掌握的词。

(1)需要掌握的重点实词:

六王毕:完了、结束

北构而西折:动词,架木做屋

不霁何虹雨止初晴

(2)特殊用法

四海一“一”数→动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向北、向西“骊山”名→状从骊山

未云何龙“云”名→动出现云彩“龙”名→动出现龙

未霁何虹“虹”名→动出现虹

歌台暖响“响”动→名歌声

5、段意理解。

本断可分四层:

第一层:开首十二字,交代时代背景,点出地理环境。“兀”“出”虽是粗笔勾勒,但已显爱憎,揭示了秦始皇统一后骄纵享乐,几十万劳动者的辛劳与血泪才换得阿房宫“出”。

第二层:“覆压……流入宫墙。”夸张手法,总写阿房宫的宏伟规模。“覆压”言其广,“隔离”言其高。骊山,起伏不断;二川,滔滔不绝,这两句将宫殿趋向、座落地势、规模之大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来。

第三层:“五步……不知西东。”以大量的对偶、排比等骈句,极力描绘、渲染了阿房宫内楼台殿阁的宏伟、豪华,桥梁复道的奇丽、壮观。“五步”“十步”,写出楼阁之密;廊腰飞檐,指出宫室之美。廊腰缦回突出曲线美;钩心斗角突出结构美。“盘盘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样楼阁的形状,像蜂房那样邃密,如漩涡那样纡回。“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掷笔长叹,言非笔墨所能尽言。

第四层:本段最后部分。

从行文上看,这部分带过渡性质,从建筑写到宫殿中人物的活动,“歌台暖响”等四句既写宫中歌舞之盛,也写出这欢歌狂舞背后隐藏着宫人的无限悲戚。“—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重在写人之感受,亲疏各别,冷暖不均。

6、小结“赋”的特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的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作者围绕一个事物,就某一客观对象反复描写,多方渲染,极尽铺陈之能事,以达曲传其义,情尽意足之效果。本文的第三段就体现了上述特点。

7、学生反复读,尝试背诵。

阿房宫赋教案(篇8)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杜牧的《阿房宫赋》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盛誉,长期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命意,具体感受赋体特点。本设计突破 “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传统教学程式,抓住中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针对本课教材集古文与诗歌于一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和诵读法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根据杜牧的文学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两步:(一)由比较分析引入第3、4段,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二)诵读第1、2段,具体感受赋体特点。

本设计针对文言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媚绚丽的江南春景,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其意境更加深远幽美。诗人还写过一篇赋,同样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人们称为“诗人之赋”的《阿房宫赋》

(“注解一”中有:“宝历间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是什么手法?——借古讽今。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高中阶段将学习的`运用借古讽今手法的课文。投影:

2024阿房宫赋教案通用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面对不同情境的应对方案,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我们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阿房宫赋教案”,请您认真细读以下内容!

阿房宫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杜枚赋体散文的比喻、铺排手法,借古讽今的风格。

2.理解“毕、兀、构、缦、霁、杳、逦迤、锱铢、负、族”等词语。

3.背诵全文,归纳多义词“而、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题解:赋体特点、作者简介及本文目的。

2. 熟读课文,理解“兀、构、缦、霁、杳、逦迤”等词语。

重点:

理解词语。

难点:

内容理解。

内容及步骤:

一、解题:

1.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铺采の模体物写志”。内容上,要通过“体物”以“写志”;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

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阿房宫及作者:(见课本注释)

从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烧毁后,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牡牧也加入到其中来。

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1.正音:

兀 骊 缦 霁 冥 嫔 媵嫱 荧 椒 逦迤 砾 呕哑 铛 锱铢 椽 槛 妍

2.本文各段写了什么内容?

a.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b.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c.用排比名式,尽情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及奢靡结果。 d.总结历史教训,发出警告。

三、指导、结合注释理解第一、二自然段。补充注释:

蜀山兀:形容词用如动词,指树木被砍光了。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活用作状语,从骊山。

四海一:数词用如动词,统一。

盘盘焉:助词,形容词尾,的样子。

气候不齐:一样。 雷霆乍惊:突然。

梳晓鬟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珠宝。

四、作业

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背诵课文。

2. 归纳文言虚词“焉、而、夫”的义项。

3.了解借古讽今的`风格。

重点:

理解背诵课文。

难点:

文言虚词义项总结。

内容及步骤:

一、概述上节所讲内容

二、检查

1.背诵默写第一、二自然段或摘句连接,如:

长桥卧波, ?不知西东。

,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明星荧荧, ,焚椒兰也。

鼎铛玉石, ,亦不甚惜。

2.解词。(加点的)

四海一 直走咸阳 不霁何虹 盘盘焉 廊腰缦回 雷霆乍惊 杳不知其所之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三、指导阅读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1.(补充)秦爱纷奢(豪华) 直栏横槛(栏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意动,以之为鉴) 可怜(可惜)

2.学生口译,及时加以纠正。

3.简析内容:

第三自然段,由上文的描写转入议论,显示出作者作这篇赋的本意。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进而质问。接着用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自然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作者连续感叹,情不自禁。开头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乎”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国和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最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

4.借古讽今风格。

借评历史来向皇帝进行讽喻,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过秦论》希望汉文帝能以仁义治天下,本文希望唐敬宗不要为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因为他们是对皇帝的忠告,所以说得很婉转。

四、熟读成诵,做课后练习二、三题。

阿房宫赋教案【篇2】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三)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四)小结作业

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阿房宫赋教案【篇3】

《阿房宫赋》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习文本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内容:

1.读准文章字音

2.读注释,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3.熟读教材,依据课下注释,梳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2.历史背景可参见自读提示。《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3:解题(教材补充注释10内容):

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

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赋”的内容见《赤壁赋》相关知识“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ぃchi舒展)文,体物写志”(刘勰语)“铺采の摹笔歉车男蚊玻“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体物是摹写事物,汉大赋更多摹山范水,叙写宫苑游猎之作,大量罗列各种珍禽奇兽花木鱼等。“写志”在文章结尾尽讽谏之意。

二:检查预习:

兀骊山()缦()媵嫱()()铛()庾()

阿房()()霁()逦迤()()锱铢()横槛()

三:诵读提示:读出首句的气势语音力图雄厚,建筑奇丽要读的飞扬。宫女着扮喜失望悲。排比有气势,议论要读的有力

四:“体物”部分

1:包括1、2两段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板书雄伟壮观的阿房宫学生再读或再背课文

2:具体研习第二段

(1)一名学生朗读

(2)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板书:美人之多珍宝之富

(3)学生齐读

五:作业:

1:整理重点实虚词

2:背诵1、2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研习体物部分(2)语段精读

一:检查上节内容

二:分析三四段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三:研习第三段(1)学生齐读(2)分组讨论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二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三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四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板书:由描写转入议论:对比事理秦王骄奢宫化焦土

四:研习第四段

(1)教师范背

(2)提问:“呜呼”一词开头的作用表现何感情?其后四句说出何道理。明确:领起全段表现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采。后四句阐述兴亡自取的道理。

(3)“嗟夫”后用假设语气要说明?明确:申述论据,指爱民与长治息息相关

(4)“秦人不暇自哀四句中“后人”何意?明确:124指秦以后的人,包唐统治者3指唐以后的人。这句话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5)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一句话概括。明确:都是不爱其民。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板书:总结教训警告当世戒奢爱民

(6)齐读三四节

五:“体物”“写志”的关系

事物的描写总是淋漓尽致,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结尾部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成功地运用了铺陈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文看,虽以铺陈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铺陈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写作意图,见出褒贬之情,讽喻之意,前两段为后两段张本,后两段是前两段的深化、升华、归宿。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各取所需)

六:总结

《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文辞华美,想象丰富,气势宏伟,既有激情,又蕴深意,令人感动,发人深思,堪称“文人之赋

七:【语言揣摩】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评析:起势雄健,涵盖全文。乍看似乎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并为此后的许多文字埋下根子。起笔极言秦兴之骤,实为下文议秦亡之速埋下伏笔。“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六王”之“毕”,其原因就在自身,那么,秦能统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这两句一抑一场;而扬秦又是为更有力地抑秦蓄势。后二句“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兀”“出”两字,力重千钧,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阿房宫的宏大,秦始皇的骄奢,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均可由此想见。更深一层来想,“六王”既以“不爱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那么,从“六王”的已“毕”,不是很可以预见秦的将“毕”吗?以四个三字句发端,一句一意,层层逼进;又句句押韵,音节迅急,有如骏马下坡,俊快无比。

运用: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山疏导树木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评析:本句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用“嗟乎”表感叹开头,继以“奈何”诘问相承接,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

运用:唉,一个人的心思,也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呀。秦始皇喜爱豪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呀,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滴都不放过,用起它来却像用泥沙一样呢

八: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所以它的文学色彩更浓一些,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所以《阿房宫赋》前三小节不拘于具体的“现实和真实”,而是发挥想象和联想极力描绘秦的奢靡荒淫。《过秦论》和《六国论》严格说应是一篇史论,它应以史为依据、基础,所以应集中更多的笔墨来陈述、记叙相关的历史史实,再在史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阿房宫赋教案【篇4】

1、学生读。

2、学生就字词质疑,教师指点,明确重点、难点。

(1)补充注释。

a、绿云扰扰:“绿云”,浓墨有光彩的云,此处形容女子的头发黑密;“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这里用“互文”修辞格:本应合在一块儿说的词,因对偶、押韵或字数的限制,临时拆开来使用,理解时又应合在一块儿。可译为“燕、赵、齐、楚、韩、魏六国之统治者有无数的金玉珍宝。”

(2)重点掌握的词。

a、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深远;“之”,动词,去。

b、尽态极妍“妍”,美丽。

c、缦立“缦”通“曼”,久。

d、“逦迤”连绵词,接连不断的样子。

(3)特殊用法。

a、辇采于秦“辇”,名→状,乘辇。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收藏”“经营”,动→名,收藏的金玉珍宝,经营的金玉珍宝。

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状“铛”“石”“块”“砾”,名→动

(4)段意理解。

a、过渡:在第—段中,作者从背景、外貌、内景等方面极力铺陈,阿房宫的形象已矗立于眼前,富丽堂皇。在本段中,由宫殿的描绘,自然过渡到对宫人、宫藏的描绘。

b、写宫人:“妃嫔媵嫱……三十六年。”

分别从宫人的来源、宫人的生活、宫人的命运几方面进行描写。明星、绿云、渭流、腻烟、雾、雷霆等具体形象的描绘,比喻精彩,想象奇特,又经过了艺术的夸张,极写宫女之多,妃嫔彩娥,济济各殿,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而她们“尽态极妍”的目的是“望幸”,可是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望幸”与“不得见”,充满了对孤寂痛苦的宫女的同情,更有对暴君的揭露。

c、写宫藏:本段余下的部分。

“收藏”“经营”“精英”及“剽掠”这些词写出秦人掠夺之甚。“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有四组对比,六国的珠宝尽入秦宫,但在宫中却视若土石,任意抛洒,有奢侈之心,无爱惜之意,批判锋芒渐露“亦不甚惜”,我们仿佛已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了。

阿房宫赋教案【篇5】

1、教师说明: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chi文,体物写志”(刘勰语),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我们初次接触这种文体,尤应抓住这个特点来研读课文。即不但要像读别的文言文那样准确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而且要看作者是怎样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华美的文辞来“体物写志”的。

2、要求反复研读三遍: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仔细自读,着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读完后,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进行点拨;

第二遍,借助教师提供的内容提纲仔细自读,着重点是弄清两段各自的内容层次,读完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第三遍,借助教师提供的韵脚轻声朗读,着重点是通过朗读体味文辞的优美和骈散结合的和谐韵律。

3、重点词语:

“廊腰缦回”——“缦”的本义是没有文采的帛,又通“慢”,“慢”有“宽缓”、“迟缓”等义;这句的“缦”,注释为“索绕”,是由“宽缓”义引申而来,下文“缦立远视”的“缦”,注释为“久”,是“迟缓”义的引申。“回”,注释为曲折。

“钩心斗角”——课文用的是它的原始意义,与现在用作成语的意思有别。在文言中也常用来指写作中的巧思,如:“近时诗家咏物,钩心斗角,有突过前人者”。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注释为“座”、“所”,是由“院落”义引申为建筑单位的量词。

“妃嫔媵嫱”——“嫔”(pín)和“嫱”都是宫中的女官名,地位低于“妃”;“媵(yíng)”指陪嫁的人,把它与“妃、嫔、嫱”并列,是用来足成四音节词语。

“辇来于秦”——“辇(niǎn)”,本义是手挽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这里用作动词。

“尽态极妍”——这里的“尽”和“极”是互文,都是“尽量、极力”的意思。整个词语是指用尽心思使姿态美好,用尽一切办法使容颜妍丽的意思。

4、疑难语句: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两句历来解说纷簇,但都难令人满意。由“暖响”引起“春光融融”的感觉,由“冷袖”引起“风雨凄凄”的感觉,这是一种“通感”的现象,这样来理解是大家同意的。但舞袖为什么用“冷”来形容?联系下句看为什么会“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有人回答第一个问题,说用“冷袖”,是因为古人常用“舞袖”来咏“雪”,或用“雪”来“舞袖”,如:“舞袖回雪,歌声遏云”(舒元舆诗句);“据似飞燕,袖如回雪”(张衡诗句)。这很有道理,但联系下句看,仍难说通。我的看法是,前一句的“歌台”、“舞殿”和“暖”、“响”,实际上均为互文见义,写“歌”时同时包括“舞”,写“舞”同时兼指“歌”。后一句的“气候”,不是现代汉语的“气候”,在古代常用来指“节令”,或用来指环境气氛(均见《辞海》)。这两句合起来,意谓:在一个宫中,正在演奏欢快的歌舞,在另一宫内,则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这就给人一种“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节令不同或环境气氛有异的感觉。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一句,课本无注。“绿云”,比喻头发黑而密,古人常用它来代指妇女的美发;“扰扰”,这里是“缭绕”的意思;“晓鬟”指“晨妆”,“鬟”是一种环状发髻。为什么用“绿”来形容头发,因为古代训诂学有一条辗转相训(解释)的原则,“绿”与“青”、“黑”可以辗转相训。“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吴均句),“绿”和“青”是同一种颜色。不用“青云”,而用“绿云”,能给人一种更美的色感。

阿房宫赋教案【篇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语文读本)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双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 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chī文指赋的形貌。

赋 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杜牧不但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在“赋”和古文方面也都堪称大家,在诗歌方面人称他为“小杜”,以区别于“老杜”,又把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他对赋这种文体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俪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历代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3、让学生结合注解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将疑点划出,以备质疑。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云”“龙”“虹”,名词→动词 出现云彩 出现龙 出现虹

设问: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从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从占地广、建筑物之高、建筑群布局,从楼阁之多,设计工致、变化统一的布局,从长桥、复道建造的复杂情况,从宫中的歌舞之盛等角度来定阿房宫的。

在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内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均力敌”就与前方“骊山冯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定“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排比、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句音节铿锵,并有音韵之美。

1“绿云扰扰”

绿云,浓墨有光彩的云,此处形容女子的头发黑密;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这时用了互文的修辞格――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词,困对偶、押韵或字数的限制,临时拆天来使用,但理解时又应合在一块儿。这句话可译为“燕、赵、齐、楚、韩、魏六同之统治者有无数的金玉珍宝。

收藏,经营,动词用如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精英,形容词用着名词,精品。

鼎、玉、金、珠,是名词用着状语。铛、石、块、砾,是名词用着动词。

这一段作者写了宫人的来历,写宫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宫人的悲惨命运来反映秦王的生活奢侈。

这一段作者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残暴,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灭秦。“叫、举、炬”三介动词,促促相连,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迅速灭亡。

这一段作者发表议论,指出六国灭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在于本同自己而非秦国和天下人。作者运用了假设论证,说明爱护百姓可以拒敌固国,万世而为君,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

作者讽谏时弊,希望统治者以秦灭亡为借鉴。

关于秦灭亡的议论,本文与《过秦论》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立论角度又有何不同?

相似:

1、都有肯定了秦朝的强大,都强调秦朝灭亡是毁于自己,都有说明了秦朝灭亡的迅速,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不施仁政。

2、都受到赋的影响,甚至本身就是赋。

立论不同:

1、《过秦论》以先后对比的角度说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阿房宫赋》以“秦爱纷奢”的角度指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2、《过》以秦的兴盛反衬它的灭亡;《阿》以对阿房宫寓言式的描写,表明秦朝必然灭亡的结局,

3、《过》作为政论文重在说理,《阿》作为一篇赋重在讽喻现实。

故宫的课件系列8篇


我们特别为您定制的"故宫的课件",肯定能满足您的阅读需求。在享受阅读的乐趣时,也记得和周围的朋友分享这篇文章呢。编写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任务的初始步骤,每位教师都应当按照规定来准备教案课件。研制出优质的教案,是推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故宫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详略有致的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习本文简明平实的语言,体会文章运用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导课

开展有关故宫知识的竞赛:

①故宫建成于什么时候②故宫的主要设计者是谁③故宫的规模有多大④你知道哪些与故宫有关的历史事件⑤故宫博物院的题字是谁写的⑥故宫的房屋有多少⑦历史上先后有多少位皇帝住在故宫

3、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宫殿的方位,名称等记下来。

4、请学生在显示屏的故宫结构示意图上标出故宫建筑的位置。

5、就示意图,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作者的行踪。

6、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明故宫特点的语句:

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7、故宫的特点,在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分组讨论:

(1)规模宏大壮丽:

(2)建筑精美表现在:

(3)布局统一表现在:

(4)独特风格表现在:

8、讨论:文章是怎么把故宫给我们解说清楚的学生各抒己见。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宫总体特点,还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点,如对太和殿的说明。 要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要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要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9 、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现在同学们完成两个说话训练。

请你当导游

(1)假说你带着你的旅游观光团,已经到了太和殿门前,你将怎样向你的顾客介绍

(2)假设你带的旅游团那天是从神武门进入故宫,你该怎么向你的团员介绍

故宫的课件 篇2

幻灯一:

课题

幻灯二:

第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故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但是作者写作本文就像一篇解说词,学生顺着作者的解说能非常清楚的了解故宫建筑的特点。作者抓住了故宫的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总体特征,采用了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及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文章结构是采用总分总,结构清楚完整。本篇文章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太和殿的由内而外的说明顺序,以及观察静物时使用的立足点的方法,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时可以模仿使用。

幻灯三: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1、对故宫的了解;

2、对祖国的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

幻灯四:

第二、说学生

在学习《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这两篇典范的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如何发现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说明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有哪些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及严谨等特点,学生已能把握。所以,学习本篇课文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这一文体知识掌握情况,使说明文的知识点能完全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此外,还需要通过实践写作来巩固所学说明文的知识。

幻灯五:

第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幻灯六:

第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一)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2、难点:

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幻灯七:

第五、说教法与学法

(一)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讨论点拨法。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理清课文中的说明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延伸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达到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 预习清障法、自主悟读法、合作交流法。

幻灯八:

第六、说教学注意事项

? 1、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小班化的特点,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尽量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锻炼。

? 2、在教学中,始终要结合文本阅读,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法贯穿教学中,如:整体感知全文时采用默读,局部研读时采用默读朗读相结合,某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结束时要朗读。 ? 3.学生是课堂主体,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本课的学习。教师主要体现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

? 4.注意教学成果巩固过程,在设计中有一个实践操作:在研读太和殿内部装饰时,学会用立足点介绍室内景物的方法。课内先讲然后课后写出小说明文《我的班级》,以讲台为立足点。

幻灯九:

第七、说教学步骤

? (一)导入(复习说明文的知识点): ? 同学们在前面已学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两篇说明文,明白应该如何来阅读说明文。同学们回忆一下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步骤。 ? 学生回答:先找出说明对象,然后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在主体找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学生掌握了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引导) ? 问:说明对象一般在什么地方出现?

? 学生回答:一般在文章的第一节。例如《苏州园林》。

? (教师引导,一般情况是如此,但《中国石拱桥》在讲完石拱桥的特征后,在

第三节才出现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 问:说明事物的特征一般在什么地方出现?

? 生回答:一般出现在开头第一、二节。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就是这样。

幻灯十:

教师补充引导

一般情况是如此,但是近几年南京中考考查说明文时,事物特征却分布在几个小节的开头,或开头第二句话。如同学们才做过的《古诗词中的色彩美》就基本分布在文章的几个小节的开头。同学们要掌握事物的特征,还可以从主体部分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中找寻。如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征,作者采用作比较的方法,把两岸决堤和卢沟桥几乎未出过事进行比较后,事物特征就出来了。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说明文的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故宫博物院》打好基础。)

幻灯11——21:

(二)故宫的有关图片

幻灯22:

(三)整体感知,走进故宫 ? 导读目标

1.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 2.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征?

通过学生自主悟读课文,结合导读目标,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幻灯23:

(四)合作探究,游览故宫

? 1 .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思考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 2.你认为哪个景点应重点参观?为什么?这样写对说明事物有什么好处? ? 3.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情况的?

幻灯24:

(五)、研读重点,突出故宫

? 学生阅读太和殿的内部装饰部分,引导学生关注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以及文中出现的方位名词。

? 学生朗读课文的第六段,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的立足点为朱漆方台,方位名词分别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继续引导学生还发现雕金蟠龙也是立足点,方位词是从龙口里、周围、下面等词。

幻灯25:

太和殿图片

幻灯26:

(五)拓展延伸,重游故宫

开展“我来当导游”的活动,请学生引领大家以从北向南的顺序重新游览一下故宫。并以比赛的形式选出“最佳导游小姐”和“最佳导游先生”。

幻灯27:

(六)课堂小结,升华故宫

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幻灯28:

第八、说板书设计

四大门

空 分

前三殿(太和殿) 间 顺 后三宫 序 御花园 景山 总

故宫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寻读法、面试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

2.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

3.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游览路线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暑假里,国庆节,很多同学都出门旅游了,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老师在暑假里去了一趟贵州,这是我游览的路线图。我从成都东站坐高铁到达贵阳市,当天游览了市区的甲秀楼和黔灵公园。第二天驱车往东北方向,游览佛教名山梵净山。第三天往东南方向,去感受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镇远古城,然后向南参观了千户苗寨,这是中国的苗族聚居地,品尝了那里的长桌宴。然后西南到达有地球绿宝石之称的荔波大小七孔,最后一站游览黄果树瀑布,回到贵阳市。在这张简易的路线图上有景点、线路和方向,我还标注了起点。我了解到国庆节很多同学没能出远门,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去北京参观故宫,大家齐读课题。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走,我们出发了!

二、学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一

1.播放故宫视频,欣赏了这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走进去一睹它的美,但参观前我们需要设计好路线图,这样才能玩得更有意义。请大家读第一个任务。

2.为完成这个任务,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自读提示一,再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生读。

3.谁来分享这四则材料所讲述的内容,生汇报。那哪几则材料是我们画路线图所需要的呢?生答,师板书(一景点三出入四平面图)

4.为了画出路线图,我们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请大家读自读提示二,给大家一个建议,可将材料一和材料四结合起来阅读,每读完一段,就圈出景点,然后在材料四中找到相应的景点,这样故宫的整个布局就装进你的脑袋里了。学生五分钟后汇报自己提取的信息。

5.提取这些信息后,大家可以画路线图了,路线图上应该画出什么呢?(板书:景点线路方向)出示ppt,现在用两分钟时间画出路线图。谁先来给大家介绍你设计的路线图,最先尝试的同学离成功最近哦!(通过你的介绍,我非常明确我的游览路线了,谢谢你!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路线?)

6.我们完成了第一个阅读任务,回顾一下我们的步骤和方法。第一老师先让大家明确了阅读任务,然后迅速浏览全文,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再仔细阅读局部,最后画出了路线图。又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三、练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二(迁移)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完成第二个任务,时间8分钟,开始。每人先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谈)

2.老师小结: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再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完成阅读任务,这是我们要掌握的阅读策略,也是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语文要素。

故宫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它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美,我们下节课再来感受它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阅读步骤:阅读方法:

1.明确阅读任务寻读法

2.快速阅读全文面式阅读法

3.锁定相关材料跳读法

4.仔细阅读局部提取关键信息

5.筛选相关信息……

6.完成阅读任务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阅读步骤和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方法肯定是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需要在学习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中再不断地运用。之前在磨了课后才发现其实应该选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然后把这个有目的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再借助后面几篇课文来反复运用,这样就能达到融会贯通,按照教材编排来说,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应该用来练习的。

这篇课文是出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这是部编版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第一次是三年级上册,教学生会猜测,第二次是四年级上册会提问,第三次是五年级上册教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这种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是以前北师大版没有的,在教这样的单元时我思考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安排这几个阅读策略单元?2.这几个单元与其他单元是什么关系?3.其他单元不教阅读策略吗?思考了这些后,我明白了这个单元重在通过课文教方法,所以教学方法上不同于其它单元,不能按照常规课文那样解决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那样的流程来上。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课上我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寻读法、面式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遵循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迁移的规律。

这个单元的教学强调不让学生提前预习,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习得方法,然后实践迁移。路线图听起来简单,但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发现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学生拿到四则材料非常陌生,对于画路线图无从下手,要么照搬材料四的平面图,这样其实就违背了通过课文来教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这一初衷。下次遇到没有图的材料就会束手无策。所以我采用出示贵州旅游路线图的方式导入,让学生明确简易的路线图是怎样的,再进入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与其它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课文需要反复、多次地阅读。为了体会不同的阅读目的下阅读材料选择的不同、阅读方法选择的不同,课文的学习就不能一次完成。学生每带着一个目的阅读,都需要再回到课文中,选择各自对应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任务。所以这堂课有两个阅读任务,每次方法会不同,而且完成第一个任务出现了两次自读提示,都属于带着不同的要求在读。

故宫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等建筑特点。

2、 学习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体会空间顺序在说明建筑物的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故宫体现出来的封建皇权本质上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欣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过程与方法

课前自学,课中师生互动、讲练结合,课后完成有针对性的校本作业。

【教学重点】

1、 详细解读太和殿部分,学习本文运用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群)的操作方法。

2、 认识找准某个观察立足点并运用方位词对说明建筑物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 理解封建皇权是如何具体体现在故宫建筑的各个方面的;

2、 体会本文有条不紊地组织说明内容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激趣导入;

2、通过提问或小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课件展示故宫风貌;

4、理清作者的游踪,了解文本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理解“总—分—总”的结构顺序,以突破第二个教学难点

;5、结合课后练习一,弄清故宫建筑群是由哪些大小建筑组成的;结合篇幅比重,理解其说明详略安排与意图,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

6、结合课后练习二,师生解读(5—8)段介绍太和殿的部分,突出第一和第二教学重点,突破第一个难点。

7、运用恰当的方位词,口头介绍我们班的教室;

8、完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校本作业。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请到过同安影视城的同学介绍影视城的大概风貌,可以从规模特点或建筑风格、建筑布局等方面来介绍。

二、借助提问检查预习:

1、 给加点字标音:

2、具体说说文中交代作者游踪的语句:

3、解决课后练习一。

三、借助问题,解师生共同解读课文。

(一)课文各段说什么?作者按什么思路组织材料的?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图与课文的结构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作者是如何具体说明故宫建筑群特点的呢?希望通过语段的解读,深入了解故宫作为封建帝王工作生活的地方,它在建筑上有什么规格要求,希望达到统治者的什么意愿。课文说明最详细的是哪座宫殿呢?是太和殿。接着,我们通过解读5段、6段和8段,不仅可以学习作者如何找准立足点观察,如何运用方位词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封建帝王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1、指名朗读第5段。解读:本段运用列数字和摹状貌的方法,从外观上说明太和殿的结构特点,突出它的雄伟壮丽。太和殿作为一个例子,具体体现了故宫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

2、指名朗读第6段。解读:本段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按空间顺序,运用列数字、摹状貌方法,从内景上具体说明太和殿建筑精美。方位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景物的布置就会混乱;如果调换方位词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说明条理清楚,读者可以通过想象了解太和殿的内景。

3、第7段交代太和殿的位置、用途,有关联到中和殿与保和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小过渡。

4、指名朗读第8段。

解读: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明确: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三)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

(四)了解后三宫。

四、小结教学内容

五、知识巩固:

(板书设计详见课件ppt)

1、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PPT展示)

2、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突出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明(“现存”)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与建筑相关的篇章阅读训练题。

故宫的课件 篇5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座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个长方形小广场。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风、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据说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故宫博物院》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鳌、銮、蟠、磬、鎏、”等13个生字,读准“紫禁城、额枋、迥然不同、藻井”等6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3.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难点: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故宫的记忆》音频、微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故宫的记忆》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故宫吗?(生自由回答)去过的人,都赞叹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都能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生齐读课题:《故宫博物院》,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根据不同的任务,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1)重点指导:紫禁城(jīn)鳌头(áo)金銮殿(luán)额枋(fāng)蟠龙(pán)攒(cuán)磬(qìng)鎏(liú)迥然不同(jiǒng)中轴线(zhóu)藻井(zǎo)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引导: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你应该重点阅读哪几个材料呢?

学生交流: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师:阅读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

(1)学生边读边画出行踪词和方位词:

①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②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2)学生交流,师点拨:(课件出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加文字介绍。)

(3)小组合作:画出故宫参观的路线图,并讨论、交流。推荐优秀小组用投影仪,展示解说,其他小组可以相继补充。

师点拨,学生总结: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2.快速阅读材料一,思考: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

(1)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由外到内)。

(3)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②打比方: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③作比较: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3.仔细阅读材料一5-8自然段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思考:

(1)第6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引导学生找: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2)文章强调中轴线的用意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3)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为什么多次写龙?

师引导学生交流:

①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②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四、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故宫博物院》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观看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两个景点,作讲解。

温馨提示: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按照空间顺序有序的讲解说明。

3.师总结: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同学们,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吧!

五、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完善本节课画的故宫参观路线图。

2.小练笔:我的书房

要求:

(1)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按照空间顺序,由外到内,来介绍书房的总体特点。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的介绍我的书房。

(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我着重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去研读文本;让学生自己总结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选作业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本节课上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是: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以播放故宫图片作为情境引入,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让学生概括故宫建筑物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运用空间顺序进行写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凭空想象很难再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建筑群宏伟壮丽、精美的艺术感和统一的布局对学生来说只是抽象的概念。鉴于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主要用以下整合突破:

(1)用故宫的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贴合文本。

(2)通过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平面图帮助学生直观的梳理写作顺序。

(3)用故宫建筑群直观的图片和故宫视频资料的播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统一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3、条理清晰,学习循序渐进。学习过程从情境导入到自主学习到重点研读到课堂小结再到拓展延伸。条理清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故宫的课件 篇6

老师好,同学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宫博物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书的教学设计。 第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即: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而本课是本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课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对比较枯燥。但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于理解。 第二说学生:

很多学生空间概念不是很强,大部分同学没有去过故宫。所以很难让学生建立起对故宫的立体印象,所以只有用简图来帮助同学们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对故宫整体布局的感知。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的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第三,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老师的课堂介绍,以及学生课外阅读,了解故宫的相关知识,了解古代皇家建筑的特点。

2.弄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文章中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

3.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四,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点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学法:

1.引导学生自读,感知课文,

2.通过朗读感知课文。

3.通过讨论协作梳理文章脉络。

4.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

5.通过说话练习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第六,课时安排,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及故宫的相关知识,画出作者的行踪。

第二课时:讲解落实重点段落,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进行知识拓展。

第七,教学步骤,首先第一课时如下:

(一)导入 我的导入语如下:这个地方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这里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就是紫禁城,紫禁城是

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又叫故宫,1925年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我们国家建成了故宫博物馆。好,下面我们来跟随着黄传惕先生领悟一下故宫的宏伟壮丽吧!

(二)介绍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完成教师所给的习题,例如给生字注音,解释湛蓝、琉璃、玲珑等词语。

(四)开展故宫相关知识的竞赛,例如:故宫建成于什么年代?故宫的主要设计者是谁?故宫的规模有多大?故宫博物院的题字是谁写的?历史上有多少皇帝在故宫居住过等等?竞赛结束后,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具体介绍一下故宫的知识。

(五)找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由于本文是广播稿,所以要求学生朗读时尽量找到作为广播员的感觉。另外,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要拿起笔画一张简图,并标明宫殿名称,标出说明顺序,画出路线图。

其次,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根据上节课所画的简图,叙述作者的路线。

二、根据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故宫的特点

2、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太和殿,这是为什么?并说明作者是如何介绍的太和殿?

3、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这又是为什么?

这些问题先让同学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明确答案。

板书如下:

三、进入本课重点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如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顺序。

2、本文说明事物时作者用了哪些技巧,有什么特色。

3、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以我们的教室为例说一段话介绍我们的教室,时间两分钟,在说的过程中注意选取恰当的立足点,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重点要突出,要详略得当。

四、扩展迁移

这一部分主要有两个问题:

1、 故宫建筑群的艺术成就,及其反应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比较故宫和苏州园林说明古代南北方园林建筑风格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本课结束后我主要设计了两个作业:

1、 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注音,并抄写三遍。

2、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简洁,条理清晰,立体感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八、教学反思

我的第二课时安排的学习内容过多、过密、而且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

故宫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3.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4.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5. 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准备

一、导语设计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a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

(2)词语解释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2.提问: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3)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4)皇帝的金殿在什么大殿中?

3.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

明确:天安门 端门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三、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第六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2)文章强调中轴线用意是什么?

明确: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3)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明确: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为什么多次写龙?

明确: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六、课堂小结

故宫的课件 篇8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80,000平方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tūn)夕曛(xūn)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新中国成立后,经初步清点,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据1925年公开出版的28册《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一书所载,计有117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法书名画、宋元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匏、金铜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等。可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为此,故宫博物院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分别组织人力继续对文物进行整理,并就宫内开辟展室,举办各种陈列,还编辑出版多种刊物,公开资料进行宣传。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人文荟萃,极一时之盛。

近十几年来,故宫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观众600-800万人次,而且,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观众的人数有增无减,可见人们对紫禁城的兴趣长盛不衰。

课件系列9篇


为了让教学更加顺利,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课件的教案。只要在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为课堂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优化教案的编写,才能够让教学效果更佳。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份不错的课件教案呢?为此,本文汇总了大量的资讯,为大家带来了这篇关于课件教案的文章,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件(篇1)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用“渐渐”说话

通过朗读,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乌鸦的聪明能干,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1.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背诵课文。

2.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能用“渐渐”说句子。

1.教师自制的生词卡片;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乌鸦喝水的图片;

4.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1.这节课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乌鸦,你为什么要喝水?你怎么找水喝的?最后你喝到水了吗?)

2.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认读生字词。(出示生词卡片)口渴喝着水瓶子到处石子渐渐办法许多找水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是怎么记住并区分它们呢?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他生评议。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乌鸦为什么要找谁喝?他是怎么找水喝的?最后它喝着水了吗?

2、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句

(1)你知道,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第一句)

(2)乌鸦口渴了,你知道它渴到什么程度吗?

(3)你从哪里知道它特别渴?(到处找水喝)请你想象一下,乌鸦会飞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找的地方多不多呀?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乌鸦确实很渴,就像我们平时口渴了一样,是一种什么感觉?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

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句

(1)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乌鸦终于找到水了。此时乌鸦的心情又怎样?让学生扮演小乌鸦,老师采访各位小乌鸦,谈谈此时的心情。

(2)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划出来。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4)老师再次采访小乌鸦们喝不着水时心情又如何?(体会乌鸦着急、无可奈何、难过的心情。)

(5)乌鸦虽然很着急,但是它仍然在积极地想办法。快来读读最后的这句话吧!怎么办呢?

(三)指导朗读: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乌鸦,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是呀,多着急啊,快来看看小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出示第三段)

(2)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把乌鸦的办法用波浪线画出来。

(3)比较句子:(出示课件)乌鸦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这句跟书上的一样吗?这样改行吗?为什么?

(4)分组实验:那一个一个是怎样放呢?请你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里面装有一点水)和小石子,往里面一个一个地放吧。注意边放边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5)在小乌鸦的努力下,水怎么样了?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

(6)比较句子,用“渐渐” 造句。

课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瓶子里的水很快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哪一句好,为什么?

你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_____热起来了。

____渐渐__________。

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著;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7)指导朗读第三段。乌鸦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样啊?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

4、学习第二段。

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它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来?

1、师:是呀,这只小乌鸦多么善于观察、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啊!让我们大家像小乌鸦一样,积极动脑,想办法背会这篇课文。

2、提示方法:

(1)想想乌鸦先遇到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2)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4、检查背诵情况,师生评议。教学活动4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2、多好的办法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及时点拨、评议方法的合理性。)同学们像小乌鸦一样爱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

3、在你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交流,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品质。)

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掌握不同的折纸方法及染纸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请所有的同学都面朝黑板坐。

二、趣味导入

小魔术: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下面老师为你们表演一个魔术!

(魔术过程:教师展示宣纸,折叠——浸染——展示染纸作品。)

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神奇的画笔第三课美丽的染纸。

三、学习新知

1、了解纸性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这是普通白纸,滴上水,怎么样?

师:再来看看在宣纸上有什么不同效果。

师:看来宣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所以我们要使用它来进行染纸。

师:还有哪些纸也可以用来染纸?

生:(餐巾纸、毛边纸等吸水较强的纸。)

2、展示范作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作品,想不想看看!(出示作品)

师:看来,想染出美丽的作品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3、研讨制作过程

师:先请回忆一下,刚才染纸时老师先做的什么?再做什么的?

生:……

师:先折后染。

教师板书——折、染

四、研讨折法:

(1)、介绍“米字折”

师:老师刚才是先对折,再斜折,展开就像“米”字,我们称之为“米字折”。

(2)、折纸竞赛:还有哪些不同的折法?

师:嘘!别说,下面我们要求来一个折纸比赛。

师:好,请坐好,听比赛规则:请用纸将你想到的折纸方法折出来。比一比,看谁折得又快!又好!(注意边要对齐)

师:不要打开。(为后面的染纸作准备。)

教师简单讲解,并同时出示板书: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辐射折等。

师:折法很重要,折法不同,决定了染纸的效果。

五、研讨染法

浸染法:刚才老师是将纸直接浸入颜料染色,这种方法称之为浸染法。

滴染法:将彩色墨水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

点染法:用毛笔点的方法。

师:一点、一滴就行了吗?如何染透?

小结:染时笔里要蘸满色和水,可以将纸进行挤和捏,正反染,中间张开加染等。其实几种染法可以结合使用,瞧,刚才这张作品(太空)颜色太淡,我们还可以加染,这样就丰富,更美丽。

六、研讨色彩

师:我们再来看看色彩,这一张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由一种颜色染成的!

师:我们称为单色染纸。单色染纸美吗?谈谈自己的感受。

单色染纸:质朴明快,单色染纸朴素简洁,清新明快。

师:再看看这一部分的作品,色彩怎样?谁来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一下!

彩色染纸:五彩斑斓、色色具全、五彩缤纷等等。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是为什么呀?

这么多的作品,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呀!

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染色位置、色块大小、色彩搭配,色彩深浅。

七、染纸作品展

1、染纸作品真是太美了!那么今天我们自己也来举办一个染纸作品展,好不好?请同学们尝试用各种折法、染法多染几张,最后每个同学选一张自己最漂亮的作品来参加我们的展览。

2、作品展示

3、作品评价

(1)、你最喜欢哪幅作品?美在哪里?

(2)、你认为哪些作品还需改进?怎么改进?

八、课堂延伸

师:同学们的作品真是太美了,

那么,这些美丽的染纸有什么用途呢?

瞧!(这衣服)这些书签、窗花也是用染纸做成的。

这些作品漂亮不漂亮呢?同学们的染纸太漂亮了,课后也用染纸设计几幅窗花吧!

课件(篇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实施语文课创新教学的目的。

一、语文创新教学研究的途径

1、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2、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

课件(篇4)

1.在语境中,认识“呱、纹、圈、返”等生字,学写“影、倒、游”三个生字。

2.在画一画、读一读、玩一玩小青蛙的话中,发现语气词的特点,并初步进行迁移运用。

3.圈圈、做做青蛙妈妈动作的词,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圈圈、画画波纹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回声的动作路径。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为了帮助大家读好轻声词,老师特地把轻声词缩小了,读的时候可得又轻又短哦!

自由练读,指名读

正音:倒影,齐读,指名读

谁有发现?【显红:大月亮】,你发现大月亮了!谁来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儿呢?

这么美的大月亮谁来读?指名读1,齐读

这么美的景色赶紧把它背下来吧!

2.这么美的地方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揭题,读题

1.赶紧再去读读课文吧!

2.读完交流,这个故事有趣在哪儿?

3.哦,原来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读2、3自然段,拿起笔来画一画小青蛙说的话,用上横线。

【教师巡逻时,随机用iPad拍下学生划线的句子。然后,切换到大屏幕上,进行校对交流。这个环节,旨在更加直接有效地促进交流。】

4.【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出示字卡:呱】这是青蛙的叫声,谁来叫一叫?

这是一个口字旁的字,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口字旁的字?

【显红:哪吧哩】说发现:语气词、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轻声的

指名读句子:语气词不仅要念得轻,不同的语气词还要念出不同的语气。

自由练读,指名分句读,小结:多有趣的语气词呀,让我们说话更有意思!

【出示】这里还有一句话,你能给它加上语气词吗?

“你是谁?你在哪儿?”

师生合作读:现在我就是这只小青蛙,你们就是躲在桥洞里的那只看不见小青蛙!

玩回声:谁在学我说话呢?明明是你在学我说话呀!你怎么这样啊?你真不讲道理哦!

前后桌练习,指名同桌展示

5.它就赶紧去问问妈妈,【出示】

妈妈笑着说:“孩子,你跟我来!”

小青蛙心里想:“”

语气词:呀吧呢啊哩

练习说话

6.【出示】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一圈圈波纹。

读句子,认识纹

积累:指纹、掌纹、皱纹

理解一圈圈波纹(生画),看,波纹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边是个大口框

圈出动词

看谁记得快

选择动词填一填

圈出青蛙妈妈的动作词

小青蛙,呱呱呱,

水中倒影多美呀!

我说话,谁学理?

宝贝连忙问妈妈,

蛙妈妈,游上岸,

扔石子,激水花。

波纹碰岸荡回来,

原来这是回声啊!

写字法宝:三撇魔法棒三撇的起笔在一条竖线上

魔法圈:三撇有一定的距离

范写:影

倒游:左中右结构

倒:左右一样高,魔法圈告诉我们中间部分短

游:左低右高三点水在一条弧线上

儿歌:游泳要到有水的地方,而且要有大人陪

【师巡逻,随机各拍下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各一张。随后切换到大屏幕,让学生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

(1)字写正确,奖一颗星。

(2)写对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奖一颗星。

(3)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课件(篇5)

活动名称

找片片

活动目标

感知、体验物品的共同特性,按标志找出和范例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片片。

活动过程

1.每一组幼儿的面前都有一筐圆片片,教师拿起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圆片片”。然后,让幼儿在自己面前的圆片片筐里找出和老师拿的一样的红色圆片片。

2.教师可以在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放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幼儿可以随时进行比较,看自己找对了没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看看筐子里还有没有红色的圆片片。

活动建议

1.设计这一类的活动,关键在于控制物体的相同属性。例如上面的实例,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的相同属性是圆片片,这有利于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2.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集体教育、分组教育、区域活动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小班的集体教育活动要带有一定的情景性,以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意义。

活动延伸

1.用相同的方法可以使幼儿认识蓝色的、黄色的圆片片。

2.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颜色、形状不同的片片,让幼儿排除形状的干扰,找出红色的片片。

课件(篇6)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三)整体感知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3、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课件(篇7)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习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8、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1、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2、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ù) 不能(bù) 传道(chùan) 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习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习题三

课件(篇8)

第一课时《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若干根小棒,4个纸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 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2条椅子),并宣布游戏规则。

师:象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一)出示例1:4枝铅笔,3个文具盒。

1、观察猜测

猜猜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会存在什么样的结果?

2、自主探究

(1)提出猜想:“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2)小组合作操作验证:请拿出铅笔和文具盒小组合作摆一摆、放一放。

(3)交流讨论,汇报。可能如下:

第一种:枚举法。

用实物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

第二种:假设法。

如果每个文具盒中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枝同一个文具盒。

第三种:数的分解。

把4分解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4,0,0)、(3,1,0)、(2,2,0)、(2,1,1),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2的。

(4)、比较优化。

请学生继续思考:如果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结果是否一样呢?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盒子里呢?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师:为什么不采用枚举法来验证呢?

数据较小时可以采用枚举法,也可用假设法直接思考,而当数据较大时,用假设法思考比较简单。

3、引导发现

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盒子的数量多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二)出示例2: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

1、学生尝试自已探究。

2、交流探究的结果,可能如下:

1)枚举法。

共有3种情况。在任何一种结果中,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2)假设法。

把5本书“平均分成2份”,5÷2=2…1,如果每个抽屉放进2本书,还剩下1本。把剩下的这1本放进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就有3本书了。

由此可见,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同样,7÷2=3…1把7本书放进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9÷2=4…1把9本书放进放进2个抽屉中,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5本书。

3、观察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4、介绍原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这一发现,在数学里被称之为“抽屉原理”,也叫做“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狄利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它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呢。

三、应用原理,解决问题

完成教材第72页 “做一做”第1题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第二课时 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2.找到抽屉原理问题中被分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女孩正要从抽屉里拿袜子。抽屉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10双。突然停电了。小女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拿出相同颜色的袜子?

学生思考、发言。

师: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二、活动探究、深入了解:

(一)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1、学生提出猜想。

2、用预先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交流。4、小组反馈,师相机板书:

3、得出结论:把颜色看作抽屉。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研究规律

师:如果盒子里有蓝、红、黄球各6个,从盒子里摸出两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再出示做一做第2题,汇报后得出:问题结论只与球的颜色种数也就是抽屉数有关。

小结:确定什么是抽屉什么是物体是解决抽屉问题的关键。

三、巩固训练,促进内化

1、做一做

2、解决课前有趣的问题

3、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让你闭上眼睛去摸,

(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

(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么?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第三课时 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

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课件展示相关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师: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展示成果。(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时间 1分钟 1小时 24小时 1年

水量(升)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3、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4、(课件出示)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小刚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约0.2升。

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刚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B、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30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升?

C、节约的这些水,如果以一户三人,每户月均用水量为8吨计算,够你家用几天?

(独立分析计算、汇报计算结果,交流想法)

四、解决问题,提出方案

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1、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节水片段。

2、出示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课件(篇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7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