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北京大学课件 >

北京大学课件优选6篇

北京大学课件优选6篇

【#范文大全# #北京大学课件优选6篇#】这篇“北京大学课件”是本编的精心创作,期待您的赏识。每位老师在授课前都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因此在撰写教案时,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教案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热烈欢迎您品读本文!

北京大学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一、导入:

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今天我们随从蔡元培先生走进北京大学,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的前世今生。

二、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称他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首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三、演讲背景: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还带着听差。这些人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法混资历、找靠山。191月9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2、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即演讲辞有怎样的特点?

可说性、可听性:演讲是用口讲的,是讲给听众听的,所以语言要通俗易懂、精彩形象、尽量口语化--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针对性:演讲要面对很多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感染听众、鼓动听众,所以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思想性:为了让听众有所收获,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入耳有益。

条理性: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有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五、整体感知,把握演讲思路:

1、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B、概括每段中心,理清文章思路。

小结:

肄(yì)业          提携(xié)          弭(mǐ)谤

孜孜(zī  )求学    造诣( yì )         冶(yě)游

塞(sè)责          贻(yí)误           砥砺(dǐ lì)

鲜(xiǎn)不为      卓(zhuó)绝         力矫颓(jiǎo tuí)俗

轻侮(wǔ)          庶(shù)于道德无亏  相勖(xù)

訾詈(zǐ lì)       店肆(sì   )        能裨(bì)实用

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开诚布公:揭示内心的诚意,坦白无私,公正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规行步矩: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也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第一部分(1段):一线渊源(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词句。

二、分析全文:

1、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除此之外,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实现目标,也就是说“争取民心,为我所用” 重点集中在施政纲领方面。

2、比对一下,蔡元培的这篇就职演说与我们构思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与我们的构思不同?

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这有点出乎意料。

我们的重点在自己,主要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作者的重点在听众,主要谈对学生的要求。

3、在文中,北大新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三点要求?并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

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

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4、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演讲辞的特点,其中特点之一就是演讲辞要有针对性。针对问题,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那么“抱定宗旨” 这一建议是针对当时北大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

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5、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对学生个人的影响)

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在校内对北京大学的影响)

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7、第二个要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8、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旁贷。

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而又有益于身体。

10、继续分析一下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 作者在提出“敬爱师友” 这一段时没有直接描写学生势利无比、不懂“敬爱师友”的文字,但其他地方有没有提到?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深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学生道德沦丧、功利至上的情况严重到了什么地步,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提出要“敬爱师友”。

11、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12、作者“为了学生”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体现?

其实前面的两点要求针对的是现实弊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后面的两点计划也一样,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作为校长,作者明确提出要求,直指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流弊,谁都知道他是想把北大办好。办好北大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

三、欣赏蔡元培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1、你认为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明理由。

A、作者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B、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也就是说,蔡元培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决不妥协的改革家,而且是完全有能力把改革搞好的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C、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官赴任,都会做几件轰轰烈烈、有影响的大事,以显示才干和胆识,树立形象和威信。蔡元培的这两把火确实小了点,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是为了购置更多的新书,跟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两把火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1、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画出来,谈谈你的感想。

A、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点“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B、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C、我觉得“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1、感人肺腑的情思 :

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每提一点要求,都真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的巨大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古朴典雅的语言 :

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带有古朴典雅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口语成份,这就比古文容易接受理解。因此,这篇演讲稿,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因此,这篇演讲稿读起来,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处。

北京大学课件(篇2)

【积累整合】

关于演说

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演说是面对观众,这就使演说的内容即演说词受到些限制。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蔡元培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说无数,演说词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蔡元培讲演集(NEW)》(马燕编)收集他的演讲词九十篇。作为一个革命家、思想家,他在演说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说可谓高屋建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教育方面的演说词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等》。在演说录集中我们看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感受鉴赏】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演说词。它具有优秀的演说词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

1.作为演说词的特点

本文在行文结构上开门见山,接触正题,以校长的身份,提出对学生约法三章,层层深入,说明了演说的意图,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以至于学校的前途,有针对性,能抓住听众的心理。每天段的开头句都是该段的中心句,不旁逸斜出,便于听众把握演说的要领,并能引发听众的思考。演说的内容做到了中心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讲得清楚明白,有一定的感召力,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强烈的反响。在语言上,没有生僻词语,虽是浅易文言文,但由于多用短句,并不觉得晦涩,相反对于北大学生这样的听众来说,更是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有些口语富有表现力,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严肃中还有体帖,可谓语重心长。

2.内容上的特点

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不避矛盾,虽寥寥几语,可对现实的分析却精辟透彻。可见作者对北京及北京大学的了解程度,并在任职伊始,就指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方面。作者在接任校长的职位之前,就向汤尔和先生,了解了北京大学的情况,所以确定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要求学生学实际知识,放开学生的思想,让其自由健康地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不到十天的日子里,就聘语积学而热心的陈独秀先生,解聘不称职教师,让学生乃至于社会看到了改革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作者针对北京社会的“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现状,对学生提出了德育的新要求,做到了有的放矢。希望学生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修心养性,能以天下为己任,经身作责,担当起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对敬爱师友的要求,可以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另一侧面。显然只有这样,才会在北京大学形成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

3.关于图书一事。

蔡元培先生一贯对图书和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开幕及中国版本展览会开幕典礼上致词,强调科学家对于图书的重视。在他的心目中,图书馆是学校之外的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在任职演说上,他就把充实图书馆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改革的日程中。且在书籍的内容上也做了说明,这和他推行的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原则是分不开的。学生可以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出的书籍更新旧的观念,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在任职后,他曾亲自为图书馆筹募资金,开源节流,以购图书,还曾向社会倡导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见,蔡元培先生对图书馆的一往情深。

【思考探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在近些天,常有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拓展延伸】

1998年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先生看清了中国的现状,清醒得认识到,要想变革必须先行培养人才,于是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推行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力图打破封建主义坚固的落后教育堡垒,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于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他首先整顿了教师队伍,就职不到十天,就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之后又积极聘请学识渊博且思想进步的刘半农、鲁迅等加入北大行列。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辞退,不予任用。其次蔡元培先生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再次,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

就在作者任职两年半之后的1919看,他曾写宣言〈〈我绝对不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一度要求辞职。辞职理由有三点:第一,校长的身分为半官僚性质,于是生出许多官僚的关系,有着无数的繁文缛节,受管制太多,令人痛苦;第二,无法达到思想的自由,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约束,令人窒息,对新思想如同对待“洪水猛兽”,强行干涉;第三,北京正是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社会,将人沾染上污浊。蔡元培先生虽然态度坚决,但并未能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因为北京大学离不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先进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毛泽东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北京大学课件(篇3)

教学目的: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2、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就有战斗的号角,就有了胜利的曙光“一人之辞,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古有战国苏秦数国游说不辱使命,三国孔明力排众议舌战群儒,今有爱国领袖宣传救亡图存演讲风起云涌,不战屈人之兵,谋划临阵倒戈,战前的动员,士气的鼓舞,人文的凝聚,乾坤的扭转&8226;&8226;&8226;&8226;&8226;&8226;这一切都要通过口才表现出来,口才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毫无疑问,口才也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

当今社会,人们也已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了,甚至不惜花重金去培养自己的口才,以使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同学们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吗?是否也曾为自己的口才做过努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吧,看看他这个新官儿的头一把火是怎样烧起来的;

二、背景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就先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这次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是回国后的第11场演讲

这场演说是在1917年初,蔡先生已步入知命之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尚在酣战之中,国内正处军阀混战阶段,正像国父孙先生说的需要蔡先生“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性的教育”于是就有这场演说的发生,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

三.合作学习

(一)这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即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合作讨论】

1.演讲是用口讲的,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

2.语言一定要精彩、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觉得没意思

3.演讲要面对很多的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4.演讲要能打动听众的心,要有感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5.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必须——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6.另外,这么多听众聚在一起,可不是只来听声音听故事热闹,对吧?

因此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所收获

(二)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讨论】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提出一些希望

(三)齐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

课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之后,即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

(1)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

(2)要求青年学子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中,认真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

(3)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为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榜样

在演讲的最后,作者告诫青年学子近期做好为了做学问和改良校风必须做好的两件事:改良讲义,添购书籍

第二课时

一、深入探究、领悟内涵 :

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以改良社会、改造教育的满腔激情,向当年的北大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殷切期望,显现了作者献身社会、献身教育的高贵人品和高大形象 请大家考虑蔡元培先生为什么向广大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

(一)研习第一点希望:抱定宗旨

1、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明确:为求学而来,爱惜光阴,孜孜以求,研究高深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什么提出这一宗旨,并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一点呢?

明确:抱定宗旨——以正学风

因为当时来北大读书目的不是为国为民,而是为一己私利,北大当时存在很多腐败现象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

(1)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作升官发财的阶梯因此,平时敷衍塞责,放荡游玩,考试时才突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2)因为热心做官,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不问其学问深浅,只问其官阶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

(3)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

(4)有些学生,不重视道德修养,沾染了社会的恶劣风气,不自觉砥砺德行,被人看不起

北大当年存在的腐败现象,突出的就有上述几方面这些腐败现象,虽然已成历史,后人还应引以为戒

3、那么他又是怎么针对这一点对学子们进行演说的呢?

明确:为了讲清楚其中道理,他从大学的性质谈起,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批评了往昔学子对教师不以学问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的大小他挖掘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对头因此,他要求来北大求学的人,要抱定认真做学问的正大宗旨从他的论说中,可见他对教师的突出要求,就是具有做学问的能力他让新学人物和旧学人物都进入北大,并过裁减不称职的教员,都是旨在提高学校的学术品位

(二)研习第二点希望:砥砺德行

1、这一宗旨从什么角度提出?

明确:砥砺德行——以矫颓俗

2、这一希望又是针对什么提出的?

明确: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3、这一希望的提出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必要——败德毁行之事

重要——关乎国家兴亡

责任——以矫颓俗

(三)研习第三点希望:敬爱师友

明确:敬爱师友——以整校风

(现状:①对于教员,不能以诚相待,礼敬有加,只是利用耳2段:因做官心切,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唯将来毕业有人提携②对于同学校友,不能开诚布公,道义相勖)

他的第三点要求是,要求青年学子这是从个人涵养方面来说的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相勉励,共同提高,是建设良好校风必须具备的条件端正学风,改善校风,就是为培养学术研究新风气创造条件全校上下树立了新风尚,学校的学术气也就会很快浓起来这也是贯彻“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不可或缺的措施

蔡元培先生在他这次演讲中,始终是围绕着他的办学方针来阐述的

(四)蔡先生提出两点计划,目的为何?

思考、讨论、明确:一曰改良讲义,以期学有所得,能裨实用

二曰添购书籍,自可旁稽博采

二、感悟思考

1、蔡元培先生对北大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感受

(注意高中生和我们的定位和要求的不同,重点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生观,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不可拔高,防止空谈)

2、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从本文中,你感知到蔡元培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先生的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拉开了北大改革的序幕在不到两三年的时间里,先生就一个陈腐的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大学,从而奠定了北大百年的基业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反清以救国他旧学深沉,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他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新局面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大学生向来自视很高,但见了蔡校长都非常恭敬而一次成功的演讲,最感人的根本不在于文辞的华美,结构的严密,而在于演讲者能用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听众的情绪,所以,先生此次演讲中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崇高的情怀才是最动人的根本!那么,根据先生的演说,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选择最打动你的一点来谈)

请同学们可先小组交流感受,然后举手发言

明确:有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 有教育家的眼光和智慧

有改革者的勇气 有实干家的务实精神等

小结过渡:

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既严厉务实又博学儒雅,他一身的正气与锐气,都源于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事业对学生的崇高责任感先生就是那浊世中盛开的`一朵卓绝之花!毛主席称赞先生是“学界的泰斗,人士的楷模”;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北大之父”;

三.知识拓展

我们对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的卓越贡献已有了认识回头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蔡元培在课文中提到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现在也一样有,所以蔡元培当年提出的三点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如:

1.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2. “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现在也有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的现象,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现在的中学生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3.“敬爱师友”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小养尊处优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四、写作手法探讨

1、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

4.感人肺腑的情思

在演讲的全过程,作者讲述任何问题时,都倾注了无比的热情

他五年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每提一点要求,都真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的巨大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很有意义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用辛勤丈量岁月,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理想;用诚挚培育友谊,用执著和毅力坚定信仰;用孝心敬爱父母,用关心和爱护友爱兄长;用健康填满心智,用愉悦和快乐伴随成长;用智慧装饰实力,用争辩与反省提携修养用肩膀挑起重担,用身体弯成民族的脊梁!

北京大学课件(篇4)

【课标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2.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课标分解】

1.通过阅读并理解课文,能够领会演讲辞的特点,并指导以后的写作实践。

2.通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以及关键语句的分析;能够把握文章宗旨,深刻体会作者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

博雅塔下,未名湖畔,是让莘莘学子怦然心动的北京大学。中国高府,世界名校,更是万千师长心中冥冥的期盼。然而,在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之前(19xx),北大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身为民国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他把自己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都融在了这篇就职演讲里。

说到“演讲词”,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很常见,也很常用。比如国旗下的演讲,班干部竞选演讲,或是主题演讲比赛等等。演讲词一般有四个特点:

(板书)针对性、鲜明性、逻辑性、通俗性。

下面,我们一同学习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讲词,一边体会演讲词的特点,一边领会蔡老对我们青年学子的良苦用心,看看我们是否也会得到启发。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ppt展示阅读要求和重点字词)

要求如下:

①半文言文,半白话文,单音节词较多,注意朗读的断句和节奏。

②利用文言文积累的词汇知识理解语句,不会读的字词请看屏幕。

③带上两个问题:A.蔡老指出了北大当时存在的哪些问题?

B.蔡老提出了哪几点希望?

④此时你就是即将就任的校长,要读出点儿“范儿”来!

重点字词:

干(gān)禄(lù)提携(xié)肄(yì)业造诣(yì)

冶(yě)游敷衍(fūyǎn)塞责(sè)砥(dǐ)砺(lì)

相(xiāng)勖(xù)訾(zǐ)詈(lì)店肆(sì)商榷(què)

2.学生齐读或领读课文,校对字音,加深印象,提升感悟。

三、问题探究

活动一:浏览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并总结,当时的北大及社会存在哪些问题?

明确:①学习动机不纯;②学习风气不正;③社会道德沦丧;④师资匮乏。

因此,蔡老对学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的希望。这能看出演讲词的哪些特点——针对性、鲜明性。

活动二:蔡老提出三点希望“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先讲“抱定宗旨”?为什么将“敬爱师友”放在最后来谈?讨论后分享答案。

明确:第一,“宗旨”就是做事情的初衷和目标。一个人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何谈发展?何谈未来?然而这个目标有必须是正确的,充满正能量的,既“正大之宗旨”,如此才能有大的修为,大的学养。宗旨跑偏,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走火入魔。所以“宗旨”是行为的起点。

第二,学识高深的人不少,但如果不能走正路,务正业,一定会惹大祸,造大孽。有的化学家研制毒品,有的银行家骗老百姓钱,有的政治家出卖国家机密……所以品德修养很重要。“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德行”是行为的保障。

第三,“敬爱师友”讲的是一个人接人待物的涵养,是情商。人智商高是好事,但情商低真的很麻烦。有些同学性格孤傲,或者脾气火爆,同学关系没处理好,很多目标就无法实现,影响进步。“涵养”决定着人的行为的质量。

如此,蔡老的三点希望是循序渐进,不能随便倒换顺序,这也体现了演讲稿的另一个特点——逻辑性。

(板书)宗旨——行为起点

德行——行为保障

涵养——行为质量

活动三:有的同学会提出质疑:演讲词是讲给别人听的,语言要浅显通俗才会让听众理解。然而本文是半文言文的,有些词句不太好懂。所以本文不能算是优秀的演讲词。请同学们帮帮忙,帮蔡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明确:①听众是北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②19xx,白话文运动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潮流。所以,人们的书面表达还有浓厚的文言色彩。

所以,这篇演讲稿在当时听众看来应该是符合演讲词特点的——通俗性。

四、拓展思考

我们对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的卓越贡献已有了认识回头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蔡元培在课文中提到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现在也一样有,所以蔡元培当年提出的三点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学生自由谈)

备用提示:

1.有的同学学习没有目标;投机心理;不思进取,考试前抱佛脚;考试作弊。

2.很多同学崇尚拜金主义,败德毁行;世界观、价值观扭曲;

3.鼓励同学们发展正当的娱乐和业余爱好,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做一个健康阳光的中学生。

4.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

5.自私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也不懂得与人相处;

6.时有打架斗殴、校园欺凌等问题。

五、课堂小结

蔡元培一百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很有意义。真诚地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用辛勤丈量岁月,用汗水浇灌理想;用诚挚培育友谊,用毅力坚定信仰;用争辩与反省提携修养;用肩膀挑起重担,用身体弯成民族的嵴梁!

六、布置作业

咱们班要建立一个“图书角”,需要一名图书管理员,你将参加管理员的竞选。请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写一篇竞选演讲词,不少于500字。

【教学反思】略

北京大学课件(篇5)

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就会生出无限的向往与仰慕之情。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情形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80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这篇把北京大学带进新纪元的文章。

欣赏一段关于北京大学与蔡元培的短片。

请听录音朗读,同时画出每段的关键语句,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文章的结构非常明晰。开头点出演讲目的,接着提出三点要求,结尾点出自己的两项计划。

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他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三点?

生:“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师:分析得很好。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生: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

师:答得又快又准,但还不够完整,只说到了对学生个人的影响。想想,这样的学生若在校内,会对北大造成什么影响?出了社会,又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师:对,这样就比较完整了。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师:非常好。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现在,我们继续分析一下后面两个要求,看它们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生: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想想,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生: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师: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生: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

师:很好。请继续分析一下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

生:这一要求课文没直接写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不良风气。但从前面所写的情况可以知道,当时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功利至上,学生都很势利,缺乏一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师生不能融洽相处。

师:你的推理很正确。作者在提出“敬爱师友”这一段时确实没有直接描写学生势利无比、不懂“敬爱师友”的文字,但其他地方有没有提到?

生:我找到了。在第二段,“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深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师:对了。学生道德沦丧、功利至上的情况严重到了什么地步,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提出要“敬爱师友”,那么,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生: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

这几点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弊端而提出的,每一点都极富针对性,都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中学生,蔡元培的三点要求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联系自身及周围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1、“抱定宗旨”。

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2、“砥砺德行”。

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3、“敬爱师友”。

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小结:蔡元培先生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也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那么,蔡元培先生的演说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甲生:我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改造教育、改造北大的一种热心肠,一种赤诚。

作者就任北大校长之前,在教育部任职时就对北大有所贡献。到北大上任才几天,就发表演讲,满怀热忱,谆谆告诫青年学子,要他们提高认识,端正学风。

他恳切勉励青年学子:“诸君肆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他劝勉学子不要把大学学习看作是做官发财的进身之阶,要努力钻研学问,增长知识。

他在演讲中对北大当年的学子寄予厚望,言语恳切,情意殷殷。这表现出他改造教育、改造北大的满腔热忱。

作者从青年学子求学宗旨的荒唐,敏锐地看到社会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给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他以沉痛的语气告诫青年学子:“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他清醒地看到在社会转换期道德失去规范的情形底下,青年人容易沉沦,要改造社会、改造教育,必须唤醒他们,要求他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肩负起改造社会、匡正流俗的责任。

不能不令人叹服蔡元培先生的远见卓识。

作者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中清醒地看到社会、教育的弊端,并针对弊端提出了救治的方案,需要远见卓识;义无反顾、始终如一地实行改革,需要一种热心肠,一种赤诚。而要在狂澜既倒的情形中力挽狂澜,要改变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状况,改革者还要有道德的感召力,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境界。

我们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高尚的道德境界。他告诫青年学子砥砺德行,指出:“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越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作者就是这样板戏“卓越之士”。

他谆谆告诫青年学子:“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相互劝勉也。”他向青年学子现身说法,指出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对他们寄予厚望,同时又展示了自身品德的号召力。

小结: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蔡元培先生正是凭自身的道德感召力,使他改造教育、改造北大的实践,取得成功。

作者作为新任校长,针对当时社会和教育存在的弊端,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这三点要求正是治疗当时教育和北大的沉疴之良方,每一点都事关中国教育和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为改造教育和北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作者讲述的问题,正是当时北大青年学子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演说的内容和情感上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引起了听众的兴趣,这就使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教育效果。

在演讲的全过程,作者讲述任何问题时,都倾注了无比的热情。

他五年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稿结构非常明晰。

由于演讲的时间性限制,听众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因此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而且要求中心突出。

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并且全文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和精心构思。

开头话直截简短,正文展开中心内容,结尾有阐述,重在总结全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全文结构紧密,思路明晰。

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带有古朴典雅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

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口语成份,这就比古文容易接受理解。

因此,这篇演讲稿,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

因此,这篇演讲稿读起来,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处。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而且领略了

这篇演讲辞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等。

针对性。有的放矢,无泛泛而谈。

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

用整句。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

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

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由此可见,演讲词是很讲究艺术性的。

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篇的演说词。

课堂总结:

蔡元培先生的这篇就职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此后的北大,便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潮流。今天,北京大学不仅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更是一座学术思想的高峰。

北京大学课件(篇6)

1.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体会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设想:

1、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历史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

2、采用探究、发问、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今天学子们选择北大有无数个理由,下面列出十大理由:

而你知道吗?刚创办的北京大学,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且当时的北大,还被人们说是个腐败的大粪,是个臭虫窝、大染缸。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声名卓誉。那么不能不提到对它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位人物――蔡元培。他曾经任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时的一篇演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大变化的一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文章结构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最后,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2.结构特点与演讲辞关系。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所以要求思路非常清晰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影响。

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研读,课文提出具体的哪三点要求?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每一点具有怎样的针对性?

――第一点,针对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 这样的学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小结: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 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所以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那么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

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今天你想到了什么?

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 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

2、从中你对蔡元培得到怎样的认识?

――在严厉和务实之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 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

1、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整理成一段话,下节课各抒己见。

2查找有关蔡元培和北大历史的资料,进一点了解这篇演讲稿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导入]

一、深入探究,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1、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感想。

――针对“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针对“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针对“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小结 :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立足现实,发自内心的。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也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他不朽的声音,将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我们灵魂的深处,陪伴我们不断成长,走向每一个成功。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1、结合查阅资料,说说蔡元培给北大的贡献。

你在课外都了解了多少北大的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蔡元培对北大的发展究竟造成了多大影响?谁愿意来谈一谈?记住要用史实说话。

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先生看清了中国的现状,清醒得认识到,要想变革必须先行培养人才,于是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推行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力图打破封建主义坚固的落后教育堡垒,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在19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于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他首先整顿了教师队伍,就职不到十天,就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之后又积极聘请学识渊博且思想进步的刘半农、鲁迅等加入北大行列。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辞退,不予任用。其次蔡元培先生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再次,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

就在作者任职两年半之后的1919看,他曾写宣言〈〈我绝对不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一度要求辞职。辞职理由有三点:第一,校长的身分为半官僚性质,于是生出许多官僚的关系,有着无数的繁文缛节,受管制太多,令人痛苦;第二,无法达到思想的自由,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约束,令人窒息,对新思想如同对待“洪水猛兽”,强行干涉;第三,北京正是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社会,将人沾染上污浊。蔡元培先生虽然态度坚决,但并未能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因为北京大学离不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先进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毛泽东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北京大学,中国综合性大学 。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18。19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 。19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抗战后南迁,1937 年 9 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 年4月,又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 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

小结: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巨大。他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他投身教育事业后,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养人才。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北京大学的革新。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方针,热心延聘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同时对思想守旧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也加以延揽,开创了学术自由的新风;大力扶植各种学术政治社团,培养了学术研究、思想争辩之风,使新思潮、新思想在这里应运而生;实行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对学校领导体制、学制与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率先招收女生,扫荡旧习,使北大成为人才辈出的最高学府。经过整顿与革新,把一个原来陈腐不堪的封建文化营垒,改造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对北大的革新,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一个学校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文化思想界。这是蔡元培一生事业中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从此以后,他的名字就和北京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职虽十年有半,实际在校视事仅五年余,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如此广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致至今仍为人们所怀念所乐道,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罕见的。而他在丰富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思想,留下大量的`教育论著,也确有许多创见和卓识,有独具慧眼的精到的见解,这些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搜集资料,以“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为主题,办一期墙报。

精选阅读

巧克力课件(优选6篇)


巧克力课件(篇1)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游戏。

2.借助灯台图片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出示小老鼠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来谁来了?最后小老鼠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

3.幼儿倾听教师范,唱《小老鼠上灯台》,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师:老师吧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

(3)引导幼儿创编滚下来的动作,启发幼儿用转动的动作表现小老鼠从灯台上慌乱逃跑的情景

师:猫来了,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滚下来怎么做?

5.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师:现在我请你们来当小老鼠,你们一起上灯台,偷油吃,但是一定要小心老猫,老猫出来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它就要抓老鼠了,所以,你们要赶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老猫就抓不到你们了

(3)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共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户外活动再次游戏。

巧克力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馋的感受,引导幼儿克制巧克力豆的诱惑,体验延迟满足带来的收获。

2、初步建立幼儿自我控制意识。

活动准备

巧克力豆数包,礼品盒,盘子,小熊头饰若干,透明的玻璃小瓶若干,多媒体课件,装饰有巧克力包的大树。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巧克力豆)体验馋的心理

1、教师以熊妈妈的身份导入。

师:亲爱的熊宝宝们,大家好,妈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猜猜看会是什么呢?

2、教师倒出巧克力豆,教师可以放在鼻子上闻一闻,引起幼儿馋的欲望。

师:啊,好香的巧克力豆啊,宝宝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豆,你们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辅助提问:嘴巴怎么样?)

师小结:妈妈告诉你们,这种感觉叫做馋。

3、先让幼儿品尝巧克力豆,让幼儿感知巧克力豆确实好吃,激起幼儿想吃的欲望。

师:你的嘴巴馋了吗?妈妈送给每位宝宝一颗巧克力豆吃,好不好?

二、了解、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一)、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后,观察幼儿第一次延迟满足情况,了解幼儿原有心理,引导幼儿初步抵制诱惑。

1、师:巧克力豆好吃吗?你们还想不想吃?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呢,我把豆豆放在盘子里,每位熊宝宝都可以来拿一颗。妈妈告诉宝宝们一个秘密:拿到后你可以吃掉它,也可以不吃。如果你不吃的话,等一会儿妈妈就再送给你一颗,可如果你吃掉了,妈妈就不能再送给你巧克力豆了。宝宝们听懂了吗?快去拿一颗吧!

2、师:你吃掉了吗?你真是个小馋熊;你没有吃掉,为什么?(先让孩子回答没有吃掉的原因,不要着急告诉答案)你想到妈妈还要给你一颗就忍住馋,不让自己的嘴巴吃。这是个好办法!(同伴经验分享)

3、激励:给忍住的小朋友一颗巧克力豆。

师:现在宝宝们可以吃掉巧克力豆了。

(二)过程递进。通过情景渲染,培养幼儿有意识克制馋的行为,再次抵制诱惑。

1、在多媒体上出示兔奶奶的形象。

师 :熊宝宝们想把巧克力豆送给兔奶奶吗?妈妈再分给你们几颗,等一会我们一起送给兔奶奶吧!

2、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颗巧克力豆,认识巧克力豆的颜色。与幼儿交流你为什么不吃呀,让幼儿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让每个幼儿学习同伴达到克制自己的目的。对能始终克制自己的幼儿,教师可用夸张的语言说:哇,你真不错!多可爱的孩子呀,把巧克力豆留给兔奶奶吃,兔奶奶肯定会喜欢你的!对克制不住自己的个别幼儿,可婉转地说:兔奶奶也会喜欢你的,请你下次把巧克力豆带给她好吗?

3、分发透明玻璃小瓶,享受延迟满足的收获。

师:妈妈准备了许多小瓶子,我们把巧克力豆装进瓶子里,再送给兔奶奶,她一定很喜欢。

4、组织幼儿把瓶子里的巧克力豆送给兔奶奶。

(三)、文学作品榜样示范

师:宝宝们,你们把巧克力豆送给了兔奶奶,兔奶奶都表扬你们了!妈妈可真为你们骄傲!为了奖励大家,妈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巧克力豆的故事,想不想听?

出示多媒体课件,听故事《巧克力树》。提问:

1、小得得有没有把巧克力豆吃掉?

2、那小得得是怎样忍住馋,让心里的小鸟变乖的?它是怎样对小鸟说的?(学学小羊的话)

3、故事里的小得得可真棒呀!宝宝们,你们能不能和她一样忍住馋,让心里的小鸟变得很乖呢?那我再送你一颗巧克力豆,你能不能把它吃掉呢?分发巧克力豆。你想把它怎么样?

三、引导幼儿心理自我控制

表扬鼓励,出示结满巧克力豆的巧克力树,引导幼儿享受延迟满足的收获。

师:宝宝们都忍住了馋,真是一群有耐心的好孩子!现在请大家关上小门(两手蒙住眼睛),变变变,原来我们忍住了馋,一颗巧克力豆真的长成巧克力树了!树上结出了这么多的巧克力豆啊,我们带上这些好吃的巧克力豆去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动结束

附故事:巧克力树

山羊妈妈有个女儿叫小得得。小得得很馋,最爱流口水。

妈妈,馋是什么?小得得问。妈妈说:馋是一只小鸟,住在你心里。小得得说:小鸟不乖,老想吃东西!妈妈说:你应该让它乖起来!小得得问妈妈:我能吗?妈妈说:试试看!

有一天,妈妈带她去散步,拾到了一颗巧克力豆。小得得非常想嚼这颗巧克力豆,口水流出来了。但是她拍着肚子说:小鸟,小鸟,乖一些!咱们把巧克力豆种上吧!

小得得忍着馋,把巧克力豆种在土里了。

过了几天,土里钻出一棵绿芽,又肥又嫩。小得得又馋得流口水,她多么想吃绿芽哟!可是她忍着馋,

拍着肚子说:小鸟,小鸟,乖一些,咱们让绿芽长成巧克力树吧!

不久,绿芽长成了巧克力树,青枝绿叶,美丽极了。小得得想吃树枝树叶,可她拍着肚子说:小鸟,

小鸟,乖一些,咱们让巧克力树结豆荚吧!

小雨滴滴嗒,巧克力树开花啦。阳光照亮亮,巧克力树结荚啦。

秋风吹来,巧克力树的豆荚成熟啦,小得得数了数,豆荚有很多很多,每个荚里有三粒巧克力豆呢。

妈妈问小得得:宝贝儿,你心里的小鸟乖不乖呀?

小得得说:乖!乖!小鸟听我的话!它不让我流口水啦,妈妈!

巧克力树,多好的一棵巧克力树啊!

巧克力课件(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做巧克力,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复习常见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各种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凸凹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圆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朴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巧克力。

2、课前让幼儿观察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的巧克力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巧克力吗?

2、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巧克力呢?

(老师逐一出示食物巧克力;我们吃过的巧克力上有没有花纹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巧克力,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b、把团好的陶泥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c、在陶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d、用几何图形模具将陶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圆形、方形或椭圆的巧克力,将边上多余的陶泥去掉。这样一块巧克力就做好了,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在盘子里,多余的陶泥放在盒子里。

4、小朋友自己来学做巧克力......。(放一点音乐)

5、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到中间的桌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

6、评讲幼儿作品:

a、从形状上看:这些巧克力多美呀!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b、从数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巧克力,真棒!

7、品尝巧克力:你们觉得自己做的巧克力好吃吗?我们大家来尝一尝吧,你喜欢什么形状,就拿什么形状的巧克力吃,尝一尝是不是香香的、甜甜的。(洗手、吃课前准备的巧克力)

四、活动延伸:

将陶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可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它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巧克力课件(篇4)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部门

时间活动目标:

1.体验"馋"的感受,幼儿学习克制美食的**。

2建立儿童的自我控制意识。

三。体验延迟满足的收获。

活动准备:

1知识与经验准备:孩子们有品尝巧克力豆的生活体验。

2材料准备:巧克力豆若干,6个盘子,透明玻璃瓶1个,透明小盒子若干个,多个**课件,巧克力树1棵。

活动过程:

1、 谈谈巧克力豆的特性,体验“贪婪”心理。

(1) 看看巧克力豆的特点吧。

老师:亲爱的熊宝宝,妈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美味的食物!看看,这是什么?什么形状的?都有什么颜色?

(二)尝一尝,互相交流感觉。

老师:啊,美味的巧克力豆,宝贝,你想吃这些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豆吗?妈妈知道了,你们馋了。那宝贝们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2、 抵制巧克力豆,学会自我调节。

(1) 明确要求,学会抵制**。

1.巧克力豆好吃吗?这里有很多老师,但是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以马上吃巧克力豆,或者你不能吃。如果你不吃,老师会再给你一个。如果你吃了,就不会再有了!

让我看看谁的巧克力豆没吃过?宝贝你怎么没有吃掉,为什么?

(二)交流表述,巩固抵制**的能力。

1.想一想。兔子奶奶也想要巧克力豆。你愿意给她吗?宝宝们会把巧克力豆给兔子奶奶吗?妈妈再给你一些,我们一会儿再给兔子奶奶!

2.说一说。数一数你有几颗巧克力豆?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你为什么不马上吃掉呀?

3.送一送。妈妈准备了很多小盒子,我们把巧克力豆放进盒子里,然后送给兔子奶奶。她一定很喜欢。

(3) 欣赏故事,增强抵抗力。

巧克力课件(篇5)

设计意图:

巧克力是大部分幼儿喜爱的食品。绘本《巧克力饼屋》选自一本故事集,无论是故事题目还是画面都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其故事梗概是:小熊妈妈有事外出,给小熊做了很多巧克力饼。小熊请来好朋友小猪一起用巧克力饼造了一间屋子。它们住在巧克力饼屋里做着香香、甜甜的梦。它们还邀请森林里的其他朋友来这间屋子里住。两只小老鼠听说了这件事,也想住到巧克力饼屋里来。小熊怕小老鼠偷吃巧克力坚决不同意,小猪却很信任小老鼠,并保证它们不会偷吃巧克力:我保证明天早上,小屋里连一个小洞都找不到,小熊这才同意。小老鼠终于住进了巧克力饼屋,为了对得起小猪的信任,晚上睡觉时虽然它们口水直流,但舔都没舔一口巧克力。

要相让中班上半学期的幼儿理解小老鼠会因他人的信任而抵制诱惑这一主题,显然比较难。于是我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改编,把小猪的保证调整为老鼠自己的保证,把为了对得起他人信任调整为兑现自己的承诺,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便中班幼儿理解、感受。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保证,我还让每个小动物出现时都反复使用保证这个词,并通过提问你平时对谁保证过什么事情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对接.以引发幼儿产生情感共鸣。

集体阅读教学活动要为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打好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猜故事情节,提示矛盾冲突引发幼儿讨论,最后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入自主阅读。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有效激发了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我自然整合了有关图书封面、页码等的学习内容,以帮助幼儿提高阅读技能。

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根据画面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和想象。

2.知道保证的意思是说到做到。

3.继续了解图书的封面和页码等。

准备:

ppT(演示文稿),图片。

过程:

一、回忆巧克力的味道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巧克力的故事。大家说说,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的?

幼:香香的,甜甜的。

师:巧克力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二、阅读绘本前半部分画面,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1.幼儿观察ppT1,教师讲述:熊妈妈要到外婆家去住几天,它给小熊乖乖做了好多好多巧克力饼。

师:这些巧克力饼是怎么样的?这么多巧克力饼堆在一起像什么?

幼:有方方的,厚厚的/有圆圆的,扁扁的。

幼:像座小山/像西湖边的雷峰塔/像房子一样

师:这么多巧克力饼堆在一起像房子、像小山、像宝塔一样高高的。

师:如果是你,得到这么多巧克力饼后会做什么呢?

幼:每天吃一块/分给好朋友们吃

2.幼儿观察ppT2,教师讲述:看,小熊请来小猪罗罗。小猪罗罗吃惊地说:哇。这么多巧克力饼,多得都可以造房子了!

师:小熊和小猪想用巧克力饼搭房子,它们会搭怎么样的房子呢?

幼:尖尖顶的房子/像蘑菇一样的房子/有烟囱的房子

3.幼儿观察ppT3。

师:它们是怎么搭房子的?幼:小熊用方方的巧克力饼当砖头,一块一块砌起来。

幼:小猪在搭房顶。

师(小结):小熊乖乖和小猪罗罗把巧克力饼运到树林里,将厚厚的巧克力饼当作砖块,把它们一块一块砌了起来,砌成了四四方方的四面墙;又将薄薄的巧克力饼当作瓦片,一片一片,重重叠叠盖在了四面墙上。

4.幼儿观察ppT4。

师:搭好了房子后,它们又干什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它们在睡觉。

幼:它们的眼睛是闭着的。

幼:它们盖着棉被。

幼:小猪还流口水了。

师:小猪为什么会流口水呢?

幼:小猪做梦了,梦见吃巧克力饼了。

师:在香喷喷的巧克力饼屋里睡觉,就会做香香的、甜甜的梦。

5.幼儿观察.ppT5,教师讲述:巧克力的香味飘到森林里,很多动物朋友都被吸引过来,它们想干什么呢?狐狸来了说:我想在巧克力饼屋里睡觉。我保证不吃巧克力!松鼠来了说:我想在巧克力饼屋里睡觉。我保证不吃巧克力!

师:大灰狼、小狗、小鹿会怎么说呢?

幼:我想在巧克力饼屋里睡觉。我保证不吃巧克力!

师:保证是什么意思?

幼:不说谎/说到就要做到。

师:你平时向谁保证过什么事情吗?

幼:我跟妈妈保证,睡觉前不吃糖。

幼:我跟爸爸保证,就看半个小时电视。

幼:妈妈向我保证,给我买一个大大的玩具。

师(小结):保证就是肯定地告诉别人,说到做到。

6.幼儿观察ppT6,教师讲述:小熊和小猪把朋友们都请进来,大家都睡在巧克力饼屋里,做着香香的、甜甜的梦。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三、自主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1.幼儿观察和讨论ppT7。

师:美妙的事情传到了谁的耳朵里?它们想干什么?小猪和小熊会让小老鼠进巧克力饼屋吗?

幼:老鼠要偷吃巧克力。

幼:小猪想让小老鼠进屋,小熊不让。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幼:小猪笑眯眯,小熊很生气。

师:从它们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意见不一致。那你同意谁的意见呢?为什么?

幼:不让小老鼠进去,小老鼠会把巧克力吃光的。

幼:让小老鼠进去,它也会保证不吃巧克力的。

幼:不能相信小老鼠,它会说谎的。

幼:犯一次错误没关系,可以原谅它,让它进去。

2.幼儿自主阅读。

师:小老鼠能不能也像其他动物一样说我保证不吃巧克力,它们到底能不能忍住馋,说到做到不吃巧克力呢?请小朋友们到书里找答案吧。请小朋友们从书袋中拿出书,先翻到60页往后看。

师:你们翻到60页了吗?60页是指在页码的位置上标有什么数字?

幼:一个6,一个O。(教师在黑板上呈现数字卡60。)

师:请翻到的小朋友从60页开始往后看,没翻到的小朋友老师来帮助你们。看看答案是什么。

幼:小老鼠没有吃巧克力。

幼:小老鼠也做香香甜甜的梦了。

师:你从哪一页看出来的?是第几页?是哪两个数字组合起来的?

幼:一个6,一个2。小老鼠流了两滴口水,特别馋。

幼:一个6,一个3,小老鼠也在做梦了。

(教师出示书的页码,引导幼儿阅读和讨论。)

师(小结):小老鼠成功了。它们像自己保证的那样,忍住不吃巧克力饼,说到做到了。

3.引导幼儿寻找故事的题目。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它的题目吧。在哪一页?

延伸活动:

1.自主阅读《巧克力饼屋》。

2.制作巧克力礼物。

3.绘画《香甜的梦》。

反思:

该活动围绕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进行了多种方式阅读,包括:对画面细节进行看图讲述般的理解式阅读;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预设矛盾点而展开的讨论式阅读;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扩散式阅读;幼儿人手一册书,师幼一同验证猜想的进入式阅读。这些阅读方式使幼儿在养成阅读兴趣,提高想象及自主阅读能力,喜欢和同伴交换意见等方面受益。

整个活动通过对话式的交流、辩论式的分析、自主阅读氛围的营造等调动幼儿积极思维,在猜测、验证中得到情绪情感的满足,并最终使保证就是要说到做到的意识浸入幼儿心灵,从而有效达到活动目标。

巧克力课件(篇6)

设计意图: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家长对孩子可以说第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时间一长,孩子便没了耐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抓住不放,想要吃麦当劳就非去不可,一旦哪一点不能立马满足,便又哭又闹,大发脾气,家长们也往往在孩子的哭闹声中束手就擒、有求必应。

从小班幼儿心理出发,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爱模仿、喜欢游戏、自控能力较差等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设计而成,意图通过幼儿体验"馋"的感受,引导幼儿克制诱惑,体验延迟满足带来的收获,从而初步建立幼儿自我控制意识。

活动目标:

1.体验"馋"的感受,幼儿学习克制美食的诱惑。

2.初步建立幼儿自我控制意识。

3.体验延迟满足带来的收获。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品尝过巧克力豆的生活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巧克力豆若干,盘子6个,透明玻璃瓶1个,透明小盒若干,多媒体课件,巧克力树1棵。

活动过程:

一、说说巧克力豆的特征,体验"馋"的心理。

(一)看一看,感知巧克力豆特征。

师:亲爱的熊宝宝们,妈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看看,这是什么?什么形状的?都有什么颜色?

(二)尝一尝,互相交流感觉。

师:啊,好香的巧克力豆啊,宝贝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豆,想不想吃啊?妈妈知道了,你们馋了。那宝贝们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二、抵制巧克力豆的诱惑,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一)明确要求,学习抵制诱惑的能力。

1.巧克力豆好吃吗?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呢,但是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巧克力豆你可以马上吃掉,也可以不吃。如果你没有吃掉,老师一会再送一颗给你,你吃掉了,就没有啰!

2.我来看看谁的巧克力豆没有吃掉?宝贝你怎么没有吃掉,为什么?

(二)交流表述,巩固抵制诱惑的能力。

1.想一想。兔奶奶也想吃巧克力豆,你们愿意送给她吗?宝贝们愿意把巧克力豆送给兔奶奶吗?妈妈再分给你们几颗,等一会我们一起送给兔奶奶吧!

2.说一说。数一数你有几颗巧克力豆?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你为什么不马上吃掉呀?

3.送一送。妈妈准备了许多小盒子,我们把巧克力豆装进盒子里,再送给兔奶奶,她一定很喜欢。

(三)欣赏故事,强化抵制诱惑的能力。

1.欣赏。宝贝们,你们把巧克力豆送给了兔奶奶,兔奶奶可喜欢你们了?兔奶奶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听一听。

2.交流。小熊有没有马上把巧克力豆吃掉?他为什么没有吃掉?小熊对小鸟说了一句什么话,小鸟变乖了。

3.学习。故事里的小熊可真棒呀!宝贝们,你们能不能和她一样忍住馋,让心里的小鸟变得很乖呢?那我再送你一颗巧克力豆,你们会不会马上把巧克力豆吃掉?为什么?

三、分享巧克力豆的美味,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

宝贝们都忍住了馋,真是一群有耐心的好孩子!小熊把她的巧克力豆树也带来了,树上结出了这么多的巧克力豆啊,我们带上这些好吃的巧克力豆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科学课课件6篇


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教案的内容需要由老师自己完善。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和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为您推荐的是“科学课课件”,请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它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科学课课件(篇1)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

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

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科学课课件(篇2)

大班科学课动物城破案教案反思

近期,我在大班科学课上使用了一堂名为《动物城破案》的课程。通过该课程,我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动物世界中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培养他们观察和推理的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堂课进行详细、具体并生动的总结和反思,以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我提供了一段介绍性的视频,让学生们对动物城的背景和情节有所了解。这一设定让整个课程更加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视频采用了现实场景动画片《动物城》的片段,充分展示了不同动物的外貌特征和习性,让学生们联想到真实世界中相似的情景。通过这一引入,我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接下来,我设置了三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职业,如警察、医生和科学家。我在课前准备了相应的职业服装和道具,让学生们穿戴后更好地扮演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我促使了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整个课程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讲解不同动物特征和习性时,我通过展示图片和小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我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如狮子、长颈鹿和斑马,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食物链关系。通过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我提高了学生们对动物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动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我设计了一项任务,让每个小组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提示,推理出是哪一种动物犯下了小偷案件,并给出相应的证据。这个任务既考验了学生们对于动物特征和行为的观察力,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讨论,推理出了相应的答案,并向全班展示了他们的破案过程和推理思路。这个小组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动物世界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最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张动物特征和习性的小测验。学生们需要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回答相关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答题解析。测验的内容包括了课堂上所提到的几种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习性。通过这个小测验,我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给予他们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动物城破案》这节课,我深切体会到了学生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我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入多媒体教学和角色扮演等趣味元素,以增强学生们的互动和参与感。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和知识测验,使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并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这个课程,如通过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增加互动游戏环节等来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动物城破案》这节科学课程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达到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观察和推理能力的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完善这个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课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甘草、臭蒲根、车前子、桔梗等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草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

2、能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中草药的神奇,并能大胆地进行交流。

3、懂得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2、物质准备:视频;常见的中草药甘草、车前子、臭蒲根、桔梗;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回忆身边的药用草。

提问:这些都是我们山上的一些草,叫什么名字?这些草有一个共同的用途是什么?

小结:甘草、车前子、臭蒲根、桔梗等,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草药。

2、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感知身边中草药的特征。

(1)幼儿运用看、捏、闻等方法观察中草药、说出其不同的外形特征。

(2)幼儿分组泡药,感知中草药的变化及味道。

提问:用水泡了的中草药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

小结:中草药中有的全身都可以入药,有的根或叶可以入药;有的捏上去软软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也不一样,有的闻起来还有清香味。

(3)出示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草药的作用。

提问:甘草、车前子、臭蒲根、桔梗等中草药有什么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中草药?

小结:甘草能祛痰止咳止痛;车前草全身都是宝,既可以吃也可以人药;臭蒲根能化痰健胃;桔梗有镇咳抗炎的作用。

3、观看视频。感受中草药的神奇,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1)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中草药的奇特之处。

(2)引导幼儿说出人参、蜈蚣、蝉衣等几种中药在外形、毒性、蜕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结:中药不仅有植物药、动物药,还有一些石头矿物也是珍贵的中药,因为植物药最多,所以中药也叫中草药。

活动反思:

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小百科;中草药是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科学课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2.能够分清鞋子的正反,学习自己穿鞋。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正反鞋子、一双成人正反鞋子、小木偶、音乐一首和脚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尝试学穿鞋

1.玩踩脚印游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知道脚的不同之处。

2.出示鞋子,幼儿尝试自己穿鞋子。(没穿对也没关系)

3.幼儿说一说谁穿对了?;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观察鞋子的不同之处)

二、探索鞋正反

1.示范成人鞋子,请幼儿帮助小木偶穿对鞋。

2.教师小结:穿对鞋的时候,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一样,中间有个小窝窝,就像他们在咧嘴笑。

3.幼儿再次探索穿好自己的鞋子。

三、学会穿对鞋

1.游戏“比一比,穿一穿”。幼儿把鞋子脱了,随意放好。听老师口令穿鞋,比一比谁穿对了。

2.游戏“小鞋找朋友”。幼儿把鞋子脱了放好,听音乐去找朋友,找到好朋友后,两个小朋友互相帮助穿好鞋。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有的幼儿还有穿反鞋的情况,这也正常。因为不能只通过一次活动就能达到目的。接下来还有活动延伸,例如:利用鞋的其他特点来分辩正反,根据孩子穿鞋的特点,孩子可能会摆对鞋但脚伸错了,所以会穿反,还有的孩子拿起就穿,一只鞋分辨起来有难度,所以老师引导幼儿先把两只摆好再穿,这样就容易多了,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能基本完成目标。

科学课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

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研究玩具需要几节什么样的电池,并从专卖店中配好、装好后,自由地使用电动玩具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认识电池,幼儿对电池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事情,还了解了电池有不同的形状,有圆有方,有粗有细,有大有小。与此同时,幼儿初步认识到废旧电池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大( 通过 老师的介绍,孩子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他们没想到的),表示今后电池用完后,不会再到处乱丢了,一定要把它们放到专门的回收点去,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就不会生病了,我们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科学课课件(篇6)

设计意图:

一天,雯雯把早饭带到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围观在她身边,谢毅说:"这个包子我吃过的,我们东北人最喜欢吃面食了",欧阳藤瑞说:"我还吃过面包呢",佳佳说:"我奶奶包子是用面粉做的","那面包呢?油条呢?"其他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地问着。看来孩子们对面食不是很熟悉,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面食。

活动目标:

1.了解蒸、煮、炸、煎、烤等烹饪方法,感受面食的多样性。

2.探索、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体验自制面食的乐趣。

3.了解面食的营养,喜欢吃面食。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感知过面粉的特性。

2.面粉、和好的面团。

3.各种面食若干。

4.毛巾、水、抹布、盘子、碗、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录像带等。

5.幼儿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回忆面粉的特性。

(二)感知、探索面粉加水后的变化。

1.猜一猜:在面粉里加水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

(三)了解面食的烹饪方法及其营养。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烹饪方法

2.观看录像了解煎、炸、蒸、煮、烤等烹饪方法。

3.师幼共同总结归纳几种烹饪方法。

4.品尝各种面食。

5.教师简单介绍面食营养。

(四)制作好吃的面食。

1.介绍辅助材料:果汁、樱桃等。

2.讨论:你想做什么面食?(引导幼儿从造型、口味、颜色等方面考虑。)

3.师幼共同制作面食。

4.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面食的烹饪方法,分类后送食堂加工。

活动延伸:

1.午睡起床后和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面食。

2.让幼儿和家人一起去品尝各种各样的面食。

活动建议:

活动前建议先让幼儿感知面粉的特性。

活动点评:

此活动通过操作感知了面粉的特性;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了面粉的许多烹饪方法;通过制作满足了孩子的创造欲望。整个活动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们积极、主动,乐学、好学。整个环节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活动反思:

每逢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吃到各种各样的坚果,但有的孩子只知道坚果很好吃,但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营养,为此我们教师开展了一节有关坚果的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活动摸摸、尝尝等活动,不仅知道了其名称,还知道了各种坚果的营养,瞧,他们吃的过开心啊!

北师大课件收藏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教案是教师教学态度和能力的重要体现。经过趣祝福的认真呕心沥血推出了这篇难得一见的北师大课件,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北师大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读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字写不好不是因为笔不好,纸不好,并知道丁丁后来是怎么把字写好的。

3、 启迪教育学生凡事都要认真去做,决不能马虎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后来是怎么把字写好的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解释课题,质疑探究

1、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了?(丁丁学写字)

3、 你想知道丁丁是怎么写字的吗?你想问些什么呢?

4、 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丁丁和你们一样喜欢学写字,他怎么学写字的?字写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课文。

二、 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 师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2、 学生自读生字,然后自由读课文

3、 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强调生字的读音,同桌互读

“纸、正、身”是卷舌音,“换、跟、身”是前鼻音

(3)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读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读好生字,读好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小组比赛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读为主,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在同学帮助中,吧课文读准、读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识字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丁丁的字写不好,一开始他认为是什么原因呢?(纸不好、笔不好、座位不好)

2、教师引导:可是丁丁和冬冬换了座位,还借了冬冬的笔和纸,结果还是写不好,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

3、师小结:

是呀,这都不是丁丁写不好字的原因,那么到底什么是写好字的秘诀了?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以读促思,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综合思考,弄清丁丁写不好字的原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读文,探究原因的积极兴趣)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 全班齐读生字词语

3、 复习课文内容:

出示:从上节课中,你明白丁丁的字写不好和——、——和——没有关系.

4、 丁丁的字写不好,和他的笔、纸以及座位没有关系,那到底丁丁的字为什么写不好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巩固旧知,导入新授课,激发学生读文,探究原因的兴趣)

二、 继续学文,明白道理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 师引导:同学们,丁丁明白自己字写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3、 教师继续追问:他是怎么明白的?

4、 指名说说冬冬是怎么写字的?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

5、 小结:小朋友们,丁丁明白了,他的字写不好不是因为自己的笔、纸和座位不好,而是因为自己的坐姿不好,态度不够认真。

6、 明白了原因,丁丁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文中的话

7、 师导读:多么认真的丁丁啊,让我们带着赞叹的感情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吧!

三、 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 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对丁丁和冬冬说什么?

2、 总结:小朋友们,只要你认真地写字,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

四、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 教师教写“写”“丢”

(1)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2) 说说这两个字的书写要点

(3) 强调他们的笔画顺序

(4) 学生练习

3、作业展示

北师大课件 篇2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东西落地的情境吗?(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朋友看到苹果落地后就从中有了重大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带生字的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看卡片认读生字、正音。

a、学生自提问题。

三、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1、自读课文第一段。

(1)读懂句子,理解“动脑筋、遇到”得词义。

A、总的告诉我们什么?

B、说说动脑筋的具体表现。换词法理解“遇到”的词义。

(3)用“总要、为什么”说话。

(1)分析例句。

(2)完成课堂作业3。

3、再读课文,说说你有几个为什么?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一、引趣激情。

1、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它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寓言故事(课件演示),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学生边听边想:故事中,老国王用什么方法来挑选未来的国王?最后谁被选中了?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书。同学们想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吗?(想)好,现在就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角朋友。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词。

(出示课件)形式多样地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3、练读课文。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解决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分小组来接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流利。

三、合作释疑。

1、课文质疑。

课文大家能读通顺了,那就看看自己读懂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问号标出来,待会解决。

2、合作探究。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的书上有了不少小问号,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请同学们先到四人合作小组中去,探讨交流一下。

4、汇报交流。

看到你们激烈地讨论和满意的微笑,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那还有没有大家不能解决的呢?好,在下面的学习中,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探讨。

四、深入感悟。

1、读课文1~2自然段。

请同学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2、时间很快过去了,孩子们种的花则、怎么样呢?

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看。

(1)第一种情况是什么?找出句子练读。

导语:是呀,花盆里的花儿多美呀,孩子们笑得多甜呀,他们一定在美滋滋地想……(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总结:哦,看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手里的鲜花就是国王所要的成绩。

(2)而与之不同的第二种情况是……请同学们找出句子读一读。

(播放课件:捧空花盆哭泣的场景。)让学生体会这个孩子的感受,从而悟出该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读好句子。

(3)面对这两种结果,国王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请同学们找出句子读一读,通过表演,读好句子,感受国王从不太高兴到露出了笑容的感性变化。

B、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

C、(出示课件)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朗读。

D、他为什么还没有种出花来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八自然段。

4、在大家明白国王为什么要选手捧空花湓的孩子做继承人了吗?

(引导学生从“捧鲜花来的孩子”不诚实,用了欺骗的手段,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守信,品德高尚,未来国王应当具有这样的品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加深感悟。)板书:诚实继承人

(1)总结课文,思想渗透。

是呀,同学们诚实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仅是未来的国王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小朋友应该具备的,老师相信你们都想成为他(手指课题)一样诚实的人,让老师和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情景体验,深化认识。

雄日因为诚实而成为受人尊敬的国王,那同学们想一想,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呢?诚实的你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课件:“说一说”一题。让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诚实行为及时赞赏,鼓励。学生在宽松的交流氛围中相互影响,升华认识。)

北师大课件 篇3

教学内容:初学生字,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第八课讲的是古时候称象的故事,你们还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

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

(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

五、揭示课题,析字悟意

1.让同学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

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

1.分组讨论。

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

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

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

2.提问

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

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北师大课件 篇4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1.教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北师大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前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另一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

教学策略:

课余时间多与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从而增进师生情感,利于课中的学习,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学写摘录笔记。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一、学生交流摘录情况,进行评议。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2023小学优秀课件(精品6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是为加强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和职业发展提供的有效支持,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优秀课件”的资料,请您仔细品味本文并收藏以供日后查阅!

小学优秀课件【篇1】

教材说明:

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小枣树春天来了也没有长出嫩叶,但是到了秋天它就长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弯”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

难点:用不同语气表现不同性格。

学习过程:

一、引入。

1、引入谈话。

2、课件演示小柳树生长过程,认识“小柳树”。

3、课件演示小枣树生长过程,认识“小枣树”的“枣”。

4、请学生大胆猜想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识字。

(一)阅读课文,印证猜想。

1、自读课文,

(1)方法储备:

①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②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怎么办?

(2)学生自由读。

(3)引导交流。

(4)教师检查。

2、和你的猜想进行对比。

(二)阅读课文,体会文意。

1、抛出问题: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找各人的理由。

4、教师分类引导。

①学习分类处理资料。

②学习读好。

三、总结。

你学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附件]: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

师:有两个朋友很喜欢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

贴图:小柳树

师:他呀,就是小柳树,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来,请你仔细地看一看。

师板书:

师:还有一个朋友,谁?

出示小枣树的图片。

师板书:小枣树。

师:来,叫叫他的名字。

生:小枣树。

师:小柳树和小枣树看到大家这么爱学习,送给大家一个礼物。

出示课件:海面上有三个小岛一座大山。

师:这个礼物在这三座岛后的大山里,小朋友们想不想要这个礼物呀。

生:想。

师:这三座岛里有许多有趣的事。

师:第一个岛是什么?

生:故事岛。

师:原来是小柳树和枣树让咱们倾听他们的故事呢。请打开书,听老师读,听听课文讲了什么?

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听完故事,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不能嘲笑别人。

师:请把话说完整。

生:我们不能嘲笑别人。

生:小枣树会结枣子,小柳树不会结枣树。

生:小柳树比小枣树长得快。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讲得也不错,小柳树小枣树向我们点头呢。我们通过第一个岛啦。来到了泡泡岛。

看这些泡泡,想不想解开里面的秘密啊

生:想。

师:小柳树给我们一些时间,请准备好读故事的小朋友做好读故事的姿势。

生读。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快去看看小球球里面到底是什么?

课件

光秃秃忍不住虽然乘凉风破浪

出示:

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师:奖励大家几个词语宝宝

大青枣红枣枣树

浅绿色(出示柳树图和两种颜色)

师:用哪种颜色。

生:浅绿色。

曲弯弯曲曲歌曲

师:小泡泡里面的秘密都被小朋友们攻克啦,第二个岛我们也过啦。

出示: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小柳树的腰细,树枝绿,真好看。

师:看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分享你的发现吧。

生:不一样。

师:你更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第一个。

师:那把你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

生:第二个读起来不好听。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第一个句子。大家一起读,童老师听一听。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我好像看出小柳树的腰好细啊,小枣树的腰好绿啊。现在老师来读一读,你闭上眼睛,看看看到什么了。

师读。

生:我看到小柳树发芽了。

生:它身上穿上浅绿色的衣服,真好看。

师:那你把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你来试试。

生读。

师:老师觉得他读得很美,如果能读得仔细一点就能读得更好,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感觉来试试。

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个地方跟老师读一下“小柳树的芽……”快来看看夏天的小柳树是什么样的

出示课件:夏天的小柳树。

师:看看小柳树的叶子,把它的样子读出来。

生读。

师:真美,你们就是小柳树,我看小柳树腰直了没有。春天,注意你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一起读。也可以找你喜欢的小伙伴读。自由地读吧。

生自由读。

师:老师发现有几颗小柳树表现得真好,快回位子。

指名四位同学读。

师:其他小朋友可以闭上眼睛听,也可以心里跟着读。

生读。

师:旁边的小枣树又是什么样呢,春天来了他还是光光的,夏天,可是小柳树怎么也想不到,到了秋天,小枣树长了很多果子,这时候小柳树会想什么说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小枣树说得话可难读啦,小朋友们有信心读吗?

生:有。

师:那请小朋友认真读一读,把句子读通顺。

生读。

师:大家读得那么认真,我想和大家挑战挑战,谁来

老师和同学赛读。

师:谁来当评委说一说。

生:我觉得老师比小同学读得好。

师:哪个地方好。

生:老师有感情。

师:我为什么能读成这样呢,是因为我读得非常用心,怕加一个字也怕减一个字,非常认真。小朋友你们也像老师一样读一读。

生读。“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不发芽……”

师:你们都很认真,但我们在齐读,要读整齐,咱们是一个整体,大家互相照顾一下,这次再读一遍,把它读整齐。

师生齐读。

师:你看,这枣树多可爱啊,虽然以前小柳树总说他不好看,他说了小柳树哪些优点啊。

生:可以在树下乘凉。

生:小枣树说小柳树比它落叶的晚。

师:别人发言一定要认真地听。小朋友们再去认真地读读,体会一下小枣树说的小柳树的优点。自由地读。

生自由读。

师:多可爱的小枣树啊,他的话让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为什么?

生:因为它不好意思,它说小枣树,小柳树没说它还表扬它。

师:多可爱的小柳树和小枣树,你们喜欢他们吗?

生:喜欢。

师:他们说你们今天认真地读书,你们闯过第三个岛啦,可以去山洞里拿礼物啦。

课件:书签

师:原来这些礼物就是书签,这些书签飘到了老师脚下,有小柳树和小枣树,要想得到它你得对它说一句话,想要小柳树的就对小柳树说,想要小枣树的就对小枣树说。

学生说话,教师发礼物。

小学优秀课件【篇2】

【课标陈述】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教学提出如下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解读】

上述识字目标的陈述中,行为动词分别是“学习、感受、养成”,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条件分别是“喜欢、初步、努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它借用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识字教学中,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又喜欢游戏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生、里、果”,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评价设计】

通过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环节,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读课文交流自己的感受,达成学习目标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出示课件:秋天的景色,树上挂着一些果实)问:小朋友们,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实都成熟了。(演示课件:小松鼠蹦蹦跳跳来到园中)小松鼠也来到了园中,它想干什么呢?(出示课题:16 小松鼠找花生)

3、(指向“找”、“生”)谁来认一认这两个字?(先指名读,再齐读)

4、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说一说故事内容。(不需要说得很完整。)

三、识字读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

2、大家一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请教一下,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3、把小组里好的识字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

4、在小组里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5、谁勇敢地来试一下,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来当评委。

6、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对个别长句子老师作示范。

四、看图读文

1、出示两幅插图,自己读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二幅图的内容。

2、学生读课文并找出图的对应段落。

五、朗读感悟

1、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些什么?

2 、让学生明确图中花生花的位置,问;课文中是怎样写花生花的?找出句子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3、出示“鲜艳”一词,指名读。课文里指什么鲜艳,鲜艳是什么意思?平常我们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如:鲜艳的红领巾,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衣服等。)

4、(拿出两盆盛开的鲜花,一盆放在灯光下,一盆放在远离灯光的地方)放在灯光下的鲜花怎样?出示格外一词,是什么意思?(更加、特别)

多美的花生花呀,出示句子: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突出金黄色、格外)

6、花生地旁边的小松鼠和鼹鼠在说什么呢,谁来扮演小松鼠,谁来扮演鼹鼠。

7、老师引读:小松鼠很高兴,他想:

8、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我们来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你可以读给同桌的同学,也可以读给你的好朋友,还可以读给老师听。

9、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两段的内容,好吗?学习小组开始行动吧!

10、学生上台表演。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生、里、果”,这三个字里,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看老师写“生”字,提醒学生竖在竖中线上。

3、让学生比较“里”与“果”,同时介绍识字方法。

4、老师范写“里”,同时介绍:在写这两个字时,老师提醒大家注意“里”字先写“日”,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

5、(出示三个写在田字格里的“果”字,其中两个字的撇、捺不够伸展和均衡。)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美,说出理由。

6、老师范写“果”。学生评价。

7、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每个写两遍,你认为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8、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9、展示学生的字,为写得美的字贴上小红花。

第二课时

【课标解读】

上述识字目标的陈述中,行为动词分别是“学习、感受、养成”,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条件分别是“喜欢、初步、努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它借用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识字教学中,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又喜欢游戏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2、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乐于与同学、老师分享续编的故事,培养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评价设计】

通过巩固生字环节,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指导书写环节,达成学习目标2。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2、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一些写有生字的苹果。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一组一个果篮,找出你认识的生字正确认读后放在果篮里,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看图、读文、感悟

1、出示第二幅图,请你仔细看花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松鼠的表情怎样?出示“奇怪”一词,齐读。

“奇怪”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不理解)小松鼠为什么奇怪?

3、(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谁来读一读。

4、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5、再继续指名读。

6、这时候小松鼠说了一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7、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有其他人吗?那他是对谁说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出示“自言自语”,学生认读。

8、怎样表现自言自语呢,谁再来试着读一读小松鼠的话。

9、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10、再继续指名读。

11、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儿去了,你能告诉他吗?(学生可能会说真的被人摘走了,也可能说花生没有结果,还可能说花生的果实在地里等,要让学生充分的说。)

12、那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让电脑来揭密。(演示课件:花生果实在地里)

13、故事有趣吧,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朗读出来吧!学生自由朗读。

14、小朋友们新星擂台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每一组辅导一名选手参加比赛,每名选手只选其中一段进行朗读,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始行动吧!

15、学习小组练习朗读。

16、朗读擂台赛开始。

17、召开记者招待会让擂主谈体会。

三、发挥想象续编

1、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2、能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3、指名上台讲。

四、复习巩固新字

1、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

大树旁边种花生,小小松鼠每天等,松鼠自言自语说,花生开花格外艳。许多天呀过去了,花生被谁摘走了?花落却不见结果。松鼠我来告诉你,花生的果在地里。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

聪明的孩子,你还会读这些词吗?开火车认读,如遇学生卡住时请其他学生当修理工来修理,再认读一次,然后又继续。

五、自由练写生字

学生自己选择写哪一个,自己决定写几遍。把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字贴在学习园地的“我会写一手好字”里。

六、课外拓展天地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可以把自己续编部分加进去。

2、问问家长或看看其他书,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地里?

板书设计:

16小松鼠找花生

等……就…… (高兴)

每天 (急切)

等到……也没…… (失望)

自言自语…… (奇怪

小学优秀课件【篇3】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们为主体,在学练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设疑等,让学生们来讨论、尝试、体验、探究,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们在认识上、感情上、态度上积极发展,构成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们主动参与获取技能和知识。

二、教学目标:

⒈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技巧动作,培养学生们的时空感知能力。

⒉技能目标:学习鱼跃前滚翻的技巧动作,使大多数的学生们能够完成动作。

⒊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的注意力、自尊、自信心和勇敢、顽强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材分析:

鱼跃前滚翻是水平五的经典教材,掌握各种滚翻技术对适应生活和预防运动伤害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而它是每位学生们必须掌握的技术动作,鱼跃前滚翻在滚翻系列动作中最具观赏性,深受学生们喜爱,这对教学时十分有利的。在教学上,除帮学生们掌握动作技能外,还要注意发展学生们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并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本课为新授课,第一课次。所采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南方版《体育与健康》。

四、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职专一年级学生们,该年级学生们在心理上已经成熟,对动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较强理解自学能力,身体素质也比初中生更全面,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滚翻动作技能,具备了学习鱼跃前滚翻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蹬地鱼跃腾空

难点:撑地缓冲的及时性。

关键点:鱼跃和撑地的结合

六、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⒈直观教学法 ⒉情景诱导法 ⒊讲解示范法 ⒋循序渐进法

学习方法:⒈自主练习法 ⒉合作学习法 ⒊评价法

七、教学特色

以多维的教与学的评价创设出"激发兴趣点",充分利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维练习,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课件、DV摄像、音乐)增强直观效果和感染力,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八、教学流程

⒈激发兴趣 (12分钟)

⑴课堂常规;⑵导课; ⑶队列练习(十字形,圆形,小圆圈),集中学生们注意力;⑷双人操,发挥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主体作用;

⑸游戏:护旗,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热身的目的,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准备。

⒉学习技能 (28分钟)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们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有意识去创设情境、设疑,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练习、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⑴主教材——鱼跃前滚翻,紧贴学生们生活,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教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哪些滚翻动作?

学生们: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远撑前滚翻。

教师:同学们讲的很好,下来就将你们说的前滚翻、远撑前滚翻的动作再体验一下好吗? 学生们:好

教师:同学们,你们回校上课都用什么交通工具?

学生们:走路、骑自行车??

教师:那你们有从车上摔下或绊倒过吗?

学生们:有,没有

教师:若有,那你们有没有采取什么保护措施那?

学生们:没有;不知道怎么做;摔就摔了,怎么保护??教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学生们:想

教师:那好,请同学们先看几张图片

绊倒时 摔下时

跳下时

学生们:议论,这是前滚翻?是跳起前滚翻?是鱼跃前滚翻???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鱼跃前滚翻

通过问答,教师有目的的将学生们逐渐引向本课的主教材鱼跃前滚翻。它贴近学生们生活,激起了学生们求知、探索的欲望,提高了学生们主动参与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先体验一下鱼跃前滚翻的动作。

然后思考:鱼跃前滚翻是单脚起跳还是双脚同时起跳?

学生们实践:两脚同时起跳

教师:鱼跃腾空时,身体哪个部位先触垫?

学生们实践:两臂前伸,含胸,两手撑垫

教师:两手撑垫后,身体应怎样?

学生们实践:屈臂、低头、团身,向前滚翻

教师:想象鱼在跃出水面后又回到水中这段迹是怎样的?

此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们掌握情况,自己或有目的找学生们做完整动作,加深学生们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练习、观察、思考,从中找出动作要点,激发

学生们去探究,提高学生们的锻炼兴趣。

同时,在小组练习中,对于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们,加强保护与帮助,或降低动作标准的难度,消除心理障碍,稍有进步,就给予掌声鼓励,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决心,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也体现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又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⑵辅助教材——螃蟹赛跑,锻炼学生们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腿部力量,同时培养学生们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

⒊恢复身心 (5分钟)

⑴让学生们随着动感的音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放松身心,从而使学生们带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投人到新的课堂中去。

⑵学生们认真观看录像,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技术动作,教师总评。

⑶下课,师生再见,收还器材,让学生们养成懂礼貌,爱护公物的习惯

九、场地器材与运动负荷预计

⒈室内球场、电视机、录音机、体操垫若干块等。

⒉练习密度 37%左右 .

⒊平均心率:120-125次/分

十、教学反思

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们的自律性有明显的提高,在协调方面也有长进,同学之间渐成互帮互助之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鱼跃前滚翻的完整动作,课中提供了各种练习手段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征,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练习积极性。但少数学生们由于胆子较小,缺乏自信心,不敢跃起做练习,影响到动作质量。

小学优秀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办事要专一,有始有终。

2.看懂图意,能够回答课后问题。

3.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学会10个生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猴子什么也得不到的原因;掌握好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教学准备与课文相同的5幅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堂。

(板画一座山)这是一座山,山上住着一只小猴子,(出示猴头)你们看它可爱不可爱?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去玩,临走时妈妈对它说:你下山的时候可是小猴子根本就没听见妈妈的话,一溜烟向山下跑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初步理解文意。

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五幅图)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每幅图的意思说一说?谁能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板书: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里、回家路上)

下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五幅图的。

三、图文对照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一)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给课文划分小段。

(二)分小段读课文,用谁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的句式说一说1~4小段的意思。

小猴子每到一个地方都想得到更好的东西,可是最后它怎么样呢?(什么也没得到)你是从哪知道的?指名读第5小节。

(三)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1.看图:小猴子每次到过的地方相同吗?它每次摘的东西,扔的东西相同吗?

2.指名再读1~4小段。

(1)从图上看玉米、桃子、西瓜长得非常好,小白兔也很可爱,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细读课文,找到又大又多、扛着、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真可爱。

(2)指导朗读,读好这些词和句子。(板书:掰玉米扔摘桃子扔摘西瓜扔追小兔不见了。)

3.看图:前4幅图和第五幅图比较,小猴子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第五幅图小猴子的表情是什么样?问:为什么高高兴兴的小猴子最后变成这样了呢?(因为什么都没得到)为什么?同学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只好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三)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妈妈曾经和它说了一些话,可是小猴子没听见,现在它落得两手空空很后悔,很想知道妈妈到底对它说了什么,你们能帮助小猴子,告诉它妈妈说的话吗?(揭示课文内涵,小结后板书:做事要专一,有目的,有始有终)

(四)再读全文,进一步理解文意。

(五)发散思维:下一次小猴子再下山时它会怎么做?板书设计

8.小猴子下山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有目的,有始有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这课书的生字,还要练习朗读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要有语气,有感情。

三、学习生字。

(一)认读生字卡片。要求:读得正确,声音宏亮。

(二)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1.笔画易错的字。非,笔顺是这样:。片,最后一笔横折要一笔写成。练习用片口头组词。瓜,第三笔是竖提,不要忘了点。兔,第六笔的撇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成一竖一撇。真,中间是三个横,不要写成2个横,下面是八字底。

说一说这些字怎样记,易错的地方是哪儿?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2.与旧字换一部分组成的字。常,与党上面相同,下面不同。非常就是特别的意思。着,与看下面相同,说说哪一样,哪不一样。读轻声zhe,区分和这的用法:这一般用在一句话或一个词的最前面,而着用在词的后面。圆,说一说与园的区别。组词。

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3.得,怎样记这个字?在课文里读de,它还是得到的得。可,写时注意第一笔的横稍长。

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三、熟读这些词。

板书设计:

8.小猴子下山

(用田字格黑板板书这些字)

第三课时

一、进行巩固词语的练习。

(一)进行各种形式的读词比赛,目的:看准字形。

(二)猜字游戏。

(三)把生字卡片摆在黑板上,说出一个字后立即找出这个字。目的:记准字形。

二、完成课后练习。

(一)填空.P20/2

步骤:1.读句子。地里的什么又大又多。树上的什么又大又红。瓜地的什么又大又圆。

2.明白填什么后填在书上。

3.完整地读句子。

(二)完成课后练习3。

步骤:1.读句子,进行比较,哪个好,为什么。

2.理解真、非常的意思。

3.练习用真、非常进行说话。

三、指导完成作业及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与第二节课相同。

小学优秀课件【篇5】

第一课时

一、播放动画,激趣导入

1、师播放小鸟破壳而出的多媒体动画课件,生观察。

2、说说:你看了动画,了解到了什么?(让生自由发言)

3、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一个小朋友和两只鸟蛋之间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两只鸟蛋)生齐读课题。

4、师: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先听老师给你讲讲吧!(老师范读全诗,生整体感知)

5、过渡: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想读吧,快打开书本吧!

二、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划出不理解的词。

2、读准生字,认清字形,记住字音

3、组内互相认读生字和词语,互听同学读课文,帮助同学正音

4、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巡视、指导。(着重知道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的方法,看看是否每个成员都发言)

三、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师: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吧!汇报成功的小组可得到一只“鸟蛋”。(老师画的鸟蛋图)

1、请客人

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鸟蛋取下凉凉的好玩一定捧着连忙轻轻地

仿佛抬头目光欢唱高远蓝天投向

这些词先隐去拼音,小组读词“请客人”,读对了,则词上出现拼音。

(可以叫一人读,也可叫小组成员一起读)

如有读错的,可请其他小组成员正音。

2、猜词语

老师做动作,学生仔细看,老师演的是屏幕上的哪一个词。然后小组抢答。

(1)取下

(2)捧着

(3)抬头

(4)投向

3、比一比:

师:谁记住了“我会写”中的六个字?怎么记的?比一比谁的方法好。

小组汇报。(小组汇报积极的,方法优胜的可得一只鸟蛋。

4、解疑惑:

师:哪个小组有不理解的词?各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提出来后,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如学生提出“焦急”、“仿佛”不理解时,老师可重点帮助学生理解。

(1)师出示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请学生读一读。

(2)让生想一想,“焦急”和“仿佛”还能换成什么词语,句子意思不变。

(3)生回答后,把说的词(如着急、好像等)代进去读一读,体会词义。

5、挑战读

(1)小组合作,每人读一节,集体读完整首诗。

(2)一人为代表,向其他小组成员挑战读

(3)一小组为代表齐读,向其他小组集体挑战读

(4)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组的朗读,并讲讲原因

师生评出朗读小组,奖励鸟蛋

6、评出学习优胜小组。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听唱

1、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师:你们想一想,课文中哪两个生字都带有口字旁的?(听、唱)

3、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4、师:这两个字怎样写才美呢?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边说笔画的位置。

5、师写完“唱”,让学生说说“唱”中的两个“日”哪里不太像?(上面一个小,下面一个大,并且扁扁的)

6、生在书上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扩展:寻找、搜集有关鸟的知识介绍和图片,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一)取鸟蛋

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鸟窝,鸟窝里放着一些鸟蛋。(每一张鸟蛋图后都写着一个本课的生字)

1、师:小朋友,你想拿到窝里的鸟蛋吗?只要你认出鸟蛋背后的字,它就归你了。谁想要?

2、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来取图片并认读生字。

(二)找朋友

1、用卡片写着:鸟蛋小路杨树凉凉的长长的高高的

2、老师把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好朋友,然后一起读词组,再交换左右顺序读,然后带大家齐读。(内容就是课后“我会读”)

二、读文悟情

(一)学习一、二两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2、让生说说:我仿佛看见了。

3、看课件:小男孩取鸟蛋和拿在手里把玩的情景。

4、师:小朋友,你们瞧,鸟蛋凉凉的,滑滑的,多好玩呀!谁来当这个小男孩,带着好玩的心情来读读这一节?(指名读,齐读)

5、师:小朋友,鸟蛋那么可爱,小男孩为什么又把鸟蛋送还了呢?(女生齐读第二节)指名回答

6、让生闭上眼睛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的样子,然后让学生当当鸟妈妈来演一演,可以加上动作、表情和语言。

7、师:想一想,妈妈教导男孩时的话该怎么读?生自由练习。

谁愿意当妈妈对男孩说一说?(老师可先来当妈妈,请一个男生当文中的小男孩,老师师范说,再指名说,同桌互说)

(二)、学习三、四两节

1、生轻轻读第三节

2、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小男孩?是从哪里发现的?

出示句式:他是个的小男孩。(生自由说)

3、小结:小朋友讲得真好。这个小男孩在妈妈的启发下,小心翼翼地把鸟蛋送还,老师也觉得他多爱鸟呀!(课件演示小男孩送还鸟蛋的情景)

4、师:谁能把小朋友爱惜鸟蛋的样子读出来呢?(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5、男生齐读最后一节。

6、师:读了这一段,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生说:我仿佛听见了。

7、师:你们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生质疑)

8、出示课件:男孩把鸟蛋送还,站在树下,望着天空的情景。

9、师着重帮学生释疑:

(1)这鸟儿的欢唱是指什么鸟儿?

(2)他把目光投向高远的天空,他想看到什么呢?(生仔细观察课件,自由读第四节并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如果生答不出,可让他们再次观看小鸟破壳而出的多媒体动画)

10、师总结:小男孩仿佛听到了破壳而出的小鸟在枝头欢乐的叫声,仿佛看到了它们在蓝天上飞翔的美丽身影,还看到了小鸟和人类已成为了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带着美好的希望来读读最后几句吧!(齐读第四节,男女生分读)

11、齐读整首诗。

三、指导背诵

1、师: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能不能记住它呢?

2、自由读,自由背

3、同桌互背。

4、指名背(可以边看整个故事的课件),集体备诵

四、课外扩展,交流资料

1、学生介绍有关鸟的知识,展示各种鸟的图片

2、老师放课件:搜集的各种鸟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鸟的知识(如:世界上有多少只鸟)

3、老师还可告诉学生: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他们。

课中操:听歌曲《小鸟,小鸟》,生跟随老师律动

五、指导书写:

1、老师出示生字:连远

2、让生说说都是什么偏旁?

3、老师范写这两个字,生观察。师边写边提醒学生看清“走之儿”的写法。(点和横折折撇两个笔画间要空一些,捺要平,稍稍有些弧度。)

4、生描红、临摹

5、出示:定向

6、师:谁能写这漂亮的两个字?指名板书。

7、评议,师强调“定”的最后两笔,“向”的“口”要往上一些。

8、生描红、临摹

六、课堂作业:

1、填空: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甜甜的

小草()()小草

花儿()()花儿

柳枝()()柳枝

西瓜()()西瓜

大海()()大海

2、同桌诗歌表演,加上动作。可以一人扮演妈妈,一人扮小男孩。(机动)

小学优秀课件【篇6】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从课本上到桂林去游览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

现在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

(范读课文)

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二、初读课文

1、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师有两个要求:

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

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

(生自学课文)

2、交流: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甲天下)

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丽的图画。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观赏)

对。欣赏桂林山水,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比如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三、教学漓江的水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

1、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2、交流:静 、清 、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有谁能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交流)

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美?

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

(示范)

(再念)

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

(师范念)

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很好。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不能)

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

(略)

我们也可以来写几句这样的句子。

(出示)

⑴ 公园里的花香。

⑵ 树林里的空气清新。

⑶ 校园里干净。

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读),漓江的水清得(读)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

(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

你们感觉到怎样?

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翡翠是什么?

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那叫什么?

(瑕)

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斑点点的叫什么?

(无瑕的翡翠)

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现在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书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书上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齐念)

这节写漓江的水,写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吗?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是这样。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波澜壮阔”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水平如镜”的“如”是什么意思?

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这些句子是衬托的,怎么念?

这节写什么?(写桂林的水静、清、绿)

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写桂林水甲天下。

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二两小节课文。

四、练习

今天我们学了排比句,我请你们做个小作业:

示小黑板:

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这是一个句子,大家把它说成个排比句。可以先说个简单的,比如“我爱大海”……

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爱又静又清又绿的漓江水。

这节就学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一、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样美呢?让我们读课文第三小节。请大家读两遍。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记号。第二遍要抓住重点。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画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大家在下面学。

(交流)

二、教学桂林的山

1、(出示)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开不连在一块的叫什么?

(各不相连)

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像老人,像骆驼,像大象)

(指老人山)

你看这老人像在干什么?

我们再看骆驼像在那干什么?

我看到这骆驼,就会产生一个联想,想到它跪着等人,等我们干什么?

你们再看这只象在干什么?

桂林的山的形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变化很多,句子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形态万千)

“万千”什么意思?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桂林的山?

(奇)

(板书:奇)

怎么奇呀?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个特点。这里的“奇”字当什么讲?是不是奇怪?

(很少见的)

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奇峰)

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奇峰罗列)

“罗”是什么意思?

“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

大家把这句念一下。

(生齐念)

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

(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

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画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危山)

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危险)

字典上有三个注释:

出示小黑板:

⑴ 不安全。

⑵ 损害。

⑶ 高的陡的。

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危峰兀立)

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画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怪石嶙峋)

(出示)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真险啊。

2、指导朗读:

怎样念才体现出桂林山势险?

(念课文)

这句写桂林的山险。这个“险”是危险吗?

(说山陡)

刚才我们把不懂的词语学会了,同时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险。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险之外,还很秀。秀是什么意思?

(是美的意思)

“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

秀就是指美。你们看(指放大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风。一折一折的(做手势助说)打开可遮住后面的东西。这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景物。现在请一个同学指着图说说桂林的山怎样秀,哪些像屏风,哪些像竹笋,色彩怎样明丽,怎样倒映水中。

我们念念这个句子。

(师生同念课文)

学习第二节课文时,我们知道了在写漓江水之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这几句也是衬托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这里有个“峰峦雄伟”怎么讲?

这节课文,写桂林的山奇、险、秀,写出了山的特点。说明桂林的山──

(生:甲天下)。

三、教学最后一小节

现在我们看课文最后一小节还写了什么景物。谁来念一下课文?

最后一节课文,还写了哪些景物?

(写了绿树红花,竹筏小舟、迷蒙的云雾)

(念课文)就这么简单几笔从空中云雾迷蒙,写到山间绿树红花,再写到江畔竹筏小舟。这样几笔简单的描写,就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不是这么(用手势画个方块)一张画?

画卷是长长的卷起的画。可以展开,展开(用手势演示展开状),再展开,叫什么?

(连绵不断)

对。下面还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作一次遐想旅游。

(边欣赏音乐边读课文)

四、深化课文

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的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说?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山河秀丽、大好河山、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改成感叹句会吗?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五、练习

下面请大家做两个作业:

1、找出课文中写山写水的词,归好类抄写。

2、检查你们自学生字的情况,请你们填这几个词。

(出示小黑板)

(抽一生上讲台填写,填写完讲评)

数学教学课件优选14篇


敬读阅读栏目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课件”,感谢您选中本页我们会给您带来最好的阅读体验。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数学教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扇形统汁图读出必要的信息,为决策服务。

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汁图,能从扇形统汁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结合统汁图正确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服务。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校运会中我们班好多学生都报名参加了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有的同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呢?班长来统计一下

生1:我喜欢跳绳。

生2:我喜欢足球。

生3:我喜欢打乒乓球。

生4:我喜欢短跑。

……

师:刚才班长已经把你们喜欢的体育项目都记下来了,那我们可以对这些原始数据做何处理呢?

生1:制成统计表

生2:制成条形统计图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汁图,大家想从中学会些什么呢?

2、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

(2)从扇形统汁图能读出什么样的信息。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教科书第

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1)汇报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

(2)从扇形统汁图能读出什么样的信息?

(生自由说)

(3)牛奶中的数学问题。

看图,并计算出,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4)错例展示。

(每一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其它小组均能进行质疑。)

三、激发知识冲突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生活中的数学。

2、小小统计员

(1)统计自己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根据所学知识试着制作成扇形统汁图。

(2)进行数据分析,为家庭开支的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数学教学课件【篇2】

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难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数学教学课件【篇3】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实际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掌握一个因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在得数后面添上两个0。

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有什么异同点?

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作业:

1.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两、三位数乘两闰数的乘法估算。

把本题的估算和前面的一位数乘法的估算作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2.写出下面估算结果。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算式与上面的题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1.探究500÷100怎样口算?

2.教学例5。

3.归纳:怎样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哪种方法最方便?

1.仔细观察下面左边的算式可以看成右边的哪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数学教学课件【篇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宇宙的愿望。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通过“月球旅行”这一情境,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等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想情境中融入的数学问题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综合性,而且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材中的“月球旅行”,实际教学时我想将这一情境加以丰富,通过创设“飞船发射场”“月球村交通地图”“月亮城堡”“游乐园”这几个旅游景点,进行模拟的月球旅行来展开教学活动,其中融入大量符合生活实际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激起探索问题的欲望。而且在“月球旅行”这个虚拟情境的基础上,将时间融入到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的真实资料片中,展示当时事件发生的具体时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都谁愿意出去旅游?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

还有一个更好的地方——月球,想不想去?

2、登上月球是人类的梦想,2007年10月24日我们中国人终于梦想成真,18∶05分,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一起看一看那壮观的场面,好不好?(播放嫦娥一号卫星阿发射的纪录片片段)

3、认识时间:(课件显示)

(1)嫦娥一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北京时间几时几分呢?

(2)搭载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一级残骸在10月24日18∶16安全按计划坠落在预定范围。

(3)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上午8:34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北京时间几时几分?

(4)从月球上看到的我们美丽的地球。

(二)模拟“月球旅行”

引导:看到这么美丽的地球照片,大家想不想上月球呀?今天我们就和淘气、笑笑还有智慧老人,做一次模拟的月球旅行,看看会遇到哪些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准备好了就出发!

景点一:地球上的飞船发射场。

1.多媒体课件出示飞船发射场(教材提供的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板书出示:

(1)一艘飞船能载3人,4艘飞船能载多少人?

(2)现在时间是什么时候,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有多少分发射?

(3)工作人员是要上月球的人数的几倍?

3.交流各自的算法。

景点二:月球村交通地图。

师:问题解决完了让飞船准时发射。

(多媒体课件显示飞船到达月球村。出示月球村交通地图。)

1.圣诞老人接待,提出问题。

欢迎你到月球村来。这是月球村交通地图,红色接收站就在这儿。要想找到月亮城堡的位置,得先破一段暗语:“从接收站出发,向东走32米,再向南走24米就是月亮城堡。”你能找到吗?

2.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月球村地图,找出月亮城堡的具体位置并涂上颜色。

4.全班交流:请学生小老师到前面指着说,是怎样找到的。

景点三:月亮城堡。

找到了月亮城堡,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可是该走哪个门?(多媒体课件出示:月亮城堡大门口,1号门:票价一律8元;2号门:成人票10元、儿童票6元。有三个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一家;叔叔和女儿一家。)

1、师:在月亮城堡大门口,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

2、同桌分工合作,算一算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成人都走1号门,儿童都走2号门。)

景点四:游乐场。

(多媒体课件出示游乐场:8位游客排队准备坐飞船,;飞船最多乘坐2人;提示牌上显示:票价5元,飞1圈需要3分钟)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解决问题。

2、排在最后的淘气他心里会想什么呢?(我得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啊!)

(1)小组合作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全班汇报。

(2)算一算淘气至少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飞船。

3、小知识:为什么月球上体重会变轻?(机灵狗说出原因)

4、我是小小设计师

智慧老人:请你利用附页3中的图设计一个月球学校,并说说它们各自的位置。

(三)总结

师:今天的月球旅行就到这里,关于这次旅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感想和体会想和大家说的?

月球旅行很快乐,就像一首儿歌说的: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教学反思:

“月球旅行”这节课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在设计时我力图将虚拟的月球旅行情境与现实生活中人类对月球的探险相结合,使之成为连贯的情境。在这个连续的情境中,让学生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方向与位置和时间等方面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可能是我引导不够到位,学生没有非常积极地进行思考。另外,我觉得由于我对低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特点缺乏了解,所以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数学教学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

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

3、认一认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图1:小明9时半图2:小军8时半图3:小强9时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学课件【篇6】

1、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

2、能准确找出数量关系。

3、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我们已经对分数乘法进行了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进行复习。

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 ,吃了多少千克?

如果想求出吃了多少千克,要分哪几步去思考?怎样分析这道题?

(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找出数量关系。

(3)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 )

(2)甲的6/7相当于乙。( )

(3)乙的5/9与甲相等。( )

(4)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1/8。()

2、填空题

(1)、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1/8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2)、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1/2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2/3的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3、应用题

(1)、一堆煤12吨,又运来它的1/6 ,现在共有煤多少吨?

(2)、李庄共有小麦地320公亩,水稻地比小麦地多1/5 ,这个庄的水稻地比小麦地多多少公亩?有水稻地多少公亩?

(3)、修一条公路,长1000米,甲队已经修了这条路的2/5 ,剩下的由乙队修,乙队修多少米?

(4)、教师公寓有三居室180套,二居室的套数是三居室的1/3 ,一居室的套数是二居室的 3/4。教师公寓有一居室多少套?

指生板演 ,集体订正,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说一说自己哪些方面表现的比较好,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数学教学课件【篇7】

教学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故事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与文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人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学习目标

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忧郁、文静、犹豫”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前准备

朗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主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关爱是什么?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个掌声,给人无限的勇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董保纲的名篇《掌声》。

3、齐读课题。

过度:《掌声》这个小故事讲得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令人非常感动。

二、初读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随文识字

(指名读,读流利一点。

英子正是因为得了这种病,腿脚(落下了残疾)。这里哪个字的读音特别需要注意呀?

屏显“落下残疾”指名读,正音。

这个“落”还能读什么音?能组个词吗?

落()叶丢三落()四

因为她得过(),腿脚(),所以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屏显:姿势),自己拼一拼,能读准吗?指名读。

(2)骤然间?热烈?持久

屏显:“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屏显词语:从你开始,每人一个,领着大家读一读。?又回到句子中了,请你来读。

这掌声改变了英子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

3、集中识字

正音,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写字指导

交给学生写字的方法:观察字形结构,写好关键笔画。

三、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

1、学习第一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或忧郁)

(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你试着把“总是”读得重一些,把“默默地”读轻一点。再读一遍。)

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

2、学习第二段

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思考: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真高兴,你能勇敢地举手,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屏显句子,师领读:我们一起读: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英子,轮到你讲故事了,你为什么犹豫呢?

可见这犹豫中藏着的是英子的害怕、胆怯,对吗?读出你的感受。

她还有别的想法吗?(她想去吗?)

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你的发言很有独到之处,善于思考,读出你的想法。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里拿不定主意,所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无奈之下,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此时,英子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五、板书:

掌声

数学教学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

天,一年共有365天。

月、日的概念,能在日历上找到确切的日期。

活动准备:

;大年历图一张。

月、日;3月8日。

3、学具:4张作业清单,XX年历人手一张,铅笔人手一份。

4、经验准备:幼儿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动过程:

月、日的概念。

(1)教师讲述故事《年***一家》,提问:年妈妈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月、日。

(1)教师:今天年妈妈和她的日娃娃们也来到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个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3、认识年历并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问:方框里的红色数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导幼儿认读:x月x日。

(6月1日。

(2)师幼共验证。

(3)师幼共同小结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4、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检验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标记。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原来一共有365个日娃娃。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最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个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数学教学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名单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探究新知

1. 情景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通知

学校定于下周五举行趣味运动会,请三年级各班选拔

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8名同学参加踢毽比赛。

校体育组

(1)了解信息。

(2)师:你觉得三(1)班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1)课件出示三(1)班学生参加跳绳、踢毽比赛学生名单。

(2)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总人数是17人吗?

(3)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很快看出哪些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3.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

(2)汇报交流。

4.介绍韦恩图

(1)介绍韦恩图的来历。

(2)结合例题明确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指生说一说。

5.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生尝试列式,全班交流。讲清算式的含义。

6.估计:咱们班可能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学教学课件【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目标解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课的学习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体会逻辑推理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一)学生游戏,猜物体验

1.“随意”猜。

老师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礼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礼物?

2.“犹豫”猜。

教师提示:礼物是橡皮和转笔刀。让学生再次猜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3.“确定”猜。

继续提示:下面不是橡皮。

(1)学生独自猜测。

(2)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二)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引导审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互动互议,精讲点拨

1.全班交流。

预设1: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2:连线法。

引导学生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

预设3:表格法。(如下图,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数学

语文

品德与生活

小红

×

×

小丽

×

×

小刚

×

×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

(四)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让学生体会,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推理,即“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因此由三个人拿三本书转化成两个人拿两本书。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2.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

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础练习

完成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读题后在书上完成,完成后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二)变式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完成后着重让学生思考“你先确定谁?为什么?”

(三)游戏拓展

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拿出3样文具,在组内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先在组内玩,然后全班表演,请其他同学猜。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了有趣的练习和游戏,思维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训练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数学教学课件【篇11】

估算黄豆粒数

学会估算方法。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黄豆,杯子,天平等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数学教学课件【篇12】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亿以内的大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上册

●认识除法,表内口算除法及应用

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的竖式除法,有余数除法及应用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除法

----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及应用

●路程、时间与速度

●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商不变的规律

●带括号的整数四则混

合运算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

●小数除法及应用

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除法及应用

六年级上册

●混合运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运算规律,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此外,还有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大数等内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突出题材的现实性,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方法。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都安排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提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计算的方法

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其宗旨是承认学生学习思维策略的差异,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也可以促使学生的不同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在本单元的各个活动中,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归纳计算的方法。如“买文具”的活动(教材第56页),对于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教材呈现了三个计算的方法,有逐步相减的、有用乘法思考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教材安排这些方法的目的是说明,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先进行探索,与同学进行交流后再归纳计算的方法。又如“参观苗圃”的活动(教材第62页),如何试商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关键,教材中安排的试商方法有几种,这样安排也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教学的过程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师不要急于为学生提供现成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各种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本单元安排的“探索与发现(四)”(教材第72页)是第三单元三个探索与发现的继续,其探索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主要是通过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从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教材中用对话的形式来反映探索的思考过程,教学时可以运用这些思路来指导学生。对于商不变规律的应用问题,主要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所以相关的简便计算不要求提高难度。

2.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的安排都与计算同步。在解决问题时,首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呈现的信息,会选择相关的信息。因为在题目中有些信息是多余的,有些信息是隐蔽的,只有把这些信息合理分析,才能正确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其次是合理地利用题目中的条件,并能根据条件之间的关系作出简单的推理。如教材第75页第3题的“设计购买方案”是条件比较多的问题,而且具有开放性。因此,如何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则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不直接呈现全部的条件,逐步出示一些条件,以减轻他们学习的压力。

3.在运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在本单元中,基本上在每个运算前都安排了估一估的要求,目的是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不论是学习新的知识,还是练习巩固,都应该让学生先估一估,然后再算一算。对于学生的估算,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依据。当然,每个学生的估算方法不是统一的,只要合理都应肯定。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买文具

2

路程、时间与速度

2

参观苗圃

3

秋游

练习六

2

国家体育馆

1

探索与发现(四)

2

“中括号”

1

练习七

1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14课时。

数学教学课件【篇13】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26的内容和练习七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推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25×4=100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2、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4、求12的3分之1是多少?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月饼图并提问: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几块?请你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在这个算式中,1/2、4、2各叫什么数?(教师板书)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2)2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块?(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这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人?(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第3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

(4)第(2)(3)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练习: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题,学生审题,教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列出算式:6/7除以2(说出6/7的含义及算式含义)

(2)每段到底长多少米呢?同学们能否以小组形式自己试着算一算,算时请你认真观察线段图,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3)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成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两种不同的思路)

(4)学生对以上思路进行质疑: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26页的“做一做”的题目。

2、练习七的第2题,对比每一组中的两个题有什么联系。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3、练习七的第5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四、课堂练习。

第1、3、4、6题。

数学教学课件【篇14】

教材第77页例3、“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的第1~4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和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

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多媒体

1.解方程。

2x-3=5 4.5+3x=13.5

2.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实际问题与方程。(出示课题)

1.教学“列方程解两积之和的应用题”。

(1)出示情景图。

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列方程并解方程。

让学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2x+8.4=13.2

2.教学例题3。

出示例题3。

把上面的例题改成例题3: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kg,共付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提问: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异同?(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和上个例题一样;只是部分数字进行了改动,解题方法也和上题一样)

学生独立解答。

(1)学生审题,说出解题思路。

(2)口头列出方程:2x+2.8×2=10.4。

(3)在课本上写出解答过程。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总结解法:

(1)用未知数x表示每千克苹果的价钱。

(2)根据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列方程。2x表示苹果的总价,2.8×2表示梨的总钱数。

(3)根据解2x+2.8×2=10.4这个方程的方法,把2.8×2先算出来,把2x看作一个整体,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的类型来解方程。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2x+5.6=10.4

2x+5.6-5.6=10.4-5.6

2x=4.8

2x÷2=4.8÷2

x=2.4

(4)经检验,x=2.4是方程的解。

3.探究第二种解法。

提问:除了上面的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列出方程,说出自己的思路)

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板书:(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x+2.8)×2=10.4

讨论:这个方程怎样解?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解这个方程时,可以把小括号内的2.8+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8+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板书: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2.8+x)×2÷2=10.4÷2

2.8+x=5.2

2.8+x=5.2-2.8

x=2.4

4.比较两种解法。

提问:例3中的两种解法列出的方程有什么联系吗?

方程1:2x+2.8×2=10.4

方程2:(2.8+x)×2=10.4

学生自由发言。

讲解:从第二个方程到第一个方程,实际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从第一个方程到第二个方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这道题,数量关系为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已知四张门票共11元。从插图中可以看出,成人票、儿童票各2张。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的第1~3题。

提问:本节课你又学会了解哪些类型的方程?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及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4题。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6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