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高一地理课件 >

高一地理课件收藏12篇

高一地理课件收藏12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教师会将教材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梳理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如果有未写的部分,教师就需要尽快补充完善。教案是学生学习的管理和评价工具,你是否对写教案课件存在疑问呢?经过筛选,本小编推荐阅读“高一地理课件”一文,认为其内容值得一看,建议大家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者!

高一地理课件【篇1】

一、教材内容分析

【理解】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思考】美国否决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此举违反了什么原则?

【设计意图】以美国不参与《京都议定书》为例,反映了“单边主义”,违背了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虽然中国没有承担“减排”任务,但我们也会遵循以上原则积极自律。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明白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

【材料分析】

1.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2.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吃掉了近百亩土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

【思考】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哪一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什么?

【分析】第二个材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为材料1用农田堆放垃圾会破坏土地肥力,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这种行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材料2既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当,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温饱同时创造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所以说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我们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设计意图】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让学生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第三环节:课堂反馈、小结

【讨论】欣赏漫画“乐在其中”

【思考】漫画中反映了什么地理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何后果?请提出解决措施?

【总结】我们的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布置作业】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我能做什么?

高一地理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扩展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这类“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一地理课件【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高一地理课件【篇4】

课前准备

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朋友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xx

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xx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xx性。因为人类对xxx、xxx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xxxxxx,并直接破坏xxxxxx。

资源库[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①提出思考问题: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为例,列举资源过度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②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比较表(表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认识对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掌握发散思维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1

工业活动

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大量开采煤炭

①破坏地表,如露天开矿会引发滑坡、崩塌等,井下采煤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土地塌陷;

②大量的煤矸石占用土地;

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污染;

④粉煤灰造成大气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

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②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③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投影图1。

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表达了与工业污染有关的那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分别是什么?哪些工厂具有两种主要污染类型?什么是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③阅读课本,归纳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④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投影图,思考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③板图演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类型,了解防治办法,学会从环境因素出发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三、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与分类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1)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2)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总结分析:

(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课件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xx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四)断层构造地貌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一地理课件【篇6】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本册书先讲“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即农业、工业,再讲交通。因此学生对这部分会比较陌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通过各种正确途径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可以增加直观的图片适当补充聚落空间形态的有关知识。本校高一新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操控能力,但是差异比较明显,建议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课本的地图等,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有关的图片和资料及相关实际案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侧重对地理学习结果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引用民谚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如今,宝成铁路沟通了巴山蜀水,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日新月异,成绩斐然。

设计意图:这样导课,既传授了知识,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讲授新课

(一)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引导学生归纳聚落的概念、类型。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环节一: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

出示案例:嘉兴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从“时期、形态、原因”等方面分析。(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进行填写)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思考填表对比不同时期,嘉兴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从而得到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环节二: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出示小问题:“考考你:“扬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门前(冷落)鞍马稀。”让学生试着填写诗句中缺少的词语,并展示资料“扬州的变迁”,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及资料,引导学生得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影响的另一个方面: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环节三: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出示图片:银川市地图,西夏、金凤、兴庆区的分布图出示案例:株洲市区发展地图。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分析株洲市区发展变化图,并结合自己家乡的首府银川主要的市区分布图,讨论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教师适当引导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教师的引导归纳,及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在生活的所见,得到聚落空间形态一般沿交通干线扩展,并且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环节四: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出示图片资料:“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地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交通网络对城市带形成的影响。

过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房价、地价不断上涨还有人们对于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逐渐向外围地区转移,而商业和服务业则向市中心集聚。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逐渐转移到郊区,就得益与交通网的完善,随后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也向郊区迁移。那么这些商业网点(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和商业中心的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是什么呢?

(三)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环节五:展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教材P84页图5、8和图5、9)思考:

(1)请观察两张图,说说其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谁大谁小?

(2)请分析原因。

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此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从自然(地形地势)、社会(人口分布密度)、经济(经济基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等因素方面分析,通过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进而影响了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本活动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会分析和交流的能力。

(四)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环节六:石嘴山市的大型商业区的位置和交通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个班级博客,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上传,之后在博客上讨论,3天前布置好。在讨论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交流。(1)石嘴山商业中心位置(2)石嘴山的市批发市场分布(3)装饰城与建材市场分布(4)仓储超市)

问题引导:(1)这些大型商业网点的布局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预设:位于城市郊区、新城或旧城改造处,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一是沿着旧国道或主要城市干道两侧自发形成;二是在城市交通枢纽;三是在快速干线和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附近形成。

问题引导:(2)仓储等为什么不布局在石嘴山中心呢?

学生回答预设:市中心的地租昂贵,而郊区的地租比较便宜,加上便利的交通,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

设计意图:通过我们生活的城市石嘴山市为例分析讨论,商业布局的原因,这些大型的商业网点布局在市区中心、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是以交通原则代替了市场原则。

总结:板书总结

高一地理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 热力环流:a.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b.热力环流的产生及图示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

教学重点、难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

知识结构:

来源:太阳辐射

大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唯独差异

气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的 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 大气的水平运动 只改变方向的力:地转偏向力

动 阻力:摩擦力

大气水平 低气压中的大气,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气旋)

运动形式 高气压中的大气,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北半球反气旋)

引入: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夏季风带来了雨水,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全靠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一、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指出: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1) 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 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 水平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即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小结: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

(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练习: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 ①

气压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①) ④ ② 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气压低于③。

判断:书P34《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③

①城区因工业生产与汽车等人类活动,气温高于农村,称为“城市热岛”。

②图中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③规划时应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距离之外。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大气水平运动中所受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使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力的产生:水平气压差

判断:右图所示的4点中

大气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的是 B a b 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c

③特点:A.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压线

C.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b点风力最大。

(2)地转偏向力

①力的产生:地球自转。

②特点:A.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问:如何改变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B.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练习: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C

1006 1012

1008 1010

1010 1008

1012 1006

A B C D

( 3 ) 摩擦力

读图2.11《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无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面平行。

②低空(近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

交角。

∴风向与等压线有无交角,可以判断风在高空还是在

低空(近地面)。

2、 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判断:

①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②再确定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与风向成90°的是地转偏向力。

④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结:①从右图中可分析出风所在的南北半球,气压高低,高空还是低空。

②近地面大气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压中的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运动。

高压中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运动。

高一地理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叙述]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叙述]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叙述]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板书]2、社会和经济原因

[叙述]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总结]同学们本节我们就讲完了。但留给我们思考的内容却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使我们学的知识更扎实,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现留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问题: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共富"重要理论?(提示: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考)。

高一地理课件【篇9】

一、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 《 从全层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 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全层间的物质运动.

二、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3 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4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整体性概念把握不好,对于厄尔尼诺可能都没有怎么了解过.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初步把握 该堂课的三个问题.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4人一组, 便于学生活动.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图片导入、展示目标。

呈现读图3-2-1, 同学们,我们可以从这幅图片中看到组成地理环境的几大要素, 今天就学习,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的另一特性,整体性.

教师: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一: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潮湿、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大,又会增加降水量。

(2)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击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

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思考并探究] 据图探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通过分析讨论思考题,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精讲点拨]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不仅如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气候学名词:厄尔尼诺。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 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可是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读图: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在正常年份下,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

[探究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体现: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精讲点拨]: 1、秘鲁西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鱼类来此觅食,形成秘鲁渔场。

2、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饥饿而死亡。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海湾战争时,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使遥远的喜玛拉雅山降黑雪。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区域的联系性。

通过厄尔尼诺大家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

[讨论] 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总结] 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包括引发和加强亚洲季风、改善东亚和南亚的生态条件、形成中亚和南亚的荒漠环境、协助黄土高原形成等等。

从“厄尔尼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其中,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分析、讲解]: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例如:海洋是太阳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量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例如:赤道两侧,常年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当然,水体运动也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结合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例如: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的气压很低,往往导致海面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

讨论

[讨论]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承接] 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物质运动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三、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

[精讲点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表明,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水从水圈迁移到生物圈。当植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补充]书本上给我们扩充了一个知识点,把书本翻到P69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知识窗]—地球上的生物循环与碳循环。这部分内容简要的概括的地球上碳循环的基本流程,作为知识的扩充,同学们自己将这个知识点理解一下,并在看的同时将碳循环同水循环、氧循环等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这些循环对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要素与整体的一致性.

2,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内容是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合,是从整体的角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地理环境.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 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20余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章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初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二、预习内容

1,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作用的?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3 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4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点: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一)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个箭头可以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质作用?请将符号“×”标注在该箭头的线段上。

(2)此图说明了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2 读图: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探究]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3 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二)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三) 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试着说出,地球圈层之间进行的物质运动.

(三)反思总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惑?

(四) 当堂检测

1 “厄尔尼诺”发生时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变化是( )

A.大气环流变得更加稳定 B.秘鲁寒流的势力加强

C.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升高,使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增

D.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

3.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

D.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4.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与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

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

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生物种类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5 关于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传输与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在信风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是海洋对大气作用的表现

B.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在不停地进行热量交换

C.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D.台风经过海面时,常常使海面变得更低

6.关于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

B.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D.生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7 上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据此可分析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陆地环境中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3)箭头A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表示下列地理现象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箭头处,使之与箭头的含义相符。

B.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质作用

C.旗形树冠的形成

D.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

E.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课后练习与提高

高一地理课件【篇10】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大气组成、分布、运动的基础上,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节课还为第四单元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目标确定:

①知识目标:理解气团、锋面、低压、高压的概念和形成。

理解锋面系统并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特征。

②能力目标:会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

会阅读天气形势预报图。

③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天气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重点之一: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

②锋面天气掌握之后可以“学以致用”,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重点之二:高低气压的天气特征。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低压)强烈发展的表现。

②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就是高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难点之一: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其为难点的依据有二:

①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

②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和被动不易确定。

③锋前锋后的位置不易辨认。

④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的差异不好掌握。

⑤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不好记忆。

难点之二:锋面气旋的理解。其为难点的原因有二:

①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能形成锋面气旋而不形成锋面反气旋。

②水平气流的辐散与辐合难于长久记忆,且易记混淆。

二.说学法:

1.兴趣学习法。本节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生求知欲强。

2.手势记忆法。水平气流运动的方向可借手势强化记忆。

3.知识迁移法:锋面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指导学生会看会听天气预报。

三.说教法:

1.多媒体视听教学法:由于本节内容抽象,通过电教模拟演示,可以使抽象思维具体化,有全新的视听感觉。

2.比较教学法: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用比较法教学学生记得牢。

四.说程序:

1、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五、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

㈠锋面构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构特点,天气特点)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3.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哪两种类型)

㈡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1)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高一地理课件【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1章第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识记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圈层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这是历年来的考点,同时也是要求同学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地质学的基础。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学会读图和用图,本节的示意图较多所以在本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之所以把这部分知识确定为难点是因为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与其物理特性相关,学习这部分知识要运用到物理学知识,要求的地理综合知识水平较高,对于推断内部各层的物质也要求较广博的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

变化情况紧密联系,要搞清楚内部的分层首先要读懂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图,而高一学生思维的深度还不够,对有效信息的提炼还不准确,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难于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一块。

(转承)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运用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读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新课,讲授及合作探究,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等三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讲授及合作探究

一、知识讲解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二、合作探究

读图训练,认识地震波的变化与地球的内部分层。

引导读图1—4—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并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我将提出如下问题:

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传播介质的变化——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差别很大)?推测古登堡界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3、接着引导学生读图1—4—1要求学生从图中提取各层的深度数据并结合右侧的知识框尝试概括各层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一部分我将结合前面所讲内容和学生探讨的内容以表格

课堂练习、巩固新课

在这一部分我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圈层的界面和深度、特点并请学生填出表中内容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采用图示式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思路。

(外)(内)

以上,我仅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一地理课件【篇12】

[课程标准分析]

这是课程标准中“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条标准的要求。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不必具体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但在教学中要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

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_,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

(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阅读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中模拟曲线(灰色)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红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④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③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重难点突破]

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结合“水循环”知识和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气候变化的缓解对策、适应对策和根本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展示资料,设疑导入]

(投影)珠峰、岛国图瓦卢美丽海岸线、企鹅照片

1、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

2、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3、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全球气候变暖”——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

的,现在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有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的意愿。

[问题探究1]:是否自地球诞生以来全球气温就在不断上升呢?

展示资料: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_带动植物。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当时得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展示图片:重庆梁平县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址

展示资料:我国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有:

①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楼兰人的迁移,降水的减少;

②政治军事的原因:当地有古罗马军队的遗民;

③地质原因:楼兰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两个湖泊,造成下游来水的减少。

得出结论:在漫长的年代中,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有个时期缓慢地变暖或变冷;有个时期缓慢地变干或变湿,这种变化称为气候变迁。

教师讲解: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的气候类型,可以看作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地理事物与现象,该事物或现象与其认知产生了冲突,激起学生寻找地理规律的认知_。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一步:展示图片和资料

展示图片:①庐山山顶的“飞来石”;

②热带地区的冰川遗迹;

③U型谷与V型谷。

资料:在地球历,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

(一)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的气候变化,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建议:大家在以后的旅行或者游览路途中也会发现一些可以证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例子哦。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给别的游客当导游来解说了。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非常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以展示生动灵活的资料和直观典型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的难点。

第二步:

提问:我们发现现在我们全球的气候是处在比较温暖的间冰期。是否处在间冰期的话全球气温就在不停的上升趋势中呢?导致了现在所谓的“温室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图2。25“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及右边的小字部分,归纳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

(二)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的气候变化,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呈波动上升趋势。

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世界人类的文化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示图片:历,北方牧民因气候变冷而周期性南迁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比较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结合历史事件,并展示生动灵活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能解释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

读图分析: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了气候不断变化的事实。再请大家看图2。26,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能力

[过渡]:从时间上看,这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地区也是不同的。

使得学生初步建立地理时空跨度大、时空变化复杂的思维。

第五步:

请大家观察P50“活动”中的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①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

②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③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通过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掌握并巩固读图的方法:先读图例或者坐标,然后分析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的作

用(工业革命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加剧)

延伸阅读

高中地理课件


老师们写教案课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完成。只有做好每份教案课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如果您想了解“高中地理课件”,我可以帮助您解决,阅读本文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课件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 “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根据课标要求,讲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说教法

1.创设情景 设臵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说学法

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 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1】: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而且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板书】: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水圈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2—3—2“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总结: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高中地理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同,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学生科学地理解概念。进而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晰明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教师应该给学生进一步讲解这些因素分别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使学生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接着通过文字讲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通过案例2让学生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农业地域的概念、类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一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说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电脑

一课时

三.说学法

1.利用图文信息,提出知识性和能力性强的思考问题(新课导入)。

2.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掌握地理知识、原理与规律(导学探索、新课讲授)。

3.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反馈)。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视频以及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设计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设计意图:直观地引入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提高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

2.新课讲授

A.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区位的含义不作为重点内容讲授,只要让学生知道区位的两层含义就可以了。

◆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能力。

B.读图分析,了解并巩固应用农业区位因素

要求学生分析教材图3.3,从而初步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都有哪些。在学生初步认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之后,展示图片:思考分别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分析各个地区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通过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

C.通过活动,引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并通过读图以及案例《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分析巩固

通过课堂活动:P43活动3题,启示:除了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之外,还有哪些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并分析图片分别体现哪些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巩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分别说明市场、交通、劳动力、机械和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切实地考虑,拓展学生思路。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知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D.分析教材,识别图片,理解农业地域

阅读、分析教材,看图识别,研究案例《澳大利亚地混合农业生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能清楚直观地说明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

3.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巩固所学知识。

4. 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课件 篇3

一、说教材

知识与技能: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两者的关系以及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影响因素并掌握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做法;

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及案例分析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通过问题探讨掌握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并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

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更多地关注国家国情,树立主人翁意识保护地球强大祖国。

环境人口容量的内涵以及影响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措施

环境人口容量的内涵以及影响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措施

二、说教法

案例分析、问题探究、归纳总结

有关环境人口的材料

多媒体

三、说学法

1通过有趣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

2.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及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复活节岛的悲剧”,从该案例你意识到了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中。

2、.问题设计

提问:进一步对比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不难发现环境人口容量是在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上加上了一些附加条件。而这些附加条件往往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就是说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哪些因素又是关键性因素呢?

该问题自然过渡,同时通过补充案例及读图思考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解答但又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发散思维。

◆ 设计意图: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利用提问,创设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引导学生联系知识,积极思考,大胆联想,发散思维,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3、活动设计

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统计结果,结合一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种,为什么,谈谈你对未来人口发展以与环境人口容量的看法。

乐观派 悲观派 中间派

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科技进步使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现今世界的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容量。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 设计意图:通过该活动引发学生对前面知识的'应用理解,同时结合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自己的大胆想象思考事件的结构,表达自己的理由,这些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测验,让学生在锻炼中提高自己。

4、作业设计

课后探究:中国到底能不能依靠本身的资源养活自己呢?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思考。

◆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对知识进行理解强化能够应用,同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更多地关注国家国情,树立主人翁意识保护地球强大祖国。

高中地理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形成地表形态的力量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力作用概念、能量来源

教师提问

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转承过渡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那这四种方式到底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接下来我们具体一一学习。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教师讲解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图片展示教师出示风化示意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风化的过程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展示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紧接着开始描述实验过程。把托盘倾斜30°,然后把沙子放在托盘顶部,再把水从沙盘顶部慢慢倒下。学生观察实验,并说明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

教师引导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2.侵蚀作用

教师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空气也都有侵蚀作用。

图片展示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U型谷、角峰等地貌景观片。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3.搬运作用

教师小结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4.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转折过渡除了流水的沉积作用能形成冲积平原外,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图片展示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的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他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教师总结在黑板上展示外力作用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记忆更加深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梳理本节课重点内容。

作业:搜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的图片。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课件 篇5

【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解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交通运输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工具、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者本身空间位置的移动,是任何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须的。交通运输作为一个生产部门,其生产活动便是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不管是生产消费还是非生产消费,交通运输都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了解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交通运输的发展实际上是这两大特征的反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因此能够顺利进入本章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及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影响其建设和布局的区位因素。

2、教学难点

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布局(公路线,铁路线,航空港,港口)的区位因素。

【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整体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

(以中国高铁发展的视频形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学习主题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通过表格和案例分析,认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方法)

学习主题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通过图片展示,资料阅读、示意图解读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学习主题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通过展示图片,分析地图和资料、表格归纳认识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堂反馈、小结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通过练习题进行反馈和巩固)

高中地理课件 篇6

我是今天地理科目的xx号考生。我所说的课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鲁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学好本节课对教材后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思路,在本章中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鉴于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又结合本阶段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

难点:理解我国实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4)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说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个环节构成。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求异思维,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的环节中:我设计的是利用教材的问题“将来我们住在哪里”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引出为了避免将来出现“住无所居”的现象,当务之急就是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在讲解新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设计了本节课相应的导学案。导学案主要有两大板块组成,一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二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四大战略的存在问题和相应措施,简单明了。导学案要填的内容都是教材中有的,这完全可以让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填空,但在完成相关的填空后并不是就算是掌握了本节的内容,或者说只是掌握了一些面上的东西,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

对于学案上的第一个问题“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从书上先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提问同学回答,当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回答了以后,我会立刻追问,既然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困扰,那么你能就你的理解说说我们该怎么做吗?这里让学生自由发挥,一般学生都可以说出个大概,但由于学生掌握的地理专用术语不多,可能虽然意思表达了,但不那么的专业,这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用语,只要经常性的给学生灌输这些地理专用术语,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答主观题时就会自然地运用了。

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我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讲中国在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中国存在的这些问题比其他很多问题要更为严重,然后我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较细的分析,明确我国的发展问题的实质,及特殊性。第二步是学习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本来是重点,也是难点,但通过上面的详细分析,共同讨论,很多知识学生已经具有,所以这里我是主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对他们说的不全面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的我再进行点拨规范。

新课结束后请一同学做小结,我适时地加以引导、提示,并用多媒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即板书内容)。

最后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课下作业,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课件 篇7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了解各种等值线,解决相应习题

2.学会应用应用等值线解决有关习题

二、授课内容:

1.等温线图的判读

(1)等温线弯曲方向判别

①口诀法口诀:“一陆南”,谐音记忆为“一路难”。即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此外,还有“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等口诀。此方法主要运用于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由于便于记忆,运用方便,并且无需考虑南、北半球,故掌握此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如图1是“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则A、B两地何处为陆地,何处为海洋?此类问题,无论如何变化,无非两种形式:一是给出时间条件求地点,二是给出地点条件求时间。这两种形式的问题都可以用“一陆南”等口诀解决。此题按常规方法解答比较麻烦,很容易出错。而利用口诀“一陆南”,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显然A为陆地,B为海洋。如果已知A为陆地,B为海洋,仍然可用口诀“一陆南”,快速判断此时为1月份。

②辅助线法

此法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还可以拓展到解决其他等值线的弯曲问题。如图2为“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数值上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的

性质。判断步骤如下:Ⅰ.设L与乙等温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温度为乙;

Ⅱ.过a点作乙等温线的切线与甲等温线相交于b、c两点,则b、c两点温度为甲;

Ⅲ.显然a点温度高于b、c两点(乙甲),即a点有暖流经过(增温)。此法看上去很复杂,实际运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等高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和等地租线等的弯曲问题。如图3为“等高线分布图”,要求判断虚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可依据以上方法作辅助线与等高线相交于b、c点,如果a点海拔低于b、c点,说明此处低于两侧,故为山谷;如果a点海拔高于b、c点,则此处高于两侧,故为山脊。

(2)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

等温线弯曲主要有向低纬凸出和向高纬凸出两种情况,但等温线弯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在暖流经过或地势低或夏季大陆或冬季海洋或暖锋经过区域,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而在寒流经过或地势高或冬季大陆或夏季海洋或冷锋经过的区域,等温线则向低纬凸出。

三、本次课后作业:

等值线的练习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高三地理等太阳高度线图和等潜水位线的判读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三地理等太阳高度线图和等潜水位线的判读教案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有: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推断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高中地理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②了解水资源在数量、质量上对经济活动规模、效益的影响,理解科技进步促进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③理解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立足水资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问题,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同时注重激励发展性评价。

②重视地理素养培养,联系社会实际与乡土地理,突出地理图象与案例的讨论分析研究,合作探究水资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③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家乡的水资源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形成科学的资源观。

③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关爱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7人一组,共10组。

2、利用网络、杂志和书籍等搜集关于水资源的内容,对水资源的概念、作用、分布有大概的了解。

3、预习教材内容,明确课本活动和案例的要求,准备以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4、搜集城市水资源状况,在讲课时适当引用。

5、准备好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导入新课

以我国正在发生的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说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带出新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1、设问,引发思考。

我们知道,从宇宙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是蔚蓝色的,因为水体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1%。从这一点上看,水,似乎是“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2、了解学生对水资源的理解。

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轻松讨论对水资源的理解,快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地理课堂中,为启发、引导他们深入研讨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归纳: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因此不能把水资源单纯的理解为广义的水资源,更应该是指人类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利用的水资源。

读图:读课本上的水资源构成图。

3、哪些水资源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我们平常可以用这些水吗?请举例说明。

宛西河的治理。为什么要治理宛西河?因为宛西河为我们提供生活水源(河水)。

5、这些“容易利用”的水由什么补给?小组讨论,请小组的代表发言。(大气降水)

6、请把问题回到我们从化缺水这个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目前这种缺水的状况是不是经常出现?(不是,仅仅出现在旱季。)

7、再举个例子,拿亚马孙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水资源状况对比一下,两地的差别是不是很明显?(是)

8、你对水资源的理解又得出一个什么规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而产生差异。)

9、差异表现在哪里?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抢答以下题目(把题目投影出来)

(1)判断正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4)读课本66页《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5)抢答: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水多, (西部)水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是(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小结小组竞赛活动,指出要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讨的学习习惯。小组成员应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10、在答问的基础上概括水资源的分布: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D、总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4)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我们从化的水资源状况怎样?各小组根据搜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总的来说,从化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降水量达1900毫米以上。但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因此我市人口和农田集中的地方,在旱季比较紧张,而且今年的旱情更为严重,降水量比往年少了两成。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请举例说明。

南方为水田,北方为旱地。

结论:水资源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吗?请举例说明。(水资源的质量同样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再作概括。)

4、根据上面所学过的总结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5、请阅读课本67页的图,小组讨论一会,请谈谈你对这些图片和文字的理解和看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总结:图片主要说明人类在利用水资源上的进步。第一阶段是在2000多年前,罗马人利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第二阶段是在1870年,美国太平洋的移民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发展种植业;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也就是说,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本段的文字中提到,什么是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指把一个流域的水通过输水工程送到另一流域的过程,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

7、海水淡化技术是怎么一回事呢?请根据课本68页的内容,按照你的理解回答。

简要解释: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先进的工具把海水加热蒸发,取出其中的淡水。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日产量已经达到2700万吨,并且还在以10%~30%的速度攀升,但基本为发达国家所操控,且成本较高。

8、请派小组代表回答课本68页“活动”的题目。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提示:以色列年降水量稀少,在70毫米以下,而且没有灌溉水源,因此水资源严重不足,尽管光热条件好,也不适宜发展农业。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提示:一是“开源”,把海水淡化加以利用;二是“节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减少浪费。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面对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和西部内陆的严重干旱的现状,以色列的农业奇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应采取措施增加水资源的数量,如利用先进的器械进行滴灌,节约用水等于增加水资源的总量等。

9、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可总结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在:

(1)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主要开发利用地表水。

(2)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可以开发利用各种水体和采取措施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

第三部分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事实上,尽管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水资源的危机却越来越大。为什么?

小结: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一是从数量上看,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需水量的增加;二是从质量上看,人类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质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我国上海市缺水就是污染性缺水的一个典型例子。

2、阅读课本69页《咸海的忧虑》,请小组派代表谈看法,小组成员可补充看法。

提示:

(1)咸海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原因是:人们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气候干燥,蒸发强烈。

(2)咸海面积减少产生一系列问题,湖泊中动物物种大部分灭绝;湖泊边的城市处于沙漠之中,饮用水缺乏;传统的渔业衰落导致失业;丧失调节气候的功能,湖区环境恶化;滩地上空盐尘飞舞,对人体健康和农田危害很大。

3、从咸海的案例中看到,水资源在不断地变化,并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在哪方面表现出来呢?(水资源的减少导致环境的恶化、水资源数量供应不足、水体污染等)

4、由此可见,我们不仅仅要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迫切的是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有什么措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呢?(主要是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5、请列举开源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6、开源“五水”歌:开发地下水、蓄积洪水,跨流域调水,淡水海水,人增雨水。能马上背出来吗?

7、请列举节流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8、水资源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尽管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知识,但关键还是要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看课本70页“活动”,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提示:

(1)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应体现在: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用水规模;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

(2)我国缺水问题,谈谈看法: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确定综合思维、立体思维的方法,全面多角度地寻找解决缺水的对策。

第四部分 总结本节内容: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水资源,以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我们知道无论是水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探究更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从而解决目前人们面临的水危机。

高中地理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土壤标本或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这种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逐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壤的物质组成

教材的第二部分,围绕土壤的物质组成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形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具有肥力特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段教材重点说明土壤的肥力,由于其肥力与组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从土壤的成分出发,介绍了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这四种物质分别为固、液、气三相,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这种独特的自然体,教材用一幅扇性百分比图表示了理想土壤各组分的比例关系。正是这种独特构成,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与肥力的关系:①土壤中每种组分的作用及每种组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②土壤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土壤的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只要人们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改良和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土壤肥力就会减退。

土壤的形成

由于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在第三部分讲述了土壤的形成,这部分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特别是植物和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肥力的大小起决于生物作用,因此教材着重讲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和影响,首先教材运用一幅“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说明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①裸露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释放矿物养分;

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形成原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累积;

③高等植物着生——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丰富并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在了解了土壤形成的基础上,教材运用一幅“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说明生物对土壤肥力形成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有机质的累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通过生物的作用以及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参与作用,经过长期发育,成土母质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教材在说明了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后,在最后一段,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并且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阐述人类对成土过程干预和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结果,教材在最后提出人们对土壤利用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即人们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人地关系能够朝着协调的方向发展。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本节教材介绍的土壤是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对于土壤,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对其都有感性认识,对其作用似乎也能够意识到与植物生长或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而对于土壤在整个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则比较陌生,因此本节教材在开篇首先介绍土壤的概念,并用一幅“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及《说文解字》对土壤的概念加以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从土壤的概念出发,通过“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教材阐述了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三个作用:

①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虽然土壤是由其他要素相互作用下派生出来的,但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它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

②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③土壤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使裸露的地表草木丛生,从而改变了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

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教材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土壤标本,或者条件允许,也可以带学生到郊外实地观察土壤剖面,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

解释土壤的概念,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通过对“土”字含义和图像含义的了解,明确土壤的概念。运用教材提供的“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土壤如何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并通过学生已有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与土壤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迁移,明确土壤在四个圈层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并使学生明确土壤的肥力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说明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各种组成所占的比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利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物质的组分与其肥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土壤合理利用,不但肥力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对土壤的改良可以通过调控养分——增加有机质,调控水分—灌、排结合,调控酸、碱度等措施保证土壤的肥力。这些知识对于城市的学生比较陌生,教师要利用学生生物、地理或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引导、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些知识。“土壤的形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土壤标本、教材提供的“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到郊外实地观察,通过观察以及学生已有的关于岩石风化形成风化壳等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土壤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关于“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教师可以列举实例说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如通过开垦、翻耕、施肥、灌溉等,是土壤逐渐熟化,南方的水稻土是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典型的例子,不利的影响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壤出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从而使土壤退化。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对土壤这种可更新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集合10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

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

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一)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讲述)从古代以托勒密为代表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把宇宙看成是太阳系;再到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作为宇宙的代名词;再到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我们对宇宙认识不断深入。

二)现在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是形态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图1.1分别介绍星云、行星、流星、彗星等天体的定义以及蟹状星云、土星、狮子座流星雨、哈雷彗星的突出特征。对彗星在运行轨道上不同位置彗尾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可作适当补充。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建议)教师画出天体系统层次表并结合按天体系统层次顺序分别介绍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3、宇宙的演化过程

各种天体不是同时形成,各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而整体的宇宙则经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过程。

二、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参阅教材第3页表1.1)

附表1九大行星的数据分析表

行星分类成员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附表2地球各项指标在类地行星及九大行星中排位

地球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在类地行星中排

在九大行星中排

二)地球又是一个适于生物生成和繁衍的行星

1、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从太阳系的诞生到地球上有生命的痕迹,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地球自身具备有生物生成所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平均温度15c: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近,温度就过高,则热扰动太强,原子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生命物质。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结合在一起,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保存大气,形成大气层。经过漫长的过程,演变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成分。

大量的液态水: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结晶水汽化;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在地面低洼处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3】

目标定位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核心点一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及不同河段表现

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在不同河段其表现不同。图文表示如下: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

3.列表比较河流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的特征

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为冲积平原,包括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及三角洲,它们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其特点及成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洪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

平原 河流

中下

游 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河流入

海口的

海滨地

区 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 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核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多呈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呈明显的

条带状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河运和海运 带状、团状

思维拓展 河流与聚落的形成

河流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河流流域内有众多的聚落分布。聚落多形成于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如上海等城市;两河流的交汇处,如武汉、重庆等城市;河运的起止点,如赣州等城市。

类型1 典型的河流地貌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横断面①、②、③与a、b、c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A.a —② B.b —① C.c —① D.d —③

(2)若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大于b河段

D.c河段以搬运作用为主

答案 (1)AC (2)AC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判读及应用。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a、b、c、d、e在不同河段的位置及①、②、③分别所代表的河谷形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河段河流侵蚀的方向及形成侵蚀地貌特点。

第(1)题,①、②、③对应的河谷形状分别为槽形谷,“V”形谷及“U”形谷。然后结合a、b、c、d、e在河段中的位置具体分析。第(2)题,北半球河流侵蚀右岸,淤积左岸,河口三角洲容易向左岸连接,建水电站应建在水量大,有落差处;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沉积物的颗粒可能a大于b。a处先沉积,颗粒直径要大于b,b处后沉积,搬运的远一些颗粒应小些;c河段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应以沉积作用为主。

1.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的方法

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主要是在侵蚀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别。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指向河流上游;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垂直方向;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河流流向大致垂直。

2.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

瀑布主要是河流对硬度不同的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容易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河流下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退缩,由于侧蚀,瀑布逐渐加宽。

变式练习1 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A: ,以 作用为主;

B: ,以 作用为主;

C: ,以 作用为主。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 深, 大,多 ,水能资源 ;C处河段特征: ,泥沙 ,江面宽广,利于 (交通)。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答案 (1)乙 流水侵蚀、下切 丙 流水侧蚀作用加强,侵蚀拓宽 甲 流水沉积

(2)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 流速慢 沉积 航行 (3)C

解析 本题考查流速、流量与侵蚀、搬运能力的关系问题以及岩性与抗蚀力问题。在河流的上游(A处)以侵蚀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中游(B处)以搬运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下游(C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类型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说明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答案 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

解析 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交通线和地形又是影响村落分布和规模的基本要素。由图可看出,该地有道路,地形既有山地又有平原,即可解答。

并非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差,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变式练习2 若该聚落形态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答案 A

解析 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的,则在河流的干流附近聚落要分布得多一些,支流

少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处聚落明显较少,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

1.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它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它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不断上升,河水强烈下切,导致河谷不断加深所致,除内力作用外,外力作用主要是河流的下蚀作用。

2.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

答案 C

解析 河流在凹岸侵蚀使凹岸谷坡后退,河床变宽,河流向横向发展,应属于侧蚀作用。

3.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上看河流是曲流,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不仅受河湾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上述两种力叠加影响的河岸,侵蚀较重。

4.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三角洲 B.峡谷 C.黄土高原 D.沙滩

答案 A

解析 峡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沙滩是波浪沉积形成的。

5.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

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

答案 A

解析 平原虽然是最适宜聚落发展,但并不是所有平原都是聚落密集区,如亚马孙平原;河流可以为聚落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在山区高原,河谷地区地势低,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6.下列关于河流对城市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全部都位于冲积平原地区

B.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濒海、濒湖和沿河的平原地带

C.在热带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

D.山区城市一般都位于山腰地带

答案 B

解析 在热带地区,由于冲积平原不易散热,天气闷热,对居住很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在山区,多倾向于沿河

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冲积平原具有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便捷的运输条件等优势,为大城市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7.读图,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解析 从图示可知,b处地形平坦,邻近河流,水源充足,又有铁路经过,交通便捷,周边绿洲面积大,位置居中,在a、b、c、d四个位置中,其区位优势条件最为突出。

8.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 ,有利于 和 。地形以 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

成 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因为那里地形 ,水源 , 便利。

(3)如果图中A、B、C与西安、宝鸡、渭南三城市的早期聚落相对应,请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则该区域是我国的 平原。

A 西安

B 宝鸡

C 渭南

答案 (1)河流 灌溉 航运 平原 条带

(2)B 平坦 充足 水陆交通

(3)渭河 A—宝鸡 B—西安 C—渭南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A、B、C三村落均沿河呈条带状分布,可根据已学知识分析与此相关的问题。(2)B村落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3)西安、宝鸡、渭南三城市均位于渭河平原上,根据其相对位置可以正确连线。

河流冲出山谷,随着流速减慢,可形成洪积扇地形,读图回答1~2题。

1。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2。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 砾石 粉砂 B.粉砂 黏土 砾石

C.砾石 粉砂 黏土 D.砾石 黏土 粉砂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河流流出山谷时,由于河水流速减慢,物质堆积,而对应山谷出口处的中部由于堆积物质较多,再加上只要有流水就有物质堆积,所以中部堆积层较厚。第2题,物质颗粒在堆积时大的颗粒先堆积,小的后堆积,因此从河流上游到下游,颗粒逐渐变小。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完成3~5题。

3.若该河流流出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A.洪积平原 B.“U”型谷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4.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A.① B.④ C。 ③ D.②

5.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春冬两季

答案 3。A 4。D 5。A

解析 第3题,河流出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易成洪积平原。第4题,②处为河流凸岸,泥沙在此堆积,黄金为外生堆积矿床,在②处才可能有沙金。第5题,我国南方河流为季风区河流,夏秋为雨季,河水流量大。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7.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 D.高山顶部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图中怒江河段流经横断山区,落差大,水流湍急,流水的侵蚀作用以下蚀为主,峡谷地貌发育。第7题,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聚落分布在地势较低、气候温暖的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xx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并获得成功。 据此回答8~9题。

8.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

①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以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8。A 9。C

解析 第8题,通过“人造洪峰”可增强流水的侵蚀作用,从而将沉积于黄河下游河段的泥沙侵蚀起来,然后通过流水将泥沙搬运带入海洋。第9题,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地区,那里河流的补给量小、水流量小、含沙量也小,故源区的工程对黄河下游的“缺水多沙”影响不大;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属气象灾害,与黄河下游含沙量无关;故解决黄河下游的“缺水多沙”,应合理地向下游调水以及在中游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10.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A位于 游;B位于 游;C位于 游 。

(2)该河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

(3)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 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答案 (1)上 下 中

(2)北 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C

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第(1)题,河流在中上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型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

第(2)题,图中B河段南岸较陡,题中信息提示该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河流侵蚀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结果。

第(3)题,建坝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水能多少。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则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

第(4)题,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峭,森林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若森林被破坏,会出现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床,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损失程度。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大板块,每一板块内部又分为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界线。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总结和比较。利用多媒体采取比较法列出两幅表格,让学生比较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从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也各相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有不同。本节课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和形式,可相互穿插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比较法

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表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动

人口迁移三大要素居住地变更

时间限制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常往返、外地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外,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说一说:哪一种属于人口迁移?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含义。

1民工潮涌向城市

2美国人口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转移

3小吴去北京旅游一个月

4三峡库区区民搬迁沿海城市安家落户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去想里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特点原因流向意义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新大陆的开发欧洲、非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二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世界各的国生产发展不平衡拉丁美洲、亚洲、非洲迁往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4.我国的人口迁移

原因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①人口移动规模小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②背井离乡大批迁移黄河流域迁往长江、珠江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东部沿海地区迁往内地和边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人口流量增大,出现民工潮从农村迁往城市

从内地迁往沿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可以请家庭亲属中有移民背景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以了解这种地理现象发生其影响。让学生讲解个人所在家庭的迁移经历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迁入地来看,为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

承转:

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是20世纪xx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案例3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古代人口的变迁

1、周朝前,我国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2、秦汉时期,北方大规模战乱屡屡发生,使人口多次迁往南方。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引起了北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2/3左右。

4、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

5、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

活动

从上述案例中任选一个,进行重点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第一次:战争第二次:经济因素第三次: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第四次:环境

(2)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古代:战争近几十年:政策、经济等因素

本部分可以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的步骤进行

教师总结:通过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

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

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经济因素

(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其他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

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要明确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不仅包括人口自然增减,还包括人口迁出或迁入数量的变化。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们知道人口的迁移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体,我们在分析某一迁移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5】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方法与过程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4.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3.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师]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环流形式:三圈环流。

[板书]一、三圈环流

[教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那从理想状态上来讲,我们地球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是在哪呢?

[学生回答]赤道极地

赤道与极地间

的闭合环流图[教师]对。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上图。

[板书]1单圈环流

[教师]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

[板书]2.三圈环流

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仍然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板书](1)低纬环流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暖空气上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板书](2)中纬环流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板书](3)高纬环流

[教师]同理分析,南半球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教师]可结合p38的活动题2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板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师]图2.1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同时,也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承转]我们上面讲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形成了一个个气压中心。

[板书]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教师]请同学们先读图2.13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4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全球的气压分布不是成带状的?

2.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结合p39活动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分析]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冷高压。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具体的气压分布情况,请同学们再来看图2.13和2.14。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

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月副极地低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副热带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教师]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

[板书]三、季风环流

1.概念

[教师]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结合课本p41活动题看看季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向怎样变化?

[板书]2.东亚季风

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正如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实际上指的就是东亚季风。

[教师]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冬季,东亚大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海洋是低压,这样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陆地指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于是在东亚地区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同样道理,夏季,东亚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上则是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亚夏季刮东南风,由此可见,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板书]南亚季风

读图2.15,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怎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季是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

[教师]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由此可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我国就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来临时,给我国也带来了许多好处。

[教师]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板书]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全球来说,大气环流把热量水分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之间,海陆这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形成务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和风带控制下有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是。

结合p42案例1。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不同

气温: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1)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

(2)最冷月均温在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

(3)最冷月均温0℃为温带。

降水:

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气候带分布地区成因及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赤道低压带控制下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

常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25--35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35---55大陆东部,冬夏风向明显交替。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30---60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寒带苔原

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全年严寒,降水少冰原

气候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全年酷寒,降水少。高原气候

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三圈环流的形成同样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的结果。

其次,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再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最后还学习了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

(3)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月副极地低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副热带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三、季风环流

1.概念

2.东亚季风

3.南亚季风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重要知识点: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max)-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13hmax)-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长波)(14hmax)-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7.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8.气温的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9.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6】

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用于回答本单元引言部分提出的两个设问:“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和“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也是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上,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大气运动框架下对各地区常见天气系统的具体分析,完整了前面所涉及的知识,如高气压、低气压、极锋等;此外,本节内容的掌握更可使学生将地球上的大气有关知识学以致用,分析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要求:

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理解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2、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近期天气变化状况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运动变化过程,从动态的角度掌握锋的有关组成部分及其运动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3、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并结合flash课件演示理解掌握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并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气旋、反气旋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7】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平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平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平,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

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

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0】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分享9篇)


出于您的需求我们编辑了“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请您将此页面加入收藏夹以备不时之需。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师要以教案为纲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1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承转] 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 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 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课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

A.农村——放牧 B.牧场——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

① 地形 ② 资源 ③ 土壤④ 水源 ⑤气候 ⑥ 植被 ⑦地质 ⑧ 交通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2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其他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读图、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等。掌握了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题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例如在学习洋流模式图时,头脑中就要有全球风带图,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等地理术语来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并且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规律。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往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等值线图等。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

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

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

三、要合理使用教辅资料。

高中地理教材只有章节文字内容、插图和极少量的“活动”,基本没有课后习题。我们平时在上完每节课后,在熟记课本的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合理使用教辅资料,做一些同步练习册的相关习题,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N2、O2、CO2等

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③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②厚度:不均一(赤道达17~18千米;中纬度达11~13千米;两极地区8~9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

④意义: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一层

(2)平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21~23千米处为臭氧层,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该层有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平流层顶至距地面2000~3000千米(地球大气的上界)

③特点:又可划分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热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散逸层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80~500千米处为电离层,可传播无线电短波通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几种常用的辐射形式:(物体本身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集中在其短波部分)

(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简介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3)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太阳是地球的根本热源,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活动]P29

二、热力环流:

1.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活动]P292.热力环流的形成:

[比较各点气温与气压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3)城市风: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夜晚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活动]P30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教学反思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①特点: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意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风的形成:

(1)高空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与影响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③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减小风速)

[习题]:北半球一人背风而立,高压和低压分别在他的哪个方向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3.风的形成:

2.水平气压梯度力:

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4

第一部分的内容——山岳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岳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岳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第二部分的内容——山岳对交通的影响,教材主要分析了山岳对交通三方面的影响:对运输线路结构、对线路分布格局和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活动题帮助学生理解。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过程。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识记了大量的中外名山,而且也了解了“大陆漂移假说”及“板块构造学说”,特别是本章的第一节学习了内力作用的有关理论,本节“山岳的形成”是具体的案例运用与拓展,因此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眼看到,所以需要学生进行地理的理性思维,才能正确判断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进而运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所以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或借助模拟演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并运用原理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并感受“学习有用的地理”的学习理念。

启发式教学:本节教材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对图的理解与分析。因此,采用在学生读图分析、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以其形象观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感人的解说,增加了真实性、趣味性。在短时间内使大量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呈现在眼前,激发联想,有利于课堂教学。

可用讨论法,通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利于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更多的学生有交流、发言的机会,其正体现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5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较低)

2.影响人口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工业革命前极缓慢增长,工业革命后飞速增长。

4、我国人口增长

特点:建国后飞速增长

原因:(1)医疗卫生进步(2)经济快速增长(3)战争结束,政治独立

5、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6、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7、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8、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9、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xx/1/6)。

10、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①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②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③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6

本节洋流是水圈的第三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大气圈和海洋盐度和温度后的一节,它与本册教材最后一节海洋资源的内容也有联系。这一节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只有让学生了解了海水的温度、盐度特征及其分布、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才能为学生学习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可把教材内容处理成三个方面:洋流的形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知识目标:

(1)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2)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洋流的利用。2.能力目标:

(1)能通过不同途径(网上或书籍)查找和本课有关的材料,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筛选材料;

(2)通过学习,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A.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思维;B.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C.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结构、分布与动态变化的联想能力,理解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3)能用简明语言概括材料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4)能尝试提出研究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意识。3.情感目标:

(1)通过洋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流与人类、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同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

(2)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能了解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辨证唯物认识观。

制定以上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及高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地理思维,树立地理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具备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体现课程理念强调的四个关注,学生系统地了解了洋流的相关知识后,用已知的洋流知识进行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从中获得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等能力的提高。(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洋流形成、分布规律的观察认识及相关的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分析及拓展认识的展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认真小结,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目标,确定出以上的教学重点;根据洋流形成中影响因素较多,且理性较强,而表层洋流分布中名称较多,且联系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较多,高中学生已遗忘较多、回忆确认较难,因而制定了以上教学难点。(五)教学关键分析

1.讲清楚洋流形成的动力源(即风、密度差异是形成风海流、密度流的原因,风海流、密度流流走,相邻海区海水来补充,从而形成补偿流),是突破洋流形成原因这一重点难点的关键。

2.指导学生对照“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图”,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然后进一步对照世界洋流的实际分布图吻合程度、认识模式理论的指导意义,并仔细观察分布图和模式图上不一致的地方,是突破洋流的表层分布这一难点的关键。

3.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突破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教学关键的关键。

根据高二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和本节教学内容,我选用了“自学指导法”、“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并辅之以电脑多媒体进行教学。1.自学指导法

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讲清学习的方法,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书本知识、分析地图及使用其他地理资料,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养成自学地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本节中“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段文字,通过教师指导下自学完成能够学会弄通。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究法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运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教师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与我们这节课所教内容是吻合的。有关洋流形成的因素——风和海水盐度温度内容,前面的教学中已学习过,有关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中一些洋流名称——初中区域地理也已学习过。这样通过教学,便能唤出学生的已知,推导探究出他的未知。另外,本节课理性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使用引导—探究能达到这个目的。

3.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分层次演示教学,对攻克重难点效果很好。因此本节课设计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导之有方”,才能“学之有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法指导。1.比较法

比较法是明确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特征,且直观性强,有助于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本节内容讲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寻找差异)来学习,能取得较好效果。

本节教材中关于洋流的形成因素应从盛行风、密度及海水的连续性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从而推导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即是运用的分析法。而表层洋流的分布则是对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在地理空间分布的一种综合,运用的即是综合法。

学生通过收集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资料,通过实例自主探究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与讨论。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提高了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地理知识面,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而且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7

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课标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 本条“标准”的前提。二是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教材分析】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沿着人类成长的足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 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中心主线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 原因是什么?这些 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板书】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读图)请同学们读P2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9亿)

(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强调)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 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完成P3的“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

1、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1+2%) ×1.7%=4145

(200000×(1+2%) =243799;243799×1.7%=4145)

2、通过活动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承转)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在地区上也是不平衡的,也就是其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和空间上的不平衡特点。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

(读图思考) 请读P2图1. 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P3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思考:

(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如何?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各有何特点(即完成下表)?

【教学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8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内部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FormatTableID_0#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 耀斑---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 周期约为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FormatTableID_1#

备注: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FormatImgID_0#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60度837km/h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FormatImgID_1##FormatImgID_2##FormatImgID_3#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FormatImgID_4#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FormatImgID_5#

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晨昏线:

A.判定: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是由夜进入昼则为晨线,由昼进入夜则为昏线。

B.特点:

a.晨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0.

b.晨昏线(晨昏圈)把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果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

c.只有在二分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d.二至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e.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④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夜长的计算)

①规律:

A.经度相差3600,地方时相差24小时;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②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15°(东加西减)

2.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小时。

②区时的计算步骤:

a.求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部分7.50,取商+1)

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的选择,根据“东加西减”原则)

人为日界线: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从东十二区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FormatImgID_6#

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又称为子夜线,它是前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

注意:顺着地球转动,从0点到180?为新的一天,180?到0点为旧的一天

#FormatTableID_2#

简便计算:太阳高度=900-两地的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③气候四季的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FormatTableID_4#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FormatImgID_7#

大气的分层: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FormatImgID_8#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 吸收红外线;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FormatImgID_9#

3.形成过程:

#FormatTableID_5#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三种情况:一力: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FormatImgID_10#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FormatImgID_11#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这种情况只在高空中出现。

#FormatTableID_6#

三力: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这种情况在低空中出现。

风力大小的判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FormatImgID_12#

(2)风带:共6个风带,00-300为信风带;300-600为西风带;

(3)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随太阳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FormatTableID_7#

备注:

总的而言,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的原因在于: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相间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呈条带状分布就在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性质比较单一(均匀)。

亚洲低压形成的原因:夏季,陆地升温比海洋快,气体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亚洲高压形成的原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体受冷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东亚地区 东南风 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全球气候类型:

#FormatTableID_8#

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气温、降水判断气候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从地形、洋流、风是否来自海洋(主要大陆东岸考虑风)。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多,考虑的因素(位于迎风坡、暖流、风来自海洋吹带来丰富水汽);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少,考虑因素(位于背风坡、寒流)

#FormatImgID_13#

⑴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毫米。 孟买的雨季月降水量可达600mm,而巴马科却只有250mm。从年降水量来看,孟买大约是巴马科的两倍。

⑵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干、湿季明显。

⑶从降水过程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5)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乔木;热带草原气候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一年生草本植物。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3)类型:

#FormatTableID_10#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北半球)。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 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 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 天气。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 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 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 在锋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 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

全球变暖可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第二阶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知识之间内在联系。针对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考,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速度。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还要注意知识归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1)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如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判读曲线图,应先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再认清各种图例所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去读图、析图。注意利用曲线图的连续性,向两边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延伸分析,揭示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说明各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去解决问题。又如分析统计图表时,要按下面步骤进行:一读图名、图例,二读坐标、数据,三读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作答。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概念。

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题具有一定的程序。

(1)注意试题的数量和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所给予的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习惯的答题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按题意和要求去回答。要认真解读试题中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搞清楚设问与所给材料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地从题干、设问和图表上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间关系的判断,互相论证或排除错误判断。更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否则就可能造成误答或答不全。

(3)对于有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凭“想当然”作答。要将考题与平时做过的题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细枝末节”上的区别。如有,把这些“区别”看出来,就可避免失误。

在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地调动和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针对不同的题型,应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试题基本上是两种类型,即选择题和综合题。对选择题来说,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试题往往要求以果推因,有时则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综合题的解答时要有整体性思维,因为综合题的设计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去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即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方面入手,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发展方向或解决措施。如分析沙尘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时,从危害来说,就必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原因,如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况等;而人文原因则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等。

第二阶段复习做题时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总结、深化上多下功夫。每做一道题,不能只满足于知道答案,还应总结出解决这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还要研究高考试题答案,要知道这个答案的来龙去脉,这样你就对做高考题有一种感觉,包括获取和解读有效的地理信息以及答题规范的感觉,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应考能力。

(3)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新疆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2)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5)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1)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夏季反之。(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2)降水少,时间分配不均匀;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6)水能资源: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1)发源地、长度、入海口;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2)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9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方法与过程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4.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3.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师]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环流形式:三圈环流。

[板书]一、三圈环流

[教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那从理想状态上来讲,我们地球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是在哪呢?

[学生回答]赤道极地

赤道与极地间

的闭合环流图[教师]对。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上图。

[板书]1单圈环流

[教师]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

[板书]2.三圈环流

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仍然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板书](1)低纬环流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暖空气上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板书](2)中纬环流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板书](3)高纬环流

[教师]同理分析,南半球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教师]可结合p38的活动题2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板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师]图2.1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同时,也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承转]我们上面讲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形成了一个个气压中心。

[板书]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教师]请同学们先读图2.13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4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全球的气压分布不是成带状的?

2.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结合p39活动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分析]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冷高压。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具体的气压分布情况,请同学们再来看图2.13和2.14。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

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月副极地低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副热带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教师]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

[板书]三、季风环流

1.概念

[教师]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结合课本p41活动题看看季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向怎样变化?

[板书]2.东亚季风

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正如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实际上指的就是东亚季风。

[教师]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冬季,东亚大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海洋是低压,这样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陆地指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于是在东亚地区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同样道理,夏季,东亚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上则是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亚夏季刮东南风,由此可见,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板书]南亚季风

读图2.15,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怎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季是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

[教师]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由此可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我国就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来临时,给我国也带来了许多好处。

[教师]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板书]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全球来说,大气环流把热量水分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之间,海陆这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形成务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和风带控制下有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是。

结合p42案例1。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不同

气温: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1)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

(2)最冷月均温在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

(3)最冷月均温0℃为温带。

降水:

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气候带分布地区成因及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赤道低压带控制下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

常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25--35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35---55大陆东部,冬夏风向明显交替。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30---60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寒带苔原

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全年严寒,降水少冰原

气候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全年酷寒,降水少。高原气候

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三圈环流的形成同样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的结果。

其次,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再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最后还学习了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

(3)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月副极地低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副热带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三、季风环流

1.概念

2.东亚季风

3.南亚季风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重要知识点: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max)-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13hmax)-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长波)(14hmax)-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7.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8.气温的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9.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高一的课件12篇


我们认为“高一的课件”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您也看看吧,如果你正面临以下问题请不妨参考以下信息。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学经验的重要积累。

高一的课件 篇1

高一英语必修四课件

I.单元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Skill Goals

Talk about body languag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ctise talking about prohibition & warning as well as obligation

Learn to use the -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Adverbial

Learn to write a diary that showing the observation of how body language helps in communication

II. 目标语言

功能句式 Talk about body language

What is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What do you think “body language” means?

How can you tell if someone is sad or happy even if they do not speak?

How can you communicate a feeling to someone who does not speak your language?

Why do we need to study body language?

Talk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at do British people often do when they meet strangers?

What do French people often do when they meet people they know?

Why should we be careful about our own body language?

Why is it important to watch others as well as listen to them?

词汇

1. 四会词汇

Represent, association, canteen, dormitory, flight, curious, approach, major, misunderstand, dash, adult, crossroad

2. 认读词汇

unspoken,, Jordan

3. 词组

be likely to, in general, not all, turn one’s back to, lose face

语法 4. 重点词汇

represent, introduce, approach, touch, express, nod, avoid, misunderstand, punish, general, curious, similar, expression, agreement, gesture, action

The -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 adverbial

Finding out in the reading text sentences with present participle(s) used as the attribute or adverbial.

1. The -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They are visitors coming from several other countries, ...

His nose touches Mr. Cook’s moving hand, ...

This is an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you, ...

2. The -ing form as the adverbial

... so you stand watching and listening.

Four people enter looking around in a curious way.

You see her step back appearing surprised, and take a few steps away from Mr. Garcia.

The visitor from Japan comes in smiling at the same time as George Cook from Canada.

Ⅲ. 教材分析和教材重组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Body Language——“体态语”为中心话题,具体涉及什么是“体态语”,如何理解“体态语”,以及“体态语”的跨文化性等。本单元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也都是围绕“体态语”这一中心话题设计的,旨在通过单元教学,用听、说、读、写、做(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体态语”在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明确“体态语”在人类交际中的重要性,了解“体态语”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多样性;使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往中尽量减少或避免运用“体态语”时可能产生的误解,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

1.1  WARMING UP 以列表对比(填充及增补)的形式,并通过WARMING UP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声语言与“体态语”的对应关系,了解语言意义与行为意义(“体态语”)在交际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听、说、做(即表演“体态语”的动作)中能够增进对语言交际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上升到对语言交际的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1.2  PRE-READING 通过提供三个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体态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所学习的“语言”的目的、形式、功能。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的实际,提高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留心社会、关注生活的洞察力,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作好准备。

1.3  READING 是一篇介绍性(记叙文)体裁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体态语”的异同,为学生提供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体态语”及其在交际中的异同和影响的具体例证。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在语言交际中所遇到的实际例子来进一步理解“交际,毫无问题可言吗?”这一主题。

1.4  COMPREHENDING 包括八个问题(前5个旨在检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细节的理解,6~7旨在引导学生对“体态语”的意义及文化差异的`思考,第8个检查学生能否通过细节进行推理判断),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六个角色对待男女不同性别所使用的“体态语”异同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自我或小组讨论后的)归纳,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体态语”在不同语言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

1.5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分词汇和语法两部分。词汇部分由“本单元重点词汇英文释义”,“词语填空”和“词性变换”三项内容构成,语法部分由两大方面组成:一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在课文中寻找相关语法的句子并按其语法功能分类,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该语法项目的练习让学生进行操练。整个项目通过三个练习和一个游戏,以及语法结构讲练,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词汇(尤其是课文中的黑体字),学习“现在分词”结构用作定语和状语,并通过操练,以收到“学以致用”、“熟练生巧”的效果。

1.6  USING LANGUAGE 通过增加阅读篇目“Showing Our Feelings”来拓展学生在“体态语”方面的知识视野,并通过“True” or “False”判断练习和问题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态语”对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了解对方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体态语”,并在日常交际中“听其言”(Listen to them)、“观其行”(Watch them)。此外,该部分还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和语言交际项目。

1.7  SUMMING UP 师生从话题、词汇和结构三个方面来共同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语言及语法项目,总结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1.8  LEARNING TIPS 建议学生关注实用交际技巧,学会“体态语”;建议学生在看英语电影时或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谈时,观察对方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观察对方的“言”、“行”,进而形成有效的口笔头语言及“体态语”的交际能力。

2. 教材重组

2.1 听力:Using language中的Listening, Workbook中的Listening和Listening Task这三部分的任务及话题较为接近,将这三个部分整合在一起上一堂听力课。

2.2 口语:Warming up, 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 and Talking, Speaking和Workbook中的Talking,Speaking Task以及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4, “Play a game in group of four”均紧扣本单元话题,同时涉及到本单元的功能句,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说”(用英语发出与“体态语”相关的指令)与“做”(用“体态语”表达指令)结合来进行口语训练,这将是一节生动有趣的口语课。

2.3 精读:把Pre-reading,Reading和Comprehending三部分整合为一节阅读课。

2.4 泛读:把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和Workbook中的Reading Task整合为一节拓展学生视野的泛读课。

2.5 语言学习:深入处理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Workbook中的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和Using Structures。重点学习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中“-ing (现在分词)”在句中做定语和状语的用法。

2.6 语言运用:处理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 and Writing和Workbook中的Writing Task。指导学生写一篇有关“The Body Language I Know”短文,反映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情况,及所造成的理解上的困难、障碍甚至误解等。

3. 课型设计与课时分配

1st  period             Speaking

2nd  period            Reading (I)

3rd  period             Reading(II)

4th  period             Language Study

5th  period             Listening

6th  period             Writing

Ⅳ. 分课时教案

The First Period Speaking

Teaching goals 教学目标

1. Target Language目标语言

a. 重点词汇和短语

misunderstand, similar, facial, expression, agreement, yawn, chest, gesture, adult, punish

b. 重点句型或交际用语

Act out the following meanings, please.

Please guess what I mean.

Please show the actions, using body language.

Now it is your turn to show the action / gesture.

Please use either spoken words or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your ideas.

Please use both spoken words and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your ideas.

2. Ability goals能力目标

a.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what a certain gesture of the body language means in a given situation.

b. Enable the students to act out some meanings, requirements, requests or situations give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 Enabl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meanings given in body language.

3. Learning ability goals 学能目标

a.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body language when needed.

b.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others when body language is being used.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a.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understand body language us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r cultures as well as in different occasions.

b.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use body language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occasion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教学难点

a. 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so that little or no misunderstanding may occur.

b.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at there is both positive body language and negative body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a. 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and group work.

b. Acting out by imitation, mime or with gestures and body movement.

Teaching aids教具准备

A computer, a projector and some 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s & ways教学过程与方式

Step I Lead-in

The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n screen. These pictures are from the Evening Party Celebrating the coming Lunar New Year of the Rooster of .

Ss: Yes, Thousands of Hands Kwan-yin.

T: But do you know who she is? Yes, she was the leading dancer of the program. Her name is Tai Lihua(邰丽华). She is called a Fairy of Peach blossom(桃花仙子) by people. You know she is a deaf girl, but she is a wise, diligent, charming and energetic girl. She studied very hard and got two degrees of bachelors in university. She was famous as an artist for her wonderful performance. She is deaf and dumb. But how did she get that great achievement and became a successful person? She loves life very much. We should learn from her spirit. Besides her hard working, body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her life. We are all healthy people, sometimes we can use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ourselves. So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earning body languages.

Step II  Introduction

T: Now let’s do some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ctivities together, I hope you will enjoy them and have fun as well.

Touch your head / face / eyes / nose / mouth / ears / cheeks / forehead / shoulders / stomach / legs / feet / toes ...

Shake your head / arm / hand ...

Wave your arm / hand ...

Open your eyes / arms /mouth ...

Close your eyes / mouth ...

Twist your wrist / waist.

Cross your arms / fingers.

Nod your head.    Bow your head.

Make a face to each other.

Bend / cry / shout / scream / smile / laugh ...

T: All right. Now let’s do them a little bit difficult. Let’s play a game together. Those who fail to follow the rule of the game will be dropped out. The game is: “Simon says”. For example, if I say “Simon says, touch your head”, then you touch your head. If not, you shouldn’t touch your head but remain still. Clear? Ready? Now let’s start.

3 or 5 minutes for the game.

T: Ok. It’s time to take up the lesson.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gestures:

Gesture  Action Meaning

A handshake    You are welcome.

A clap of hand Come on; be cheerful.

A V-shape of the fore-finger and middle finger May you succeed!

Or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

A half-closed hand with thumb down I am not in favor of your idea or I’ll have to refuse you.

A wrinkling of the brow in thought or displeasure or a scowl She is worried.

Tears coming out of his eyes. He is very sad.

All smiles on her face She is very happy.

Waving their hands They are waving goodbye to people around.

A hand stretched out forward with strength He is stopping a tank.

People jump with their both hands stretched open in the air. They are cheering for the victory.

T: What are the actions of the above gestures? What do they mean?

S4: The first gesture is a handshake, which means “You’re welcome”.

S5: The second is a handclap, which means “Come on” or “Be cheerful” or something like that.

S6: The third one is a V-shaped posture of the first finger and the middle finger, which suggests a wish for the other or others to succeed.

S7: The fourth is a half-closed hand with the thumb down. It means the one who gives this gesture is against the other’s idea or simply refuses the request.

S8: The fifth is a worried look of a woman. She wrinkles her brows or frowns. It also seems that she scowls. It shows that she is worried or sad. In other words, she is unhappy.

S9: The sixth is a man shedding tears. Tears were running down his cheeks. He is very sad for losing his relatives or sad for his failure.

S10: The seventh is a smiling face. It is easy to see that she is very happy.

S11: The eighth is a gesture of waving hands. They are waving goodbye to people who are around to see them off.

S12: The ninth is a hand stretched out forward with great strength. The boy is trying to stop a tank from entering into his homeland.

S13: The tenth is hands stretched out upward. They are all very cheerful. They are wild with joy; maybe they have just won a game. So we can see that they are cheering for their victory.

T: You have all done a good job. So you see that there are many cases or situations in which body language can convey meanings as well as spoken or written languages.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t, let’s come to Unit 4 Body Language.

Step Ⅲ Practice

T: Look at Page 25.

What are these people communicating?

Step Ⅳ Time for Fun

T: Now let’s play a game in groups of four. One thinks of a situation and asks the others to show some actions using body language. When the one chooses the action that is most likely, it is his or her turn to think of some other situation for the others to show the actions so that the game may go on for a few rounds. Clear?

Ss: Yes. That’s funny!

T: Try to make the situations as interesting and enjoyable as you can. And show the situation as lively as possible. Besides, make sure that everyone has a turn.

Ss: All right.

S1: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it rains?

(Actions) S2: reads a book;

S3: puts on a raincoat;

S4: cleans the house.

S1: Ok. I think S3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it is his turn.

S3: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the river floods?

(Actions) S1: runs away as fast as he can;

S2: helps the younger or elder to escape as soon as possible;

S4: climbs on to a tree.

S3: Ok. I think S2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it is her turn.

S2: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the house catches fire?

(Actions) S1: fetches some water;

S3: tries to put it out with blooms;

S4: runs away as quickly as he can.

S2: Ok. I think S4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it is his turn.

S4: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you meet with a fierce dog?

(Actions) S1: remains where he is and bends down, looking at the dog;

S3: tries to scare it away with small stones;

S4: runs away as quickly as possible.

S2: Ok. I think S1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we all have done a good job.

T: Yes.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Now, one more group.

Step V Role Play (Speaking task on P67)

T: Now, there’s still a little time left. Let’s come to Speaking Task on Page 67.

Homework

1. Team work: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

2. Go over the Reading:

高一的课件 篇2

Unit 9 Technology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On the way to the cinema.

B. In a car. C. On a train.

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ring up Mr Li?

A. He wants Mr Li to return his car.

B. He wants Mr Li to pick up his son.

C. He wants Mr Li to repair his car.

3.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James is wearing long hair.

B. The woman recognized James at once.

C. The woman didn’t recognize James at the beginning.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shop. B. At school. C. In a hospital.

5.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man’s city?

A. 7, 789, 000. B. 778,900. C. 77,789,000.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Buy a new car. B. Sell her old car.

C. Repair her old car.

7.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riends.

C. Workmates.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is the man?

A. A taxi driver. B. A doctor. C. A teacher.

9.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an office. B. In the street. C. In a hospital.

10. What does the man help the woman do?

A. Find a doctor. B. Carry her bag.

C. Call a taxi.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home. B. On the way home.

C. On the way to the cinema.

12. 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do first after supper this evening?

A. Buy something in the shop. B. See a film.

C. Have a walk in the shops and stores.

13.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walk around the shops and stores?

A. They want to relax.

B. They want to buy something.

C. They want to meet their friends.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at did the man buy for his wife?

A. A new dress. B. A nice skirt.

C. A pair of glasses.

15. Where is Mary’s?

A. In front of the speakers’ company.

B. Behind the speakers’ company.

C. Beside the speakers’ school.

16.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Workmates. C. Neighbours.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How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did Ford have?

A. 6. B. 5. C. 7.

18. How much could Ford earn every week when he was young?

A. 2.5 dollars. B. 5 dollars. C. 3.5 dollars.

19. What did Ford do in 1893?

A. He invented the first car. B. He made a wood horse.

C. He bought a strong horse.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t be used to describe Ford?

A. Lazy. B. Able. C. Strong.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Well, when can I come for my bike?

-It ______ be ready in half an hour.

A. must B. should C. can D. might

22. -Thanks for ______ me of the meeting this morning.

-You’re welcome.

A. advising B. suggesting

C. reminding D. telling

23. I can’t move into my new house as it ______.

A. was painted B. is painting

C. is painted D. is being painted

24. Unfortunately, our plan ______ as my parents had expected.

A. broke down B. broke out

C. broke away D. broke up

25. -Will you go travelling this weekend?

-______.

A. More or less B. No wonder

C. That depends D. With pleasure

26. She stood up and walked to the teachers’ office, ______ what the head teacher would say to her.

A. to wonder B. wondering

C. wondered D. to be wondered

27. -What shall we do tonight?

-It’s up to you - ______ you want.

A. any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either

28. Bill ______ the business when his father retired.

A. took over B. took down

C. took on D. took for

29. ______ he arrives before I get back, please ask him to wait.

A. Unless B. Because C. In case D. Even if

30. I suppose few tasks _____ more patience than fishing.

A. ask for B. call for

C. care for D. look for

31. Preparations ______ for the conference and everything will be ready soon.

A. were made B. are made

C. have made D. are being made

32. The American boy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______the rules in the school in China.

A. obey B. break C. defeat D. touch

33. The money he spent during the trip ______ more than 50 dollars.

A. added to B. added up to

C. added up D. was added to

34. He ______ tell his mother what had happened to his father.

A. dares not B. dare to not

C. dared not to D. dared not

35. At last they succeeded ______ the serious forest fire themselves.

A. to put out B. in putting out

C. to put down D. in putting down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Sometime in the future, the familiar early-morning newspaper on the front porch(门廊) will disappear. And instead of 36 your newspaper, it will read to you. You’ll get up and 37 the computer newspaper just like switching on the TV. An electronic 38 will distribute(发送) stories about the 39 events, guided by a program that selects the type of 40 you want. You will even get to 41 the kind of voice you want to hear. Want 42 information on the brief story? A simple touch makes the entire text 43. Save it in your own personal 44 if you like. These are among the predictions from communications experts working 45 the newspapers of the future. Pictured as part of broader home-based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systems, computer 46 would unite print and broadcast reporting, 47 news and analysis with video images of news events.

Most of the 48 is available(可用的) now, but convincing(说服) more people that they don’t need paper to read a newspaper is the 49 step. But resistance(反对) to computer newspapers may be stronger from within journalism. Since it is such a cultural 50, it may be that present generation of journalists and publishers will have to die off 51 the next generation realizes that the newspaper industry is 52 a newspaper industry. Technology is making the 53 of traditional newspapers unavoidable.

Despite technology advances, it could take decades to 54 newsprint with computer screens. It might take 30 to 40 years to 55 the changeover because people need to buy computers and because newspapers have established financial interests in the paper industry.

36. A. seeing B. watching C. reading D. looking

37. A. make up B. turn on C. pick up D. turn over

38. A. voice B. picture C. book D. company

39. A. newest B. nearest C. last D. latest

40. A. resource B. style C. news D. TV

41. A. choose B. make C. pretend D. add

42. A. any B. more C. some D. little

43. A. print B. copy C. appear D. broadcast

44. A. library B. computer C. shelf D. house

45. A. in B. off C. up D. on

46. A. experts B. newspapers C. screens D. magazines

47. A. offering B. sending C. removing D. reminding

48. A. events B. wonders C. information D. technology

49. A. useful B. past C. next D. useless

50. A. move B. change C. choice D. work

51. A. till B. after C. before D. once

52. A. forever B. still C. no more D. no longer

53. A. end B. start C. survival D. birth

54. A. admit B. create C. relate D. replace

55. A. begin B. prepare C. complete D. stop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Growing numbers of people are becoming addicted to (上瘾) text messaging, a German doctor warned recently.

Psychotherapist(采用精神疗法的医生) Andreas Herter estimated that there were some 380,000 sufferers in Germany. Herter based his prediction on the growing number of manic mobile phone users among patients arriving at his Hanover clinic for addiction treatment.

“Text message addiction is a real and serious illness because it causes mental and financial damage,” said Herter. “The problem leads to depression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not to mention skyrocketing phone bills.”

For example, a teenage boy spent 8,900 euros (US,000) texting people he didn’t even know and a married couple could only communicate by text message, even when they were sitting side by side.

56. The passage is mainly to tell us ______.

A. why people like text messaging

B. text messaging has many advantages

C. overusing text message does great harm

D. text messaging does no good

57. Herter thinks text message addiction is ______.

A. acceptable B. easy to deal with

C. worrying D. unreasonable

58. The examples given in the last paragraph are used to show ______.

A. sending text message is their only hobby

B. they care about nothing else but text message

C. text message addiction is a serious disease

D. they are very rich

B

A proud US father has named his son after a computer software term(术语).

Jon Blake Cusack, from Mocjogam, told the local newspaper the US traditional way of adding “Junior” or “II” after a boy’s name was too common.

So, when his son was born last week, he decided on the name Jon Blake Cusack 2.0, as if he were a software upgrade(升级版).

Mr Cusack admitted that it took months to persuade his wife, Jamie, to accept the idea.

Mrs Cusack said she asked several friends whether they can accept this name or not.

All the men, she said, felt the name was “cool”. However, her women friends did not think so. “I think the women will end up liking it,” she said.

Mr Cusack told the local newspaper he got the idea from a film called The Legend of 1900, in which an abandoned (被抛弃的) baby is given the name 1900 to remember the year of its birth.

“I thought that if they can do it, why can’t we?” he said.

After little Jon Version 2.0 was born, Mr Cusack even sent a celebratory e-mail to the family and friends designed to look as though he and his wife had created new software.

“I wrote things like ‘there are a lot of new features(特点) from Version 1.0 with additional(其他的) features from Jamie’,” he said. And he is already planning for his son’s future. “If he has a child, he could name it 3.0,” he said.

5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Jon Blake Cusack 2.0” ______.

A. show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merican baby naming

B. is also the name of a computer software

C.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Jon Blake Cusack Junior”

D. tells something about the hope the father places on his baby

60. According to Jamie, who disliked the name?

A. All her friends. B. Her women friends.

C. Her men friends. D. Nobody.

61. What do the names of “1900” and “Jon Version 2.0” have in common?

A. They’re both uncommon.

B. They’re both connected with computer.

C. They both tell about the births.

D. They’re to be equally popular.

62. What does “Version 1.0” refer to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A computer software. B. Mr Cusack.

C. Mr Cusack and his wife.

D. Mr Cusack’s grandson.

C

Not very long ago, the computer was a strange machine. Not many people understood it. Not many people said yes to it. Today much of that is changing. The first computer system was introduced for use in business in the mid-1950s. Since then, the number of computer systems used in business, government offices, and institutions has grown rapidly. In 1975, about 250, 000 systems were in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figure is growing by tens of thousands every year.

The compu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our lives. Each year we use computer more and more to help us to collect data and to provide us with information. At one time people thought computers were only useful to banks, department stores and governments. But today the rapidly increasing number of computers are used for many other purposes. Have you ever stopped to think how you are affected(影响) by a computer? The clothes you wear were probably made with the help of a computer. The newspaper you read could have been edited and typed by a computer. Even radio programmes are often prepared by computers.

Computers today are playing important roles in edu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medicine. They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weather, to examine the ocean, and to develop defense systems. They are being used by businesses, governments and institution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ir uses will become a greater part of our lives.

The influence(影响) of the computer is great. The list of its uses could go on and on. Computers now affect millions of people in countless ways every day.

63. Before the l950s the computer was _______.

A. widely used B. no use at all

C. not understood by many people D. liked by people

64. The writer thinks our lives are affected by computers, but we _______.

A. don’t quite notice it B. have known it clearly

C. don’t want to know about it

D. don’t like it

65. Although the first computer system was only introduced in the mid-l950s, computers now affect millions of people in countless ways every day. This means the

writer _______.

A. doesn’t like computers B. likes computers

C. thinks computer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D. thinks we can’t live without computers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 满分2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Before he was a teacher, Bob told me that what he 66. ____________

would like to do a lawyer when he was at school! 67. ____________

He worked very hard at his lessons and try to 68. ____________

enter into a famous university, but something unhappy 69. ____________

happened in his family, which made necessary for him 70. ____________

to work for a life. As a young man, he had been a 71. ____________

bus driver, a dustman and a salesman. But he spent his 72. ____________

spare times studying and finally became a college 73. ____________

teacher. “Young people,” he often said, “full of wishes 74. ____________

and hopes after they step into the society.” 75. ____________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15分)

根据下列内容, 用英语写一篇题为 Life in the future的短文。

1. 人们可能到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度假;

2. 科学家可能在海底生活;

3. 每家都有可视电话;

4. 孩子们可在家通过电视和广播接受教育;

5. 机器人为你做家务。

要求:1. 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使行文连贯。

责任编辑:李芳芳

高一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 点。

导入:上节课已经讲了古代有许多赞美祖国的诗文,并且也带领大家通读了舒婷的这篇赞美祖国的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节课我们继续讲解这篇课文。讲课文前先看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分)

教学过程:

分析课文前,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这首歌,听歌的同时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2分30秒)

1、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的理解、奉献、热爱。

2、这首歌词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语言直白,非常明确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尽管你还清贫, 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 尽管你还有忧虑, 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 啊!亲爱的祖国, 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怀抱里。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哪怕我是一棵小草, 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 哪怕我是一滴水, 啊!也要为你荡漾起美丽的涟漪, 啊!亲爱的祖国, 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爱深深埋在你的心坎里。

全诗选用了许多事物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3分)(出示幻灯片)

1、 “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

2、 “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

3、 “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

4、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

5、 “花朵”,给人以轻松而美丽之感,但“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又告诉我们“花朵”很遥远,无从触摸。但“花朵”毕竟是“花朵”,它代表我们古老的祖国的希望,即使有些微茫,但只要它存在着就会带给我们努力奋争的力量。

6、 “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觉醒的祖国,一个崭新的祖国,一个充满希望和奋进精神的祖国。

7、 借“乳房”一词,把祖国比拟为母亲,“我”则是母亲翼下的一个渐趋成长的孩子,表现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的关系。

1、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高一的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主要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和随笔。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伦理学方面的随笔。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此类论述性文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审美与应用能力。学生能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接触到的关于父母之爱类的文章侧重于感性方面的,而本文是社会科学论文,它把父爱、母爱上升到哲学高度来理性分析,学生以前未接触过,又加上是外国人写的,他的西方思维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对学生来说十分陌生。所有这些都会造成阅读文章时理解上的障碍。但是可以说学生对父母是最为熟悉,对父爱、母爱也体验最深,所以如果学生联系自己、同学乃至同龄人的实际阅读这篇文章,应该能够读懂。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

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感受不同阶段的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筛选信息,区别父爱与母爱,重新审视爱。

2、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解读评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享受爱的同时,学会付出爱,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教学重点:

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联系实际,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个匆忙的身影背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驻足下来,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你会有感动的心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父母之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一封家书、一件小事之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父爱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的重要性。当然,这些只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我们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从最熟悉的感悟入手,营造情境,有助于学生很快入文学习)

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课前发放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5分钟时间整体把握全文,自己尝试编写全文结构提纲。文章旨在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阐述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找出关键语句;通过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能达成共识的小组内部解决,解决不了的,向老师请教。后教师予以点拨)

四、深入研读,质疑探究。

1、文章标题为什么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是“父母对孩子之间的爱” ?

明确: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把父爱、母爱上升到哲学高度来理性分析,即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让学生从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通过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提炼出了爱的价值,也唤起人们施与爱给别人,才能得到爱。

2、细读第一部分内容,从文本中筛选信息,认识成长过程中人对爱的情感变化情况。

3、找出文章中你理解有困难的词句,请提出来,大家互相探究解决。 通过以上的阅读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4、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提出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共同探究。

① 母爱与父爱各有哪些特点?二者有何区别?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引导学生寻找关键句)

母爱:无条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无法赢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孩子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爱: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纪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优缺点:

父爱:(优点:)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缺点:)必须努力获取,否则会失去。

②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寻找生活中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情经历。

明确:前者是一种不成熟、幼稚的爱,后者则是成熟的爱。“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得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在课文中找到作者的观点并不难,难的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识自己情感成熟的过程,从理性层面审视自己的情感。)

③ 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 。

④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而“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这两个观点你同意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五、拓展延伸,体会表达。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此题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如何健康地成长,并能从父母之爱延伸为他爱,由小爱向大爱升华。)

引导: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谈感受。可由刚入学时初次离开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话题――这是一种幼稚的爱,因为需要父母(联系课文)――这篇文章学过之后,有什么启发,今后该怎么去做――父亲节刚过,让同学说说他们为父母所做的事――学会爱他人,学会珍惜。“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风风雨雨,大家已走过了十六七载了,在这中间,总有许多的爱包围着大家,有来自你们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地说声:“谢谢!”(《多媒体播放《感恩的心》)

2、弗罗姆教会我们爱的艺术,那么我们现在就学着去爱人,先从我们最亲的人开始:给亲爱的父母或家人写一封信,今晚就放在他(她)的床头,或者直接读o他们听。

构建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教学反思:

高一的课件 篇5

作者:贺 莉

Teaching plan for SB1A Unit 9 Technology

Teaching goals: Talk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scribe things and how they work

Express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U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Passive Voice

Talk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dern technology

Write a letter to Q12 about love and friendship

Time arrangement:

Period 1 Warming up, listening, speaking

Period 2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Period 3 Intensive reading

Period 4 Language study

Period 5 Integrating skills

Period 6 Workbook (Talking and Reading)

Period 7 Test

Period one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Warming up

Step I Brainstorming about Technology

1. Is technology important to us? 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talking about technology?

2. What qualities shall we have if we want to have advanced technology?

( to be creative , good at solving problems and thinking in new ways )

Step II Activity

( Bring the items of a toothpick, plastic bag and left-handed glove if possible)

(Hold a competition of creativity among groups of students if necessary)

1.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2. Compare different solutions and talk about creativity.

Listening

Step I Introduction

1. Describe an everyday object for Ss to guess. (color/ size/ shape/ use etc.)

Step II listening

1. First-listening: what is being described?

2. Second-listening: what can the things be used for?

3. Discussion in pairs: what are the new uses for the objects in addition to the “normal” uses?

Step III A riddle-guessing competition

1. Read the instruction and the guided questions

2 Do a demonstration with a student.

Teacher: You seem to have something in your pocket. What does it look like?

Student: It looks like … ….

T: What is it made of ?

S: It’s made of …….

T: What is it used for ?

S: … … …

3 Ss practice in pairs

4 Competition--- Who can guess it ?

One student thinks of or hides an object in his pocket, while the rest raise questions to guess what it is.

Speaking

Step I Brainstorming

1. Present the situation

2. Brainstorming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bout cellphones

Step II Expressions of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Teach new expressions

1) Absolutely= Definitely= Exactly

2) It depends.

3) That’s a good point.

4) That’s worth thinking about.

Step III Activity

1. Ss works in groups and prepare a role play.

2. Ss present their dialogues.

3. Debate: Players from different groups deb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cellphone.

Homework: 1. Listening : Workbook P133 Listening Ex 1&2

2. Speaking: Interview your parents the way of life 30 years ago ( Were there telephones , TVs or computers ? )

3. Thinking : P60 Ex 3 Design your cellphone--- to be creative!

Period Two ( extensive reading )

Revision

Check the listening homework on page 133.

Pre-reading

Step I Discussion (Question 2 of Pre-reading )

1. Check the speaking homework of interview

How did people live 30 years ago?

What did people do at night without electricity?

How have inventions and new technology changed our way of life?

2. Talk about the title---Life on the go

Life on the go refers to a fast-paced lifestyle where people are always on the go---rush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doing many things at once, and using cellphones, computers, etc.

Reading

Step I Presentation

1. Talk about the cellphone and present the new vocabulary.

( Ask Ss to bring cellphones of different brands to class if possible)

Questions: What functions does a cellphone have?

What features does your cellphone have? etc.

Vocabulary: function, feature, image, an electronic calendar, remind ,appointment

2. The top question:

Why are cellphones so popular with teenager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tep II Reading

1. Skimming for the top question.

2. Some T or F statements to check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3. Scanning for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comparing general statement and specific statement. ( Post-reading Ex 2 on Page 60 )

Step III Activity

1. Discussion in pairs ( Post-reading Ex 1 on Page 60 ).

2. Design your own cellphone in groups.

Homework: 1. Read the text after the tape, marking the difficulties.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WB page 136.

Period Three ( intensive reading )

Revision

Revise the text .

Language points

Vocabulary

1. depend v. dependent adj. independent adj.

1) That depends. = It depends. = I’m not completely sure.

2) depend on 依赖,信任,取决于

e.g. His family depends on him.

We’re depending on you to finish the job by Friday.

Happiness often depends on your attitude to life.

2. add v.

1) 增加, 相加, 补充说

e.g. Add a few more names to the list.

If you add 5 and 3 you get 8.

I should like to add that we are pleased with the result.

2) add to = to increase something

e.g. The rise in electricity costs has added to our difficulties.

3) add up to = amount to

e.g. These numbers add up to 100.

3. remind v.

remind sb to do sth.

of sth.

that –clause

e.g. Remind me to write to Dave.

This hotel reminds me of the one we stayed in last year.

She reminded me that Sue was in Paris.

4. touch n.

get in touch with sb. lose touch with sb.

stay in touch with be in touch with

keep in touch with be out of touch with

5. call v.

call for = to demand sth. , to collect sb.

call at some place = visit some place

call on sb. = to visit sb., to ask sb. to do sth.

call in = to ask sb. to come in{

e.g. Students are calling for more spare time and less homework.

I'll call for you at 8 o'clock.

I think we'd better call in a doctor.

I called on my uncle while I was in London.

6. case n.

in case in this case

in case of + n./pron in any case

in case --clause in no case = never

e.g. The meeting will be put off in case it rains.

In case he arrives before I get back, please ask him to wait.

In case of fire, ring the bell.

I don't think I need any money, but I'll bring some in case.

In no case should we give up dreaming about a better future.

7. need n.

[U] 缺乏; 需要

[C] 需要得东西; 必需品

in need of sth.

no need for sth.

e.g. There’s a growing need for new housing in big cities.

She didn’t earn enough money to satisfy all her needs.

We’re collecting money for children in need.

Please come to me if ever you’re in need of help.

There’s no need for you to say sorry to me.

Sentence patterns

1. Cellphone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talk to anyone from anywhere.

e.g. I think it necessary for her to stay in touch with her parents .

He found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improve the working condition.

Our school makes it a rule for us to have an English Corner every Friday.

2. We have a need to stay in touch with friends no matter where we are or what we are doing.

e.g. Nobody believed him no matter what he said.

No matter where he goes, the thief can’t escape being caught.

She always goes swimming no matter how cold it is.

3. She says that her cellphone helps her do whatever she wants to do.

e.g. Whatever you do, wherever you go, 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She always goes swimming, however cold it is.

Homework: 1. WB page 134-135 Vocabulary Ex1,2,3&4

Period Four ( Language study )

Word study

Step I Page 61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ir meaning

Step II Check the homework on page 134-135.

Step III Reading for meaning ---guessing the words from the clues.

Page 63 Tips Are you a smart reader?

Grammar

The passive voice (3) --- The Present Continuous Passive Voice

Step I Study the examples

am/ is/ are + being + done

Step II Practice ( page 61 )

Step III Activity

Two students put on a performance of “双簧”.

The door is being pushed open slowly and quietly. A chair is being taken into the room and put at the desk. A piece of paper is being taken out of his pocket. The chair is being cleaned. Now he is sitting down. And some books are being moved to the side of the desk. The schoolbag is being opened, and an English book is being taken out…….

Homework: 1. WB page 136 Grammar 1&2

Period Five ( integrating skills )

Reading

Step I Reading

What is the computer Q12 like ?

How does it control human beings?

What other suggestions will you make to solve the problem?

What will the earth be like if Q12 understands love and friendship?

Step II Language points

1 take over 接管

e.g. The company has been taken over by a American firm.

Sarah will take over my job when I leave.

2 break down (机器)不运转;失败;

break up 结束; (关系)破裂

e.g. The car broke down on the motorway.

The peace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roken down

The meeting broke up after only half an hour.

Their relationship wasn’t working, so they decided to break up.

3 come up with = to think of or suggest an idea 想出办法,提出建议

e.g. He couldn’t come up with an answer.

How have you come up with such a good idea?

4 success in manage to do sth.

sucessful in

succeed in doing sth. fail to do sth.

e.g. We had no success in finding a new flat.

Jane finally succeeded in passing the her driving test.

Writing

Step I Study the outline of the letter

Step II Students have a discussion in pairs.

Step III Ask a student to give a sample letter orally.

Homework: 1. write a letter to Q12

Period Six ( WB talking and reading )

Talking

WB page 134 Talk about modern technology.

Step I Read the situation

Step II Activity

Ss work in groups

First lis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s of cellphones, robots and computers.

Then Ss have a debate in groups.

Step III Debate

Have 3 debates between groups.

( There are speakers representing each group, and the rest are judges)

Reading

WB page 136 Reading Future travel: teleportation

Step I Fast reading and skimming

What does teleportation mean?

Step II Scanning

How is teleportation different from normal transportation?

Why is it so difficult to teleport human beings?

Step III Reading for words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best strategy on page 137.

Step IV Activity

Discussion : Will teleportation be realized?

Think of more impossible things that may be possible in the future.

高一的课件 篇6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深层次地体会父爱与母爱的区别,认识两种爱的原则。

3.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于丹

本文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谈谈自己阅读的感受以及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明确: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父爱和母爱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

1. 《爱的艺术》一书告诉读者:“爱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有关的”,那么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对爱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大家能不能通过课文快速地找出来。

明确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少年时期(成长期) 开始呼唤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时期(成熟期) 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可见,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力。

2. 了解了孩子的爱的发展过程,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什么特点,他们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3. 现在我们清楚了费罗姆的观点,请大家联系自身实际,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你的爱,是否像作者分析的那样呢?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成熟的爱,成就完美人生呢?

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光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说声:“谢谢!”

孩子的爱                                         父母的爱

高一的课件 篇7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的实质。

2.掌握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的探究,理解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

三、情感价值观

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探究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探究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引入课题】

实验步骤

现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

2、铜片插入稀硫酸

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问题探究】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引入】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板书】1、燃煤发电的过程

【板书】2、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能。

【板书】3、原电池原电池实验探究

高一的课件 篇8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论证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教师范读课文。

2、划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六、学生读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这两句是论述教师的作用,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一句论述了择师的态度与标准,意思是说,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应该从师学习,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

七、找出与课文中心论点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并解释说明。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也难啊!

2、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这一句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总是各有长短,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体现了以有道者为师的观点,从正面证明中心论点。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这一句是进一步澄清从师学习的目的,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扫除了从师学习的思想障碍。这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入阐述。

八、研读第1段。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研读第2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三、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一、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研读第3段。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

五、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高一的课件 篇9

1、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课堂教学延伸

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点的美术知识。使他们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一些内容单一、枯燥的东西,让学生自我选择想了解的有趣的,丰富的艺术世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自然。

高一的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基本句式。 2、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概括、鉴赏语段的能力。 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4、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的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目标1与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自译、讨论、串讲相结合。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集腋成裘:(背诵此首诗歌) 过零丁洋①【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④零丁洋里叹零丁。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⑥ 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g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①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②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③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④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这句是对当时感到惶恐的回忆。 ⑤零丁:孤独貌。一二七八年,文天祥在今广东海丰的五坡岭被元将张弘范俘获。张弘范要继续追击在崖山的帝,强迫他随船前往。经过零丁洋时,文天祥就写了这诗。这句是写当时感到零丁的心情。 ⑥丹心:红心,忠心。照汗青:照耀史册。汗青: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人写字用竹简,先将竹简用火烤干水分(竹汗),可以防蛀,称为汗青。这里指用竹简写的历史。 品评: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二十岁就状元及第,少年得志,不免纵情声色。后来元兵南侵,江淮告急,便一改故态,精忠报国,至死不渝。诗风也一变为雄浑沉挚。其集中《指南录》、《吟啸集》、《集杜诗》等部分,忠义慷慨,可泣可歌,为我国文学添加了光辉的篇页。这首诗作于宋亡的那一年。当时帝君臣逃到崖山,张弘范追踪袭击。最初由于另一位民族英雄张世杰的防御得力,没有攻下。张弘范就要被囚随军的的文天祥写信劝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将这首诗给张弘范看,挫败了诱降的阴谋。但不久,崖山宋营仍然陷落了。事后,张弘范在崖山一块石头上大书“张弘范灭宋与此”。后来有人在这行字上面加了一个宋字,成为“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又有人在石旁题诗道:“勒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这样,张弘范就被如实地画出了他的卖国求荣的汉奸面目。历史毕竟是公正的,暴力不能改变或掩盖真实。 讲解: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1278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押经零丁洋时,敌人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元斗争的宋军将领。文天祥断然拒绝。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起伏汹涌……作者首先回想了自己的一生:由刻苦读书进入仕途,到戎马干戈为国征战。第二句中的“寥落”,表明了南宋末抗元斗争的局势,渗透着作者的惋惜和痛心。投降派苟且偷安,主战派寥寥无几,文天祥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才屡遭惨败,宋王朝危在旦夕。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沉痛地抒写了“干戈寥落”中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国家已像风中柳絮,个人更像雨中浮萍,亡国孤臣,风雨飘摇。接着作者具体描述:“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者以两次激战为背景,巧妙借用地名和感情词语的同音重复,深沉地抒发了战败时和被俘时的心情。作者的所“说”所“叹”,不只是个人的不幸和愁苦,而且更饱含着剧烈的亡国之痛。最后,作者从沉郁悲痛转为昂扬壮烈,以高亢的笔调、磅礴的气势,表明了自己在生死关头的毅然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慨和高风亮节。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市)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二、导入: 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讲读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 “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赠序”和“书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如《送东阳马生序》 三、预习堤示: (一)解题: 1、为什么称《后序》。 2、诗集的命名由来。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二)语言知识积累: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数(shǔ,列举)吕师孟叔侄为逆 骑数(shù,数目)千过其门 予分(fèn,名分、职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衣食所安……必以分(fēn,分给)人 至京口,得间(jiàn,空隙、机会)奔真州 予在患难中,间(jiàn,空隙、机会)以诗记所遭 与乱石(jiān,中间)择其一二扣之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三)本文共八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你认为怎样划分,每部分写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5段),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第1至第3段重在记叙,第4段以抒情为主。 第二部分:(第6----8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 四、文本解读:第一至三段 (一)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一段。 1、注意重点字词语句: ⑴重点字词:(课文注释:除、都督、路、修门、萃、会、纾难、觇) A战、守、迁皆不及施。 迁:迁都。施:实施,布置。 B莫知计所出。莫:无定指代词,没有谁。 C予不得爱身;爱:顾惜,舍不得。身:自身,自己。 D于是,辞相印不拜拜:接受任命。 E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翌日:第二天。 ⑵重点语句解析: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明确: “一”,是动量词。“一行”,是走一趟意思。“谓……为……”是“说……是……”意思。全句译作“大家说我走一趟是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的。” 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明确: “爱”,吝惜。“意”估计。“北”,元军方面。“尚”,追。“可以”,可以凭借。“口舌”,代“言辞”。“动”,说动。全句译作“国家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估计元军方面也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言语说动的”。 2、学生举疑问难。教师释疑解难。 3、指名通译,教师点评。 4、点评,总结: (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小结段意:挺身北行纾国难。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三段: 1、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二、三段。 注意下列重点字词语句: ⑴重点字词:(课文注释:遽、度、数) A、不复顾利害(偏义复词,偏指“害”危害)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到……地方去 ⑵重点语句解析: ①不

高一的课件 篇11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2、感受不同阶段的爱。

3、父爱与母爱的比较。

4、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委我爱你”。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2)本文有些语句很难,影响对段以及文章的理解,所以理解难句很重要。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设计理念:

这个设计主要是按照课本单元训练的要求来实施,在学生一般的阅读经验中往往对于一些说理成分较大的文章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畏惧之心,关键问题就是对于文章结构和思路的理解不够,无法体会发现文章条理与思路的快乐。其实理趣,也是一种趣味,甚至其发现的快乐更甚于其他文体,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着重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难句,体会文中深刻的道理。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感动有让我们感受了母爱光华的绚烂!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成长的风风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远是无怨无悔的。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美国作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倾听他是如何理性地审视人间最真最浓的情!

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这篇文章就是从《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使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集体朗读)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给学生5分钟时间整体把握全文,自己尝试编写全文结构提纲。“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来叙述母爱与父爱在他构成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

明确如下:

四、再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自主解决,主要是寻找关键语句。

母爱①无条件。祝福、和平,不用为此努力。②自然世界。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爱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思想世界。法律、秩序、纪律等。

母爱①伟大,渴求。②不需努力,无需赢得。

父爱①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②必须努力,否则会失去。

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比较:前者因为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是被动的,这种爱是幼稚、不成熟的。

后者是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是主动的,这种爱是成熟的。

①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②树立起两个形象。

③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学会自立。

④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理智和判断力上。

对文章进行小结,以时间和逻辑的顺序,分析了爱是一种能力。(对照板书)

一、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可在阅读过程中画出难以理解,一知半解的语句来。

双重假设,说明孩童在幼儿期无意识,自然无爱的意识。

预设2母亲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吗?

也不完全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预设3马克斯,韦伯方式是什么?

理想典型,理想中设定的模样。假定孩子是大有作为的,便无可附加给与孩子大量的爱!

预设4爱是能力问题?

爱不与生俱来的,爱是一种与人相处的能力,它与人的成熟程度有很大关系。

预设5“无论儿童还是成年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怎么理解?

因为母爱是有原则无条件的,不是通过努力赢取的,通过换取的爱往往叫人生疑,而母爱是纯粹的不含任何杂志。

预设6文章第九段“超我”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意识存在三种形式:本我(原我,遵循简单快乐原则),自我(一部分是潜意识,一部分属于意识状态;意识上它使人变成有道德的人),和超我(遵循社会道德原则)

1、母爱和父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从而摆脱对父亲的依赖而自立。

2、弗洛姆认为怎样的状态才算拥有成熟的健康的灵魂?

成熟的人不依赖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两个世界,树立两个形象:在母性的良知即就是爱的能力之上同时具备理智和判断。

3、面对父爱与母爱各自的特点,谈一谈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面对母爱,我们应该成为健康、善良、快乐、有安全感;而面对父爱,我们应该变得有责任感,坚强,理性,自立,大有作为。

4、尝试回答问题:

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在孩子的幼儿期是接受爱,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应该学会去爱别人,给与爱!这样孩子才会趋向成熟!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此题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如何健康地成长,并能从父母之爱延伸为他爱,由小爱向大爱升华。)

引导: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联系名人大家经历谈感受。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母爱无疆: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王子爱上了一个森林女妖,女妖病了声言吃了王后的心脏病就会好。王子义无反顾跑回家,趁王后熟睡之际剖开王后的胸膛摘走了母亲的心。捧着热乎乎的心王子向森林跑去,情急之中王子被树根绊倒,把母亲的心摔了出去。这时母亲说话了:孩子你摔疼了没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啊!我们从呱呱坠地一直到长大成人都被爱所包裹着,有时我们竟然因为周身的琐事将父母的关爱忽略了。学了这篇文章,难道我们的心弦没有与作者的某些观点产生共振吗?结合你的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感受到的父爱或者母爱。

高一的课件 篇12

本教学设计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实验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相关规定,结合教材和配套教参等设计,以文天祥的“选择”为主线,通过诵读和研讨文本,引导学生感受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本教材属于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的第一版块“烈士的抉择”中的内容。《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是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对文天祥其人其事已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具备初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本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来体会文天祥在作出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1、诵读并研习文本,了解文天祥的的写作目的,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2、梳理并掌握文中的常见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通过诵读、研讨课文感受文天祥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2、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涵养自身的浩然正气和高尚的精神。

3、归纳整理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

1、提醒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发放《宋史文丞相传》的复印材料请学生结合课文进行阅读。

2、多媒体课件。

3、全文拟安排三课时,本设计为一课时。

用对联“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引出文天祥其人其事;全体学生背诵初中已学过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学生读完全文)好,现在请你们看着课文题目,从题目上看我们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呢?

师:(笑)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篇序文,序有由自己写的自序和由别人写的序。由别人写的序文大多介绍和评论著作内容,而自序的内容大多是交代成书的经过和宗旨。《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写自编的一本诗集,由于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所以这篇序文就被称为“后序”。课文在什么地方直接表现了著作成书的经过和作者的写作宗旨?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比如哪些是说明成书经由的,哪些是表明作者宗旨的。

生1:“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并“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说明了编成诗集的经过;“使北营,留北关外……来三山,为一卷。”说明了诗集的构成;“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说明了作者写诗编成诗集的目的。

师:很好。《指南录》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抒发爱国情志和民族正气的感泣天地的血泪文字。现在请同学XX(生2)为我们朗诵这两段。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听完后讨论解决。

师:文天祥在这篇自序中除了交代写编诗集的经过和宗旨,还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概述主要内容。

师:(笑)看来同学们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还不错。的确像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那样,文天祥用了大量篇幅讲述了自己出使元营的前后经过,险象环生充满死亡威胁的逃亡历程以及他对生死的看法和选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眼睛和心灵通过他的文字来触摸文天祥那颗火热的爱国心,来感受他那不朽的伟岸灵魂!下面我们进行分组朗读:

第一、二大组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三大组读第二自然段;

全班齐读读第三自然段;

师:朗读文言文一定要注意断句,断句不对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这几句尤其要加以重视:“众谓予一行蛭可以纾祸”;“意北亦尚可蛞钥谏喽也”;“归而求蚓裙之策”。接下来我们按照作者的行文顺序学习刚才读过的内容,首先请看第一段。文天祥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元营的?先用课文的原句回答再尽量按照直译的原则翻译成现代汉语。

生6:“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兼不及施。”当时元兵已经逼近国都的城门外,应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实行。

师:真所谓存亡之秋也,用我们已学过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国危矣”。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朝廷的表现如何呢?

生(全体):“缙绅、士、大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生7:大小官僚聚集在左丞相府,不知道计谋的出处。

师:很好,不过“莫”的解释不够准确,“莫”有“没有谁,没有什么”的意思,此处可以理解为“没有谁”。比如《诗经魏风硕鼠》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意思就是说“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子,三年侍奉你,却没有谁愿意照顾我。”国难当头,南宋的大小官僚却聚集在左丞相府无计可施,不可不谓“国内无人”。这和当年秦王向赵国索要和氏璧,赵国“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时的情形何其相似啊!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当国家陷入危机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郑国被秦晋围困时,烛之武不顾年迈之躯夜入秦营说退秦师;赵国被强秦凌迫时,蔺相如脱颖而出智斗秦王完璧归赵;而在南宋即将覆亡之际,文天祥岿然屹立试图独自撑起这飘摇欲坠的南宋江山。国家危难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做了逃兵,连南宋宰相都逃到元兵尚未到达的南方沿海一带去了。谁都明白南宋大势已去,谁还愿意留下来收拾烂摊子呢,更有谁愿意代表南宋出使元营去做无谓的牺牲呢,只有文天祥愿意。所以当元朝邀请南宋的当权者见面时,众人一致推举文天祥--这个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观发挥到极致的人。一边是国家的存亡,一边是个人的生死,当两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个人的选择就体现了做人的境界。文天祥是如何选择的呢?

师:课文在哪处表明了这点?请找出原句并翻译出来。

生8:“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珍爱自己了。

师:注意这个“爱”字的解释,句中应当是指“吝惜,舍不得”之意,也可以翻译成“顾惜”,吝惜自己当然包括了吝惜自己的生命。当时文天祥估计元朝对消灭南宋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9:不坚决,可以通过言辞来打动。原句是“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师:是的,这可以说是文天祥书生气的一面,但更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放过任何机会来拯救南宋的乐观主义态度。文天祥在出使前是右丞相兼枢密使,掌握着军政大权,为什么最后却要放弃丞相职位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元营和议?

生10:是为了不引起元人注意,如果身份太重要,元人就会把他扣押起来作为人质要挟南宋,使南宋在和议上陷入被动局面。

生11:南宋作为战败国在和议上本来就已经陷入被动局面,我认为文天祥之所以“辞相印不拜”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尽量减低自己被扣押的风险,身份越低做人质的价值也越低;二是为了减低被杀的风险,资政殿学士只是一个荣誉官衔而且是文官,杀一个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向来是君子所不为的事情,如果杀了就要承受戕害文化的罪名,背上野蛮人的骂名,秦始皇就是一个例子。元人要想统治南宋的天下就不能干那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三是为了防止自己在万一被扣押的情况下,南宋没有主事的人。

生12:我认为文天祥那么做是为了给自己拯救南宋争取时间,因为用一个无关紧要的身份去和元人和议,当对方提出自己不能接受的条件时,就可以用自己不能做主,需要向上级请示为借口拖延时间。而且,文天祥在文中要也明确表示他出使元营并非为了真的和议,而是为了窥探元人虚实然后回来谋求救国之策的。

师:(赞许的微笑)以什么样的身份出使元营是很有讲究的,文天祥对出使身份的选择恰恰体现了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宋不肯休”的爱国之心。我认为这几位同学刚才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他们或从人物的内心或从客观的社会环境入手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如果把他们的分析综合起来真可以说填补了教参在这个问题上的空白。让我们再次为这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一起鼓掌。(鼓掌完)大家对第一段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我们一起来合作解决。(课件展示交流成果,讨论过程略)

师: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三段,先请同学XXX(生13)为我们朗诵这两段。(朗诵完毕)文天祥初至元营,表现如何?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果?

生13:他不卑不亢,抗辞慷慨,以浩然正气,据理力争,用自身的尊严维护了民族尊严,使元营不敢立刻轻视南宋,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师: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文天祥冒着生命危险在元营和敌人交锋,吕师孟、贾余庆等人不仅没支持他反而在敌我两个阵营构陷他,使他最终被扣押。为了南宋江山,文天祥捐产助军,抛妻别子,出生入死,不求回报反遭陷害。地不利人不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在这种情况下,文天祥有没有灰心丧气?他退缩了吗?

生14:没有,面对急转直下的形势,文天祥也改变了外交策略,由最初的慷慨陈词,有理有节变为“直前诟骂”,不怕触怒敌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师:文天祥之所以敢于辞锋犀利地怒斥敌人,是因为他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他身为南宋使臣,却沦为元营囚徒,无力救国,反受凌辱,于是“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随时准备以死报国,以烈殉节。那么文天祥最后有没有像屈原那样以身殉国呢?

生15:没有。他选择了“隐忍以行”,为的是“将以有为也”。

师:文天祥由最初的“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到后来终于决定“隐忍以行”,中间必然有一个艰难抉择的心理过程,请大家结合课文展开联想,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对文天祥做出选择时的心理活动展开描写,不少于50字。五分钟后我们交流成果,看谁写得最像文天祥,看谁最懂文天祥的心。

生16:作为南宋朝臣,我上不能为国靖难,下不能为民请命,国破身辱,活着有何益处?不如像屈原那样以身殉国,也不枉一世清名。但是,我死了,于事何补?南宋尚未灭亡,一切还没结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就应该努力争取。孔子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应该像司马迁那样,忍辱含垢,释放出最大的生命能量。是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生17:我生不能为国纾祸,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举刀自刎状)不,我还不能死,南宋还没亡,我怎能为了个人名节就这样白白自戕?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不正是我的写照吗?“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不能学乌江自刎的项羽,我要学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生18:国破身辱,予分当引决,然吾死不足以救国,且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若隐忍以行,得间而逃,中兴机会或可得也。昔人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夫如是,予浩然无所愧怍,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真可谓文天祥的知心人。在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时代,文天祥甘受他人的不理解和责骂,选择了隐忍而活,但他不是为了保全个人性命而苟活,而是为了不做无谓的牺牲,为了能为复兴南宋做更实际更有价值的事。尽管他信奉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儒家道义原则,但他更注重用实际的行动来践行仁义忠信,不为虚名而亡,唯愿为保家卫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生还是死,完全取决于国家需不需要。在国家危难之时,文天祥不是退避自保而是冒险出使;在进退不由之际,不是卖国投敌而是舍命抗争;在遭囚受辱之时,不是自我解脱而是隐忍以行。疾风知劲草,国危识臣节。文天祥的选择正是他“热血腔中只有宋”的爱国情深的表现,他不愧为人们七百年来颂扬不衰的爱国烈士和民族英雄。最后,我们一起来合作解决这两段中的实虚词意义及用法。(成果展示如下,过程略)

三、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正气歌》全诗,结合教材和自己的学习感受,以“生命的轻重”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应当努力吸取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比如注重发挥诵读对理解文言文和培养文言文语感的作用。同时,也要努力应用新课程的改革成果,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习效果。另外要加强文言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在作背景介绍时注意运用具体的细节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做好充分的情感铺垫。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62434.html